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从强肌健骨开始丨世界骨质疏松日
2024/4/1 保健时报

    

     世界骨质疏松日

     强肌健骨

    

    防治骨松

    

    

    骨量低下

     肌肉量减少

     体能下降 平衡丧失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今年的中国主题是

     “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我们一起来看看

     骨骼与肌肉的重要性

     1、

     骨质疏松与肌肉减少

     危险的“二重唱”!

    

    World Osteoporosis Day

     骨骼和肌肉是身体活动所必备的条件。肌肉收缩对骨骼产生机械负荷与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骨密度和骨强度增加,因此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高等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结构会发生诸如肌肉量减少、脂肪增多的变化。在老年人中,骨量下降和肌肉减少可能会同时发生,最终导致罹患骨质疏松和肌少症,使得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肌肉量减少、肌肉质量下降和骨量下降,使老年人体能下降和平衡丧失,最终会使导致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运动障碍和困难增加,甚至发生骨折

     而当这些运动障碍和困难长期存在,或骨折发生后肢体的废用,对老年人身体肌肉力量、肌肉质量也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使得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2、

     骨质疏松与肌肉减少

     风险如何发现?

    

    World Osteoporosis Day

     初期骨质疏松和肌肉减少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通过早期筛查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风险

    

    生活中有一些便捷的方法可以初步判断骨骼肌肉是否下降过多。

    

    例如测定步行速度,如果步速等于或低于0.8米/秒,应当在医疗机构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还可以测量小腿腿围,小腿最粗处腿围如果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就需要引起警惕,应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若感到肌肉无力爬楼困难、提东西没有劲头等,也应当意识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

     提倡40岁以后开始骨密度筛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3、

     健骨强肌

     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World Osteoporosis Day

    

    适量运动

     骨骼和肌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运动在骨骼和肌肉重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适宜的运动可以刺激成骨细胞发生和肌肉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骨微结构、肌肉质量以及躯体功能。

     运动可以选择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动;也可以选择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如重量训练和抗阻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摔跤。

    

    合理营养

     骨质疏松与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密切相关,因此要尽早开始补充钙和维生素D

    

    我国推荐成人每日元素钙摄入量为800mg/d,50岁及以上人群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d。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推荐每天摄入1200mg的钙,可以选择牛奶、大豆、虾皮、海带、花生、黑芝麻等天然富含钙的食物。要注意每天钙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000mg

    

    对肌少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600~800 IU/d。另外也可以适当增加日光浴,促进钙的吸收。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促进氧化应激从而阻碍骨代谢和骨折的愈合,对骨骼和肌肉都有有害影响。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也可能与低肌肉质量有关。

    

    喝过量的浓咖啡、摄取过多的盐会增加钙的流失,长时间卧床、久坐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发生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行动吧!通过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构建,更好地健骨强肌,进一步避免和预防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发生,更好享受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惠林.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09):652-655.

     [2]陈静. 防治骨质疏松关键在“早”[N]. 健康报报,2023-07-14(007). DOI:10.28415/n.cnki.njika.2023.002186.

     [3]Kirk B,Mooney K,Amirabdollahian Fet al.Exercise and dietary-protein as a countermeasure to skeletal muscleweakness: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Sarcopenia Aging Trial(LHU-SAT)IJ]ront Physiol,2019,10:445.

     [4]中工网.世界骨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肌健骨,防治骨松[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596829459224907&wfr=spider&for=pc(2023-10-13/2023-10-16).

     [5]林贤灿,吴建军,杨志杰,林燕平,黄佳纯,万雷,黄宏兴.肌少-骨质疏松症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05):676-681.

     来源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保健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