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神奇的煤炭》——“雾霾的真相”
2019/4/25 20:00:00熊志建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听到温素珍说是她的宝贝女儿小可要和自己通电话,梁晓燕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了小可的面容来。这可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她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说了一句。
“梁阿姨,您好,我是小可。”艾科学的声音通过电话清晰地传入了梁晓燕的耳膜里。“哦,是小可啊?怎么,是你要和阿姨通电话?雨轩哥哥估计在家里睡懒觉呢——阿姨今天值班,可是不能陪你玩啊。”秦雨轩是梁晓燕的儿子,比艾科学大两岁,正在东州市的另一所小学读三年级。
“梁阿姨,我不是要找雨轩哥哥玩,我是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艾科学急忙辩解道。
听到艾科学居然是要向她请教问题,梁晓燕不由一愣,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这个小丫头,她又能有什么问题向自己这个气象专家请教?气象,梁晓燕有些职业反射地在脑海里映出这么个词语,又看看外面似乎显得更黑了的天空,便明白了些什么。
“等等啊,小可,让阿姨猜猜看,你是想问阿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梁晓燕笑着说道。艾科学在电话这头不免有些吃惊地说道:“梁阿姨,您不会这么厉害吧?我还没有说呢,您就知道了?”
梁晓燕有些得意地打趣道:“小可,阿姨猜啊,你一定是想知道有关雾霾的一些基本知识吧?”艾科学听了梁晓燕的话,很佩服地说道:“梁阿姨,您可真是神了,我就是想知道这个讨厌的雾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害得我连声乐课都不能上了。”
梁晓燕听了艾科学的话,又想想自己的儿子秦雨轩,心里倒是不免比较一番,艾科学怎么就这么爱学习,而自己那个淘气的儿子,此时估计要是知道因为雾霾的原因可以不去上课,他不知道该有多开心呢。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差距也是蛮大的。
想到艾科学可能有些着急,梁晓燕赶忙收回心神,轻轻地说道:“小可,既然你这么想了解有关雾霾的知识,那么阿姨就给你简单地讲一讲,让你明白什么是雾霾,以及雾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好啊,好啊,梁阿姨,您快说,我可是有些等不及了。”艾科学开心而急切地说道。
“小可,其实,严格意义来说,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梁晓燕说道:“我们先说雾,雾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一般形成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气温要低,二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高。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且此时的温度适宜,便会导致过量的水汽凝结成水滴,这种水滴会悬浮在空中。如果因此而导致人们的视线距离在1 km(千米)之内,就成为了气象学意义上的雾。”
“哦,梁阿姨,这就是雾啊,那么霾呢,它又是什么?”艾科学问道。
“至于霾,它是最近几年才被我们逐渐关注的。以前或许也可能出现过,但在一个城市出现的频率应该不会太高,给人们造成的困境应该也不会太大。可是现在,小可,你要是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你应该会发现,现在霾出现的几率是越来越高了,而且在我们国家,每每到了秋冬季节,几乎很难找到没有霾光顾过的地方了。”梁晓燕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并没有立即解释艾科学的疑问,相反却自顾自地说了这么一些。也许这就是自己的一种职业病吧。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脑海里还不由地浮现出自己小时候,到乡下的外婆家生活的场景。夏日的夜空里,在院里乘凉的时候,耳边是蛙声一片,抬头看去,繁星满天——这些给她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可是现在,不要说是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就是乡下外婆的村庄,在夜晚仰望星空,也极少能见到闪亮的繁星,银河系似乎也被蒙上了一层轻纱。
好在艾科学这次很有耐心,并没有打断她的叙说。
“小可,霾和雾不同,它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扬尘、灰尘、悬浮的小颗粒物以及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增多,并且相对均匀地浮在空气中,从而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发生霾的时候,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小于80%,而不像发生雾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会超过90%,有些时候甚至会达到100%。”梁晓燕说道。
艾科学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有些糊涂。她继续发问道:“梁阿姨,您说得雾和霾的基本概念我清楚了,您说得相对湿度我也知道,我们家里安得温度计上面就有这么一个指数,我知道相对湿度越大,空气就越湿润,反之,则越干燥。可是,梁阿姨,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将雾霾一起说呢,而不是单独地加以区分,这又是为什么?”
梁晓燕心里不由一赞,到底是个聪明的孩子,马上就能找出这里面的关键所在。其实,很多时候,雾和霾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嗯,不,这么说,似乎有些不正确,应该是狼狈为奸才对。可是,这样一来,又似乎有些对雾不公平。但想到1952年的那场伦敦大雾,她的心里又平衡了许多。
梁晓燕有些纠结,又觉得自己有些好笑,继续说道:“小可,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雾和霾经常一起出现,出现雾了,如果空气不干净,或者说很脏,里面的小颗粒物大量积聚,再加上气象条件不好,嗯,简单地说,没有3~4级以上的风,那么很快就会伴生出霾来。同样,有了霾之后,如果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继续增大,也会随即产生出雾来。比如说在我们这座北方城市,因为单纯出现雾或者霾的天气都比较少,所以人们一般提到雾和霾时,都会将它们二者并提。”
“嗯,梁阿姨,我清楚了。那么我的下一个问题是,既然雾霾这么讨厌,那它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顿了顿,艾科学又接着说道:“就像今天,除了空气闻起来很刺鼻之外,辅导学校还取消了声乐课,应该说明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的身体肯定有不好的影响。”
梁晓燕听到艾科学的话,点点头,说道:“是啊,小可,你说得很对,雾霾天气确实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都有不利的影响。除了你刚才提到的,还会对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都造成不好的影响。时间久了,或许会因此得上什么重病。”
艾科学听到这里,不由地打断梁晓燕:“阿姨,我知道,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班里的很多小朋友都会生病,有的小朋友咳嗽得都喘不过起来,有的还会发烧,好可怜的。”许是想到那些小朋友的可怜样子,艾科学自己又觉得喉咙有些发痒,咳嗽了一声。
梁晓燕接着她的话语说道:“是啊,小可,你说得很对,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而言,雾霾的危害就更大了。不过,除了这些危害,雾霾还会对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损害。有时候,甚至会因此而发生大的灾难。”
艾科学的大眼睛一转,又说道:“嗯,我想起来一个电视上的小品,说是树上有一只猴子,突然,正在正常行驶的司机叔叔紧急踩下了刹车,因为这个叔叔把猴子的屁股当成了红灯——梁阿姨,说不准,这就是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虽然影响还不大,但却让司机叔叔误以为是红灯,要是后面的司机叔叔阿姨们来不及刹车的话,那可真的就造成了交通事故了。真危险!”
听着艾科学这突然插进来的话语,梁晓燕不由一愣,随即又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艾科学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小可,这只是一个小品,那位司机叔叔虽然把猴子的屁股当成了红灯,着实有些好笑,但是你想过没有,真正的重度雾霾天气,司机叔叔阿姨们别说是猴子的屁股,就是真正的红灯,也可能真的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你说,真要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太可怕了?”
艾科学听到这里,神色不由一肃,心里也是一紧,是啊,梁阿姨说得对,真要是那么严重的雾霾,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真的是太大了。想到这里,她心里最后的一个问题,不由脱口而出:“梁阿姨,既然雾霾这么不好,那我们有什么治理的办法没有?我们能不能彻底地解决这个麻烦呢?要是那样,该有多好啊。”
梁晓燕正要继续解说,办公室的门打开了,进来的是自己的同事小李,看着小李的神色,她知道有事情做了,于是便对电话那头的艾科学说道:“小可,你这个问题也很好,阿姨虽然也知道一些防治措施,但毕竟只知道些皮毛,正好,阿姨这里还有工作要做,这个问题就留给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解决吧。小可,再见。”
听到电话听筒里响起的忙音,艾科学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知道,梁阿姨能陪自己聊这么长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一旁的温素珍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小可,梁阿姨既然有工作要忙,而且她把这个任务交给咱们,那咱们就一起尝试解决吧。”(待续)

《神奇的煤炭—科学好好玩》
本书借由小主角艾科学的视角,从当前社会关注的雾霾热点出发,展开故事长卷,在叙述中将科普工作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全文中。本书着重围绕如何科学的认识煤炭来进行故事创作,以一种易被接受的方式,进行煤炭知识的科学普及。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科技、文学、童话、幻想等元素,目的是希望全社会能真正重视科学普及,共同做好科普工作。
作者简介

熊志建,男,汉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拥有国家咨询(投资)工程师、全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资质。主要从事有关能源、化工(特别是煤化工)、环境等领域中的过程优化、系统集成、战略研究、项目咨询、科学传播等工作。先后主持、承担或参与国家、中科院、山西省以及地方政府各类课题60余项。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在相关科研领域工作多年,具备了将复杂科学知识通俗化的潜质,现在研究所分管包括科学普及在内的科学传播等工作。
阅读送好礼




欢迎大家阅读后留言,并邀请好友为您的留言点赞,截至4月30日12:00,点赞数前三名,可获科普读物一本(随机赠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