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内心的“奸臣”
2020/7/18 22:30:00 伯凡时间
一、奋斗的谎言
我们曾经讨论过“奋斗”与“挣扎”的区别——很多人坚信不疑的“奋斗”可能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挣扎”。奋斗者目标清晰,洞察市场变化、行业本质,主动出击,及时采取得当的方法与手段,集中精力靠近既定的方向;而挣扎者目标模糊,对环境及自身的处境认知不足,每天不得不面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被动地应付繁杂而琐碎的事物,在那些随机而起的麻烦当中将宝贵的能量消耗殆尽。虽然二者看起来都是忙忙碌碌,但底层代码却不尽相同——奋斗者是忙而不乱,时时逼近目标;挣扎者却碌碌而无为,每天都在画着相同的、毫无进展的圆圈。
可是,当我们辨识不清二者区别的时候,内心的“奸臣”会趁你毫无提防的时候冒出来蛊惑你,跟你说现在这种被动的、疲于奔命的挣扎是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显然你对这样的定义非常满意并确信无疑,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奋斗的谎言”。
二、细数“奸臣”的谗言
心底的“奸臣”还说过哪些让你深信不疑的谗言?
1、你在执着地追求目标!
“执着”与“固执”的区别是什么?执着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眼前的变化不断地找到最适合的方法——目标不变,方法改变;而固执则是固守着仅有的手段不变,不断地调整目标——甚至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仅有的方法就像是攥在手中的钉锤,看什么都要锤两下。
反思一下,你到底是在执着地追求目标,还是固执地握着钉锤?
2、你每天都在坚持学习!
你每天都坚持的事情到底是真正的学习,还是一种舒服的“伪学习”?英语中有一句俗语——No pain,No gain!没有痛苦就不会有获得感,也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一定是勇于走出舒适圈,推翻既有的判断,打破确定的边界,重塑认知的过程。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就是“痛快”——痛苦之后找到获得新知的快感。而“伪学习”则没有走出既有的认知,每天所获得碎片化的信息不过是支撑旧有观点的“论据”——这是“奸臣”派出的意识雷达捕获而来的“猎物”,让你找到一种虚假的“获得感”。这种“学习”没有突破,没有冲击,没有深度思考,没有痛点,只有快感,是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娱乐式学习”。
反思一下,你到底是在痛快地学习,还是在舒适地“伪学习”?
3、你早已看淡!
到底是真的看淡,还是假装很“佛系”?所谓“看淡”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不动心”,在得失、荣辱等密切相关的利益面前能做到不为所动,在危险或诱惑面前不着相,用极强的定力坦然面对一切。但我们现在常用“佛系”一词调侃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状态,这是不是给无能找的台阶、给懒惰找的理由、给放弃找的借口呢?如果机会突然出现在面前,还能做到从容淡定吗?
每当抽身出来重新审视自己 ,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那个“奸臣”其实一直在向我们发射着“糖衣炮弹”,让我们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在舒适的氛围中迷失……
三、“奸臣”到底是谁?
给我们持续提供“舒适策略”的这个“奸臣”到底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中贼”。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逃避痛苦、追逐舒适的潜意识——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大自然预置在我们体内的一种阴谋,让你受骗于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
本能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识别与管理本能。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它的存在,认清它的面目,识别它的本质,而后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比如“固执”、“懒惰”、“虚荣”等等——就如同在《西游记》中,一旦妖怪被叫出了名字,就意味着被彻底看透,无法再施展法术。这样,就不会盲目地受它驱使,还原一个奋进的自我。
王阳明曾说“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基督教也反复强调“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所以,只有当我们侦测到深藏在心底的“心魔”,才能找到你所希望的自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音频课程
推荐阅读:
“我的奋斗”很可能是“我的挣扎”
有一种奋斗叫做不断给自己添乱
要避免“伪学习”,你得与“新知”保持安全距离
超越的秘诀:做一个对自己一丝不苟的诚实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