北京最古老的植物温室完成改造,10日将对外开展
2019/4/9 21:00:00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好 消 息

     2019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以下简称展览温室)将正式与公众见面啦!

     在这里,公众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地域的模拟自然景观,还可以观赏到2000余种(含品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从高大的森林树种到有“无花之美”称誉的蕨类植物;从亚马逊河流域的水生植物到美洲、非洲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展室内处处奇花异果,让人无不感叹植物世界带给我们的神奇与精彩。

     我们热忱欢迎各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现在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游览攻略。

    

     ●北京植物园是于1956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由中科院与北京市合作选址建设的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以香山路为界,分隔为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北京市植物园)两部分。两园同根同源,但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目标导向和建设成果也不尽相同。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现有面积74公顷,以支撑科学研究为主,其中展览区面积20.7公顷,包括树木园、牡丹园、宿根花卉园、本草园、壳斗区、水生植物区等15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共收集保存全世界各类植物7000余种(含品种)。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是京城最古老的展览温室。1965年,该温室由砖木结构改为钢架结构,是当时全国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展览温室。温室以收集保存和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是植物园开展植物迁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历经50余年的风风雨雨,展览温室也已壮士暮年,其功能大幅降低,再不能满足珍稀植物迁地保育与科普展示的需要。

     ●2018年,在财政部修购专项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对展览温室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修缮后的温室面积2430平方米,包含四季花厅、棕榈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菩提室、阴生植物室、果树室、祼子植物室(内含由旧温室改建而成的食虫植物室)8个展室,具备安全稳定的主体结构、良好的透光和保温性能,能够依据不同生境需求的植物生长需要营造不同的环境条件,大大提升了植物多样性保育和展示的能力,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利用、迁地保育和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步入展览温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季花厅,这里四季鲜花盛开,是用于展示时令花卉的场所。展室入口两侧种有尼古拉鹤望兰(Strelitzia nicolai),展室正中则是一座由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环绕的小型音乐喷泉,其上方悬挂有大型花球。

    

     ●四季花厅也是举办特色植物展览的场所,借展览温室旧貌换新颜之际,植物园在这里举办“一带一路”珍稀植物展——非洲猴面包树的故事展览,此次展览以野外科考拍摄的猴面包树图片为主,同时展出猴面包树属不同种类的果实、种子等。希望通过展览,使更多的公众了解猴面包树种群的濒危原因,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穿过四季花厅,就来到了位于展览温室中央位置的棕榈室,这里种植棕榈科植物30余种。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著名风景树种,走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旖旎的南国风情之中。

    

    

    刺葵

    鱼尾葵

    短穗鱼尾葵

     请左右滑动欣赏

     棕榈室西侧是多肉植物室,它分为非洲多肉植物区、美洲多肉植物区、亚洲多肉植物区三个区域,共展出三百余种(品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室中的明星植物非猴面包树莫属了,植物园共采集到7种猴面包树的标本、果实,并已成功繁殖出4种猴面包树种苗。“猴面包树家族”在我园安家落户,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同时展出4种猴面包树属植物。展室中还展出了象腿树(Moringa drouhardii)、非洲霸王树(Pachypodium lamerei)、索马里沙漠玫瑰(Adenium somalense)、武伦柱(Pachycereus pringlei)、龟甲牡丹(Ariocarpus fissuratus)、生石花(Lithops ssp.)等珍稀多肉植物。

    

    

    

     非洲霸王树

    

    吉赛尔

    铁甲丸

    雪梦丸

    龟甲牡丹

    马图达

     请左右滑动欣赏

     与多肉植物室相邻的菩提室,因保存着一株珍贵的菩提树而得名。菩提树(Ficus religiosa)是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高大乔木,是佛教的圣树,热带地区较为常见。但此间菩提室内栽植的这株菩提树是从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坐禅得道的那株菩提树上取枝条繁殖而成,是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赠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囯礼植物,满载着植物园人的历史记忆 。

    

     菩提树

    

     地涌金莲

     展览温室最西侧的水生植物室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沼生植物。水生植物室分南北两部分,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水深。南侧温度较低,以展示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a)植物为主,主要为热带睡莲亚属以及跨亚属睡莲中的44个种和品种。北侧温度较高,以展示叶片巨大的王莲属(Victoria)植物为主,公众可在中国北方冬季观赏到王莲花开的美景。水生植物展室还展示了高可达5米的巨大的莎草科植物—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叶片直径可达2米的大叶蚁塔等珍奇水生湿生植物,其中很多种类是国内首次在植物园中面向公众展出。

    

    克鲁兹王莲

    '橙色蟹爪'睡莲

    箭叶雨久花

    海菜花

    '鲁比'睡莲

     请左右滑动欣赏

     从棕榈室向东是阴生植物室,以收集和展示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的植物为主,辅以兰科(Orchid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秋海棠科(Begoniaceae)、凤梨科(Bromel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等多个科中的阴生植物共约100余种。展室采用多种栽培方式,模拟阴生生境特征,彰显出了蕨类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和阴生植物的多样性。景观布置分为原始蕨类景观、恐龙时代蕨类景观和现代蕨类应用景观。

     阴生植物室东南侧紧邻的是裸子植物室,用于收集原产自亚热带和热带的裸子植物种类。展室分为4个区域:苏铁(Cycads)+银杏(Ginkgoaceae)区、松科(Pinaceae)区、买麻藤类(Gnetales)区以及其它松柏类植物(Conifer II,不包括松科)区,分别展示这四大类植物的代表性种类。当游客在参观裸子植物室时,仿佛在跨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沿着生命之树体验植物的进化历史。我们希望以这样的展示方式,让大中小学生了解最新的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也为公众了解生物进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场景。我们在裸子植物室南侧还以“套娃”的形式保留了一间老温室作为历史遗迹,建成食虫植物室(建设中),用于展示那些十分有趣的“吃虫子”的植物。

    

     我国是果树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是苹果、梨、桃、柑橘、荔枝等许多重要果树的原产地。阴生植物室西南侧紧邻的是果树室,收集并展示了30余种果树,展室北部主要种有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龙眼(Dimocarpus longan)、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等,展室南部则集中展示了芸香科果树如沙田柚(Citrus maxima ‘Shatian Yu’)、虎头柑(Citrus aurantium ‘Hutou Gan’)、佛手(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等。

    

     沙田柚

    

     温 馨 提 示

     门票价格(含温室):成人10元,学生5元

     售票时间:8:00—16:30

     园区导览图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505、运通112、698、360、360快、318,北京植物园站下车即是。

     来源:转载自植物所北京植物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