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沟通 在爱中感知
2019/2/16 22:30:00 伯凡时间

    

     素有“月光百灵”之美誉的何仕萱是一名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华裔女孩。前一段时间,她在广东卫视《少年听你说 第二季》栏目上的分享,让我们在跳跃的音符当中感受到了她的爱。

     1

     在音乐的起伏当中,她懂得了爱

     在何仕萱很小的时候,音乐就成了她的朋友。从三岁开始,她就是歌剧院的常客,每个月都被各种形形色色的音乐剧所吸引。八岁开始正式学习音乐,与各种肤色的朋友们一起在歌剧院演出,通过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情感。

     音乐是十二岁的何仕萱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在音乐剧《悲惨世界》当中,她感受到了冉·阿让命运的起伏;在法语歌曲《四月之歌》当中,她感受到了春天的浪漫与美好……

     音乐为她开启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她用纯净而敏感的内心感知着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喜与悲,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音乐丰富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体验,音符的旋律是她的心灵与世界共振的频率。

     当看见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她深有感触。为了让他们找回失去的力量,她创作了一首《谁将会来》的歌曲:“世界上有强者,也有弱者,有多少人被深深地埋葬;世界上有猎人,也有猎物,有多少人每天都在经历挫折……让我们来热情地帮忙,憧憬更美好的明天……为生活而拼搏,为机会而呐喊,去爱他们吧!让我们敞开大门,去帮助他们吧……”

     爱的底色就是对他人柔弱与悲苦的感知。在这首歌曲当中,我们听到了何仕萱对流浪者的悲悯之情,这就是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内心深处的那份爱。

     2

     用爱驱动一生?还是被威胁驱动一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父子在街上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父亲对儿子说:“你瞧瞧他,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是他这个样子!”;而一个真正懂得用爱去感召孩子的父亲会说:“我们的世界还有这样可怜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通过你的努力让他们过得幸福,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我们小时候听到最多的是哪种教育方式?

     普遍贯穿在国内家庭教育中的方式似乎一直就是 “威胁式教育”。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会说:“要是再捣蛋,就让医生给你打针!”;当孩子上学以后,家长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重点中学、上不了名牌大学,你就只能去要饭。”

    

     这种“如果不……”“要不然……”的语境背后蕴藏了一种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家长的这种教导与其说是在孩子心里植入了一个目标,不如说是被注入了一种恐惧,在孩子心中树立了一种对立的、排他的、带有歧视的反面形象和一种短视的目标。

     而如果父亲用第二种方式告诉孩子,无疑是在孩子敏感的内心当中植入了一种对他人悲苦的感知并激发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树立一种包容的心态和共赢的信念。孩子将懂得爱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我们在孩子的心田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它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生,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3

     被威胁驱动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会这样教育孩子:

     ——你要是再捣蛋,就让医生给你打针!

     ——你要是再哭,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老师!

     ——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扫马路!

     医生、警察、老师、清洁工……这些角色其实都是构成孩子身边世界一个个良性的认知支柱。当孩子因生病而痛苦的时候,能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正是医生;当孩子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震慑罪犯的正是警察;在孩子求知的路上,能够引领孩子正确前行、让他们信任的正是老师……在这种恐吓的教育之下,孩子已经错把医生、警察、老师的形象定位在了一种仇视的对立面;为我们营造清洁环境的环卫工人,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怎么在孩子心中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当孩子心中一个个良性认知的支柱不断坍塌的时候,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变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曾经一个个构成他世界观的支柱,竟然变成了身边恐怖的黑洞,孩子会变得没有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潜意识会本能地选择以麻木、逃避甚至反击的方式面对恐惧。很难想象,一个麻木的心灵如何能感知幸福?正像心理学家沙哈尔曾说过的,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所以,在这种外在恐惧和功利性目标的驱动下,孩子的努力,也许仅仅是为了逃离。

     当孩子逃离了一个个家长定义的“恐惧”、达成了既定目标以后,反而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无力感,找不到那个真实的自我。没有目标的生活会长期与无聊、迷茫、焦虑相伴,而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4

     转换动力源泉,让爱成为一生的永动机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威廉?戴蒙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真正有创新潜力的优秀学生,学习动机往往不是由阶段性的外在目标驱动,而是由内在目标驱动的。

     而威胁性教育方式正是一种外在驱动力,这反映了家长教育目标的短视以及我们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手段的单一。因此,如果还在采取这样教育手段的家长请转换孩子教育的驱动力,让孩子的动力由负面驱动转为正向激励,由外在恐吓变为内生的自驱力。

     让孩子多听听经典音乐,敏感的心灵会通过音符与世界产生链接;多读读文学、哲学类的名著,让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由浅层的碎片化思考转为深层的启发式思考,从人类思想的宝库当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多出去旅行增长见识,让孩子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提高认知。就像“月光百灵”何仕萱所说的,音乐为她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她与世界沟通。

     从表面上看,这种教育方式似乎并不能马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正是在启迪孩子的心灵,构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旦孩子的内心燃起了前进的火苗,这将成为他一生的永动机。正像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家长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心灵。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终的竞争力是他感受这个世界的能力,而所谓“灵感”正是以灵感知,用心体味;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需要把握的不是经营之术,而是对人性的感知。

     因此,让我们与孩子共同将前进的动力转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让动力来源于改变这个世界强烈的使命感,来源于内心激荡的那份爱。

     本文根据吴伯凡老师在广东卫视《少年听你说》节目中的点评整理

    

    

    

     推荐阅读:

    

     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亲情的底色里,有一种颜色叫“无情”

    

     要不要让孩子上“国学班”?

    

     父亲给孩子最大的精神遗产,也许是他的葬礼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