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产品应该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4/25 22:30:00 伯凡时间

    

     据悉,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20亿,用户每天观看视频的时间超过了10亿小时。这其中,强大的推荐算法功不可没,用户浏览观看的视频中,有70%是由平台推荐的。

     这份看上去很“喜人”的成绩单,却遭到美国一些研究者的质疑。他们质疑的对象并不是数据的真实性,而是其中的价值属性。尽管借由推荐算法,YouTube确实获得了很高的流量,还有伴随而来的高额广告收益。与此同时,这个平台也沦为了各种假消息、极端主义和阴谋论传播的帮凶。

     这样的情形,值得我们再次反思技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当下,产品开发领域最为流行的论调,或许就是好产品一定要契合用户的本性,最好是能够对用户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将其“粘住”,好让产品能够尽可能多地分得“国民时间总值”中的一杯羹。国民的时间代表了两种获益可能性,一种是随机购买,一种是能够转换成广告收益的流量。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各种互联网产品都开始利用推荐算法来增加自己的产品引力,以期和用户建立持久而稳固的关系。

     “猜你喜欢”已然成为了各种APP的必备环节,这种猜测很多时候对于用户而言都是有益的。比如,一个购物APP,根据用户的购物习惯,可以通过算法推荐一些符合用户调性和品位,但是用户尚未想到的产品,这样能够丰富用户个人的体验和认知,是一种正向的助力。

    

     还有一些音乐APP或者书籍APP,通过用户习惯推荐一些符合其个人喜好的音乐和书籍,节省了用户的搜索时间,也是一种有益的推送。

     还有一些产品与推荐算法的结合,产生的作用则并不全是向好的。诸如YouTube这样提供内容的产品,就不能一味地跟随用户的喜好去推荐东西,而更应该强化那些好的、正向的行为,同时抑制那些负面的内容和倾向。

     之前,对待互联网产品时,大家一直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游戏,但是现在看来,一些能够影响认知的产品对于用户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会更大。类似游戏、搞笑视频这样的娱乐型产品,更多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起码不会对用这些产品之外的人产生坏处。但是那些能够影响认知的产品,却可能彻底改造用户的思考方式,进而形成极端偏激的思想,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

     类似YouTube这样的,以用户喜好来推荐相关内容的产品,对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负面效应。

     首先,纵观市面上的这些主打推荐算法的内容产品,大多都很难保证内容质量,内容哪怕不是虚假的,也是浅薄的。这样的产品当然契合了人偷懒的本性,标题博眼球,内容粗浅,逻辑简单,让一个人不用费力就能看完,这样的内容自然是越看越爽。用户看得越多,平台就推荐的越多,这样,这个人如同吸食了一种精神鸦片,在体验浅薄内容带来的爽感的同时,他的心灵和思维的健康也被逐渐削弱。

    

     其次,为了获取流量,内容产品与那些带有强烈情绪性的偏激内容或者阴谋论这样的东西,形成了一种很暧昧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内容要么是能够直接刺激某些人的情绪,要么是宣称一些话题性事件有了全新的进展,都是很好的流量磁石。

     利用这种手段获取流量的同时,也无形中吸引甚至造就了一大批极端主义者,并且通过算法让他们相互匹配,一方面他们会自发形成一个自绝于外界的小世界,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吸收自己“心仪”的内容,这些人的偏激思想会被不断强化。

     现在全球各处上演的民族沙文主义和明星的极端粉丝事件,就是这一影响的最好印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程是不舒服的,意识到世界不是围绕自己转的,要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是错误的。这种否定自我的过程,本身就很痛苦。此外,如果要变得更好,我们还需要付出努力去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打破旧的认知,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很多的辛苦和打击,才能逐渐锻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尽管辛苦,崭新的自我对个体本身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让理智战胜情绪,能够摆脱很多无畏的痛苦。同时个体的理智和包容,也能减少社会的对立与冲突。长期来看,这样的互动是最为健康的。

     而那些一心盯着流量的内容推荐产品,则是一种反作用力,通过契合人性的方式,让个体始终待在舒适区,并且强化自己的错误认知,排斥各种与自己相异的观点。让各种浅薄且自以为是的噪音充斥于互联网,淹没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一听的声音,也杜绝了探究、辩论这样的有益行为,只剩下各种形式的情绪宣泄。

     面对社会的质疑,YouTube也不断声明他们做了相应的算法调整,并且删除了很多虚假内容。但是据一些学者的跟踪调查,发现结果并不好,很多内容被删后,常常是换个马甲就又上岸了。

     有研究者认为,平台方事实上能够根除那些不好的信息,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政策导向问题。当产品方说“不行”的时候,常常是他们“不愿意”。

     的确,依靠产品方自身的改进往往很不可靠,因为产品方本身是利益驱动的。他们所谓的努力,很多时候并不体现在改进内容质量或者算法推荐上,而是想着如何在舆论指责和利润之间找到平衡。所以,要让一些产品实现切实的改进,舆论监督和监管机构的参与也很必要。

     腾讯提出的“科技向善”对互联产品而言,是一种难得的自我提醒和约束。任何产品,都不应该完全被利益绑架而去助益人性的恶,这样尽管能够获得短期收益,但是会损害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稳定、包容和理性的社会。

     周濂老师的《打开》一书中有过这方面的提醒。其中提到,亚里士多德曾说:“在所有事情上,最要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或快乐。因为对于快乐,我们不是公正的判断者。”

    

     相比于战胜痛苦,战胜快乐往往更难,因为快乐更容易让人沉溺其中。美国教育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不同于奥威尔式的警告——专制带来思想毁灭,赫胥黎则警告我们:“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正因为赫胥黎所预言的世界更难以辨认,也就更值得我们警惕。

     落实到产品与人的关系层面,在衡量一款产品是不是好产品时,我们不能光看它的赚钱能力,更要看到其它方面的价值。好的产品不应该是那些只想着如何顺从人性的产品,更应该是那些能够让用户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产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音频课程

     推荐阅读:

    

     让市场成为你的实验室

    

     在谣言纷飞的时节,如何拥有你的精神疫苗

    

     如何从别人手中夺回那些属于你自己的时间?

    

     当我们感到舒适时,要告诉自己“此地不可久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