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习得的成熟的爱
2020/6/13 22:30:00 伯凡时间
1
爱≠激情
“爱”这个词出现最频繁的场合大概就是年轻男女互诉衷肠之时。当异性之间因荷尔蒙的化合与发酵而相互吸引时,激情就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一种源自于生物底层的冲动使得双方难舍难分——这似乎成为双方步入婚姻殿堂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吸引需要持续的动力,一旦激情被琐碎的日常生活消磨殆尽,挂在嘴边的“爱”在此刻却显得苍白无力。此时双方的状态也许如王尔德所说——男人因疲惫而结婚,女人因好奇而结婚,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从满怀巨大的希望开始,到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但却最终不免陷入婚姻的“围城”。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将这种爱情定义为“愚蠢的激情”,并认为“只有高贵的心灵和伟大的事业可以抵御这种愚蠢的激情”。在他看来,这种源于人类本能的相互吸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2
爱≠占有
《老鼠爱大米》曾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通俗情歌。但老鼠对大米之爱本质上是一种占有——老鼠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对大米产生贪恋。大米在老鼠眼中是一种消耗品,一旦消耗殆尽,“爱”便不复存在。因此,这种吸引本质上仍然是源自生物本能的一种欲望,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占有一定不是表现形式之一。老鼠对大米之爱不会获得任何幸福感,强烈的占有欲认为全部所得都是“理所应当”;未能获得的反而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亏欠”,幸福感自然会减少,甚至由“爱”生恨。
3
永远的亏欠
如果说怨恨是固执地认为他人亏欠自己,因此不断地索取,那么爱恰恰就是它的反面——因为感觉到自己亏欠对方而愿意持续地付出,爱与恨就在亏欠的主宾关系之间得以转换。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当中这样表述:爱是给予,是付出,将自己身上最有生命力的部分给予他人,这种付出不是交易,并不企图借此达到某种明确的目的,而是为了呼唤起对方的生命感。因此,真正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不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这是一种超越了人性底层欲望与功利的情愫。
这种感觉将付出转化为所得,因成就对方而激发起内心持续的“心流”,激荡起生命的喜悦。这种行为以一种弯曲的、共赢的形式相互成全,让长久而持续的合作成为可能。
4
爱是一种能力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与一个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什么样的人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独立的人,不依赖于别人的人,自信但不自恋的人,懂得自爱的人。假若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自信,就会害怕奉献,更害怕为他人付出,因此会表现出持续地索取;而有能力爱别人的人,首先要懂得爱自己——这是一切爱的基础。
既然爱是一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便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并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持续提高。对于索取者而言,懂得博爱是建立爱的底层代码。只有认识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并爱上那些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人,才会慢慢地激发心中的感觉。
对于付出者而言,有智慧的爱将会使自己的付出变得更有价值。付出只是爱的基础,一味地、毫无条件地付出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爱。因为付出是善良者的本能,但拒绝才是善良者的智慧。就如同将付出转化为所得一样,懂得对索取者拒绝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爱,因此亲情的底色当中有一种颜色叫做“无情”。只有懂得自爱并把握好付出的分寸才会真正唤起对方生命当中的庄严使命。
也许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可以通过耐心学习而获得的艺术,但却是需要用一生去修炼,是一门走向人格完善与灵魂丰富的人生实践。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音频课程
推荐阅读:
在爱情里,平等是万恶之源(上)
在爱情里,平等是万恶之源(下)
爱多一分的时候,权力就少一分
为了说“我爱你”,一个人必须先知道如何说“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