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短文 | 仰头问苍天:如何瘦下来?
2019/5/28 20:00:00董梦醒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秋天来了,终于可以把一身不离不弃的五花肉藏起来了。立秋那天,小伙伴说要贴秋膘,我努力克制着,对她说:“中午吃太多,晚饭吃不下”,然后转身离去没有回头。以前有时候会想,整个世界的审美就是对胖子们的歧视,明明不是我胖,是他们都太瘦了。但是,在了解到肥胖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尤其是体重超重与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相关性之后,我就不再纠结这些单纯的外貌评判,而立志要好好减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flag是立下了,可是具体要怎么做呢?我采访了众多热心的朝阳群众,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都告诉我“管住嘴、迈开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六个字我打小就知道,可是即使在一段时间内严格遵守节食健身计划,一旦稍微放松下来,体重就又毫不留情地迅速飙升。为什么有的人每顿饭都吃那么多也不见胖,我却喝凉水都长肉呢?
科学家们的阶段性工作给出了部分答案。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肠道内都“生活着”一大群不同种类数量各异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共同合作、相互制约、“百家争鸣”,在健康人体内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部环境。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个稳定环境的紊乱会损害机体健康,甚至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足可见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影响之大。而其中一些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体代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并产生人体所不能合成的维生素等物质。
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也会反过来改变肠道微生物,比如高脂饮食会使一些种类的肠道菌数量减少,同时另一些却增加,这种改变与机体的肥胖状态和随之而来的慢性疾病等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科研人员甚至鉴定了一种在身材苗条的人体内更为普遍的肠道菌,将其移植到小鼠体内之后,这种细菌能避免小鼠发胖。

肠道菌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的构成,帮助机体减少能量的摄入,从而使我们不需要通过严格控制饮食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呢?至少目前来看,一些动物实验的数据验证了这种可能性。研究人员使用益生菌、益生元(益生元能够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等饲喂小鼠,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进而改善由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这些益生菌、益生元有望成为有针对性地改善机体健康状况的人体膳食补充剂。
但是,我们距离这个目标依然还有一定距离。首先,虽然目前所谓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种类很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的促健康作用都缺乏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其次,整个产业链尚不具备衡量它们的功效性、安全性的严格的认定标准。大部分消费者缺少科学认知,加上一些媒体的片面解读,使得人们忽视了使用益生菌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例如引发条件性感染和过敏反应等)。再者,益生菌无法在体内长期定殖,需要定期补充。同时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益生菌、益生元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明显的效果。所以,长期的基于大样本人群的跟踪调研,以及根据调研数据的合理的统计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上述这些目前都还是空白。
虽然躺着就能瘦瘦瘦的愿望不能马上实现,但是好在看起来并不十分遥远。在全球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相信那一天定然会早日到来。
(作者:北京基因组所 董梦醒)
来源:北京基因组所供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