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演变
2020/5/7 22:31:00 伯凡时间

    

     电影《婚姻故事》中所呈现的婚姻状态,更容易引发人们对于婚姻的悲观态度。

     电影中,面临离婚的男女双方都不存在明显的过错,同时,他们也没有喜欢上其他人,而且彼此依旧心存爱慕与喜欢。这会让一些看多了传统婚姻剧目的人有些憋闷,按照我们熟悉的情节,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最应该的情况是一方是“渣男”或“渣女”,他们要么出了轨,要么有家暴倾向。再不济,也应该是两个人彼此没有了感情,其中一方有了新欢。

     在上述场景中,婚姻之所以终结,是因为有一个明显的“搅局者”,这个“搅局者”可能是婚姻中的男女方本人,也可能是第三者,等等。相比于《婚姻故事》中描述的场景,我们更喜欢看有“搅局者”的场景,这些故事也许会让我们愤怒或悲伤,但是不会破坏我们对于婚姻的美好憧憬。

     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认为,婚姻是美妙的,是无辜的,错在具体的人。只要我们能避免他人犯过的错误,同时对那些破坏婚姻的因素嫉恶如仇,我们就值得也能够拥有一段美好的婚姻。

     但《婚姻故事》击碎了这种幻想,我们可以指摘的“搅局者”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善良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婚姻尾声中显得疲惫不堪。在这段走向终结的婚姻中,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指着鼻子大骂的责任方。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能够强迫我们去更为深入地探视和思考婚姻的本质。

     在《自下而上》一书中,马特·里德利认为,婚姻不是一种谁预先设计的产物,它是一种演变着的人类制度。也即婚姻本来没有什么模板和标准,其本身一直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

    

     本质上,婚姻是一种基于保障性资源和生存资源的协作形式。

     在狩猎采集时期,每个成年个体都会参与获取食物的过程,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两性之间的社会地位都比较平等。因此,当时最为普遍的结合模式是一夫一妻制,这样能够最大化保证群体的生存利益。通过尽可能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利益,从而避免因分配不公而引发的内部暴力。

     尽管难以考证,但是我们不难揣测,当时对于婚姻的文化共识肯定是鼓励一夫一妻制的,这种共识会影响到个体在婚姻中的考量,每个个体也会更认可这种结合模式。

     进入农耕时期后,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一些身处高位的人,能够掌握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同时也更具有话语权。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资源来吸引甚而霸占更多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妾,也会制造维护一夫多妻制的舆论氛围。

     这一阶段的文化共识,让一夫多妻制站住了脚,让所有人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整体氛围也会影响个体对婚姻的看法,很多女性完全接受这种模式,心甘情愿地认为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并且甘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进入农耕社会后,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同一夫多妻制的文化都占据了主流。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夫多妻社会常常会因为抢占性资源而导致各种暴力事件。而那些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男性往往表现得更为驯服,社会凝聚力也更高,性别比例趋于平衡,犯罪率低。这样的社会具备更低的破坏性和更强的生产力,也就更容易在文化层面扩张。这也是为什么一夫一妻制得以在今天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婚姻范式基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因为女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社会功能,很难独自在社会上谋生,所以对于男性的依赖程度比较大,即使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下,男性的主导地位依旧比较明显,整个文化共识也认可这一点。

     步入现代社会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女性得到了解放,她们能够独立于男性在社会上生存,且在很多社会职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整个文化论调也更倾向于宣扬两性和个体的平等独立,强调彰显个性,而不再提倡牺牲与依附。

     之前的婚姻,除了保证繁衍的基因使命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机制的促成,为了长久地生存下去,且尽可能生活得更好一点,人们必须结婚。婚姻存续的基础是协作,这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角色认同。在面对婚姻中的磕磕绊绊时,两个人往往都能够为了“大局”而妥协。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机制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促成婚姻的生计压力和舆论压力正在逐步消解,再加上宣扬彰显个性和独立意识的整体文化共识,让个体在面对婚姻时,不再愿意为了婚姻而委曲求全,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从婚姻中获得更多,而不是付出更多。

     之所以《婚姻故事》这样的电影让我们对婚姻更为悲观,根本在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文化论调也在改变,这种论调影响着每个个体对婚姻的定义和自己在婚姻中的定位,与此同时,我们用来度量婚姻的标准却还是旧的。

     一方面我们要求婚姻要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持,不能压抑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一种和睦的婚姻关系,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这两种期待即使不完全冲突,也绝对不是彼此相容的,如果两个人都期待被支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这种支持从何而来呢?事实上,《婚姻故事》中的男女方,最大的矛盾点也在于此。

    

     电影《婚姻故事》剧照

     正如电影中没有给出一个明确交待一样,我们也很难预测婚姻的最终走向会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婚姻演变到现阶段,遭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因为存续了上万年之久的协作基础,在当下的婚姻中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马特·里德利在书中预言道:“(婚姻)这种人类制度就在我们的眼前演变着,到21世纪末,它的形式肯定会大有不同。”婚姻本质上是特定时期的社会机制和文化论调的一种反转表达,未来的婚姻样貌,也将由此决定着。

    

    

    

     推荐阅读:

    

     在爱情里,平等是万恶之源(上)

    

     在爱情里,平等是万恶之源(下)

    

     在一场爱情悲剧中感悟王阳明心学

    

     王宝华四十年后的喜宴 :一个古典爱情故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