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与“对不起”背后的幸福感
2021/4/7 22:30:00 伯凡时间

    

     一、文明用语背后的心智模式

     日本被誉为世界上说“打扰了”(“对不起”)最多的国家。每个人每天都要“随身携带”这几个字,就像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出示的一张名片,也是与他人建立合作的切入点。他们之所以将“打扰了”作为一种口头禅,其实背后暗藏一种心法——不给别人找麻烦。

     一个经常将“感谢”挂在嘴边的人,其实在内心也建立了同样的心智模式。当他虔诚地说出“谢谢”的时候,是在强化并表达一种由内而外的某种亏欠感——“谢谢”就是别人为自己付出的一种补偿方式。广东话常用“不该”来表达谢意,背后也反映出自己对所得的某种亏欠感。

     其实,亏欠感是有方向的,不同的方向恰恰蕴藏着爱与恨的区别。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永远亏欠对方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人深爱着对方,愿意为对方无条件地、不求回报地持续付出,就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相反,如果一个人觉得谁都亏欠自己,这意味着他的内心潜藏着对这个世界永远的恨,在行为上表现为毫无边界地、持续不断地索取。

     二、心智的边界与“结网”的能力

     亏欠感来自于边界的确立。严复先生当年将约翰·密尔的《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群”就是群体、社会公域的意思;“己”就是自己、个人私域的意思,“群己权界”亦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要区分清楚,让每个人的权利不越界。当一个人的心智建立起边界的栅栏,人性当中的贪欲便被关进了笼子;当一个人的行为有了清晰的界限,便不会无所顾忌地一味索取,这样的人反而获得了某种自由,不被毫无节制的人性所束缚。

    

     “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不仅是在修炼和养成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更是在悄悄地遵守并维护一种社会契约。只有将所有人都遵守的某种契约变成个人习惯当中的一部分,才能做到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任何一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的能量都来自于社会合作,只有时刻遵守社会契约的人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合作者,这个人在社会上的“结网”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能量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

     三、边界与幸福感

     幸福的“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而免凶”——本来可能遇到麻烦或灾难却得以逃脱,我们现在常用的“侥幸”、“幸存”、“幸免于难”都含有这个意思。而幸福的“福”字右边的“畐”也念fú,原指人的腹部,引申为充实的状态。可见,幸福感是以某种不该或亏欠为开始,而最终以充盈结束的一种状态,因此,边界意识往往是幸福的起始。

     人的痛苦根源之一就是习惯性地将自己得到的东西认为是理所当然。一个人的权利意识范围越大,则占有欲越强,幸福感就会同比例减少。只要我们有反省能力,就会意识到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并不属于自己。曾国藩曾经说“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于我”——每当遇到好事的时候,他总是怀着感恩之心,感谢苍天对自己过于眷顾和恩宠,让自己得到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要获得幸福感,就得缩小权利的范围,确定自身的边界;相反,如果觉得自己所得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别人对自己亏欠的补偿,那么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四、边界内外的价值感知

     边界之所以与幸福感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价值的感知。如果认为一切所得都是“应该”的,我们就会轻视其价值,更不会去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心态,其实已经远离了“福气”,“福”字本身就含有上天恩赐的含义。爱因斯坦曾经在一封信当中说“我所吃的食物,我所使用的物品没有一件是我自己做的,我甚至都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每想到这一点,我的心里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我只能通过辛勤的劳作来驱散我心中的这样一种不安。”爱因斯坦的这种“不安”正是来源于自身设定极其狭窄的权利边界以及由此激发的亏欠感。

     “谢谢”与“对不起”虽是极其微小的生活细节,但是背后却隐藏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智。“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告诉我们这些日常的“小善”能够不断地训练我们的心智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音频课程

     推荐阅读:

    

     语言与世界的边界

    

     小心,你可能被上瘾了

    

     宽容是一件奢侈品

    

     面对自控力的持续失效,我们该怎么做?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伯凡时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