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浪式消费到自定义人生
2020/10/24 22:31:00 伯凡时间

    

     一、排浪式消费掀起的消费升级浪潮

     从70年代的旧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的新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90年代的空调、电脑、录像机,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消费升级几乎都是以排浪式消费实现更迭。巨量人群在同一时段争相购买几种代表更高生活水平的商品,不同时代极具标志性的“三大件”几乎已经成为某个时代品质生活的打卡标签,跟风式消费如浪潮一般的接续涌现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导。

     排浪式消费是我们从物质匮乏到丰盈所必经的升级过程,其中既有人们的攀比性心理动机,更具有典型的工业时代特色。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作业和普适性规律不仅表现在工厂流水线上,更体现在文化及意识的各个方面,一切都在强调规范化和程式化,仿佛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支持并提高普适性的统治地位;但是,当人们过度地追求物质的高标准时却忽略了情感因素的维度。

     二、引领全新消费时代的“永恒之女性”

     当工业社会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基础时,人们被压抑许久的精神需求却亟待满足,消费者从刚性需求与理性消费逐步过渡到感性化的体验当中。当产品或服务具备某种感性力量的时候,就能够在情感上轻易地打动消费者。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上——设计部门曾经一直是公司的辅助部门,仅仅为了实现产品成形后的修饰与美化;但现在很多设计部门逐渐成为公司当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部门。设计师力图让体验式设计先行,使得产品不仅具有功能性与实用性,更能激发消费者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唤起审美觉醒。

    

     如果说排浪式消费是一种在物质匮乏年代所特有的贪多求全、主动作为的男性思维方式;那么当下更具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的消费特质则彰显出女性特有的温柔与舒适、亲切而顺遂的行为方式——也许正如歌德在《浮士德》当中所说,“一切过去的不过是象征,永恒之女性将引领我们上升。”

     社会文化学者莱克维茨在《独异性社会》一书中提出,不论货品还是服务,以前都是些形质单一、批量生产的商品,而现在的活动或设计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与众不同,也就是要富有独异性。生活在数字时代,算法、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已然构成了独异性的基础设施,甚至让我们得以用工业化的方式实现个性化量产,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在“永恒之女性”引导下的数字工程师努力推动的全新的消费升级。

     三、自定义的人生

     随着国民素质的持续提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量有态度、有格调、有品位的消费者,于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多样性被逐步唤醒。多样化与个性化本身就自带强烈的自由主义特点,它破除社会的限制与阻隔,在对价值的广度与深度的追求上都是过去不曾有过的。例如,在旅游消费领域,传统旅行社为所有人提供如出一辙的固定线路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于是,很多“驴友”放弃“跟团游”,自做攻略,将旅行方式从统一步调的观光游览变成自由行的深度体验。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掌握旅行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情有独钟的调性自定义行程。他们注重旅行途中的感受与交流,努力从视觉、触觉等多个角度切实感受别具一格的风情;更要用嗅觉与味觉在当地的小吃街中尝遍异域特色;在时空交错中找到多维度的全息穿越感,深刻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日常当中。

    

     个性化的本质来源于精神需求的唤醒。不论往哪个方向看,人们想要的都不再是普通,而是独特;不再是规范,而是个性;不再将个人的希望寄托给规范化的产品,而是在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被策划后的展示与社交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标签,成为全新消费时代再部落化的依据。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愿尊崇一成不变的职业规划,转而寻求职业生涯更多的可能性,借此拓展人生的宽度与广度——他们不愿意活在被他人定义的“二手人生”当中,而是努力去寻觅真正喜欢的“自定义人生”。

     正如大自然生态多样性为我们呈现出如此多彩缤纷的世界,从消费的个性化与多样性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社会的进步,更能够看到新时代太多的可能性,让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音频课程

     推荐阅读:

    

     走平常路,别去追求什么卓越

    

     创业是一件荒诞的事情

    

     选择创业,就是选择浪费

    

     如何从别人手中夺回那些属于你自己的时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