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效应”:4招教你职业“保鲜”,写给对工作厌倦的职场人
2024/4/1 大脑帮
导语
“芳芳,今天上班顺利吗?”
“也就那样,反正每天上班做的事情都一样,都是我熟悉的,都做烦了,没什么特别的”
邻家女孩芳芳是一家外企的行政部经理,工作10年了,从实习生一步步走到了行政部经理的职位。刚开始为了升职加薪,她每天早出晚归的,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而最近她跟我说:“每天上班都是重复相同的事情,每天早上还没去上班就已经可以猜到今天会怎么样度过,觉得工作没意思,甚至非常讨厌去上班”。其实芳芳这种行为是“饥饿效应”惹的祸。因为“饥饿效应”的影响,让我们对职业没有了新鲜感。

下面我将就三个方面为大家分析“如何保持职场新鲜感”
第一,什么是“饥饿效应”?
第二,职业新鲜感的4种模式
第三,如何保持职业新鲜感
一、什么是“饥饿效应”
“饥饿效应”指人们在餐馆里用餐,开始吃的时候因为处于饥饿状态,吃什么都感觉好吃,而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的一种现象。延伸意义可以理解为:我们刚接触的一个陌生人,会觉得他优点颇多的,但时间久了就发现缺点也不少。同样的道理,我们刚进入职场时,对一切陌生的工作都感觉到好奇,很有激情,但如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面对相同的环境,我们这种新鲜感就会消失,产生厌倦的心理。
举个例子,小星半年前从A大设计专业的毕业,刚参加工作,小星对设计工作非常感兴趣,觉得如何通过跟客户有技巧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天都特别努力工作。但最近他想我吐槽说:“每天一天半就是找客户,不断向客户沟通他们有什么新的设计要求,有时客户又刁蛮不讲理,真心累,我都不想上班了.....”这其实就是“饥饿效应”的典型表现。刚开始接触一件事物时,啥都好,时间久了,我们的状态饱和了,就会觉得存在着很多问题,产生厌倦。正因为“饥饿效应”让小星对职业失去了新鲜感。

那么职业新鲜感有哪几种模式呢?
二、职业新鲜感的4种模式
职业新鲜感的4种模式
(1)“背包客”模式
因为新人在职场还一无所有,没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会非常愿意尝试新的可能性,探索不同的领域。当遇到挫折时,新人不会困在过去的辉煌里,而是会继续寻找新的机会。正是这种不怕困难的冲劲和积极的态度,让职场新人可以像“背包客”一样轻松的工作,保持职业新鲜感。

“背包客”模式
然而,职场“老人”的状态却是截然相反的。职场“老人”因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处理问题某种问题的方法以及过去取得的成绩。如果运用“饥饿效应”来解释:把职场经验比喻成吃饭,就可以说已经处于“吃饱”的状态了,对“美食”没有食欲。同时,为了保管好这些“战利品”,职场“老人”做事往往畏手畏脚的,担心一个不小心出了问题,会让过去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荣誉、名师受损。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是继续努力。

“背包客”模式
(2)“狩猎采集者”模式
因为新人对自己的未来还很迷茫,缺乏职场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为了让自己快速的进步,他们积极寻求指导,像“狩猎采集者”一样不断寻找新知识,不断学习。因为有着这股不断努力的冲劲,他们保持着职业的新鲜感。
而相反,职场“老人”通常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便觉得自己不需要再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了,表现的像导游一样,认为可以凭自己现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就不会寻求学习了,而是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长期以往,很容易产生厌倦。运用“饥饿效应”来解释:把职场经验比喻成美食,就可以说已经“吃饱”了,不需要再多的美食了,因此就没有努力的冲劲,更加追求安稳。

“狩猎采集者”模式
(3)“火行者”模式
新人在职场,看到了自己与职场“老人”之间的差距,为了尽快进步,会努力寻找自己的不足,弥补缺陷,寻求帮助,让自己不断进步。因为他们的行动快速循环,所以像“火行者”一样进步。
而相反地,职场“老人”自己与公司内部是佼佼者,感觉自己能够胜任一切工作。运用“饥饿效应”来解释:把工作能力比喻成美食,就可以说已经“吃饱”了,胃里已经装不下再多的食物。也就是说:职场“老人”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够强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因此,会倾向于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工作,慢慢的走。长期以往,可能会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况,对职业产生厌倦。

“火行者”模式
(4)“拓荒者”模式
新人因感觉到自己没有身边的职场“老人”优秀,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竞争压力大,会不辞辛劳地工作,争取尽快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新人是小白,没丰富的经验、没业绩,因此会全身心投入像一个“拓荒者”一样,去开垦一切可能的荒地,保持职业新鲜感。
而职场“老人”,由于墨守成规,自己资源丰富,不向别人请教与学习,不积极进取。运用“饥饿效应”来解释:把“职场积累的人脉、经验”比喻成美食,就可理解为职场“老人”已经“吃饱”了,不饥饿了,所以就没有寻找更多食物的冲动,他们更倾向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遵循着惯例,依靠现成可用的东西。

“拓荒者”模式
既然职业新鲜感有4种不同的模式,而职场“老人”在不同的模式又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让他们产生职业厌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对职业的厌倦,保持职业新鲜感呢?
三、如何避免“饥饿效应”,保持职业新鲜感
如何避免“饥饿效应”,保持职业新鲜感
(1)扔掉你的工作笔记,重新实践
当我们工作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们的脑子都会自动的形成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饥饿效应里的“吃饱”状态,对新工作没有冲劲。每当遇到相同或类似的事情时,我们的大脑系统就会自动的生成一套固定的处理方法,让我们做事非常的死板。
举个例子来说,安儿做了10年的销售,接触过各种不同背景、不同要求的“奇葩”客户,对跟各种不同个性的客户沟通有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她自己整理了跟各种不同客户交流的话术。因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受饥饿效应的影响,每次遇到客户,安儿都会先看一下自己的话术,然后运用相同的方法跟客户沟通。可是最近2年来,安儿的业绩直线下滑。她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模特的独一无二的,且时代在进步,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不断提高了,另外每次客户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安儿10年前刚实习积累下来的销售经验,已经不能100%适应现在的客户需求了。而安儿一直用旧的工作经验来应付新的客户,自然得不到客户的肯定。如果得不到客户的信任,没有签下订单,安儿的销售能力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满足,很容易出现厌倦的心态,对职场没有新鲜感。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扔掉你以前的工作笔记,多学习一些新的方法,大胆地重新实践一些新的方法,避免饥饿效应,让这些新的方法带领你,激起你对结果的好奇与期待,从而保持对职业的新鲜感。

(2)拜师学艺,增加专长
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职场白领都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方能在职场立足。而你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你在职场的地位。当然,你的工作能力需要由你掌握了多少技能来支撑,并且你的工作能力也决定了你的薪资待遇以及升职加薪。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增加自己的内涵,让自己变得干货满满,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保持市场的新鲜感。用饥饿效应来阐述:我们吃饱了,对美食无食欲。但要避免饥饿效应,保持职业新鲜感,我们就必须在“已经吃饱”的状态,强迫自己吃更多。
那么怎么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呢?当然是拜师学艺。我们可以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增加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多才多艺”、干货满满,才能够在职场站稳脚跟。只要你工作能力强,时刻保持着职场C位,你就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会更有冲劲,随时保持对职业的新鲜感。
譬如,明明是销售员,擅长与客户建立信任与谈订单,但客户档案表格、客户资料整理这方面一直是明明的弱势。而公司的实习生小张虽然刚毕业,但办公软件玩得很溜。那么明明就拜小张为师傅,向小张学习办公软件。这样明明可以在跟客户打交道与学习绑定软件之间切换,避免了工作但当乏味,也增加自己的专长,激起职场新鲜感。

除了扔掉你的笔记,重新实践、拜师学艺,增加专长外,我们还可以如何保持职场新鲜感呢?
(3)随时充电,补充体力
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我们跑一场马拉松,跑着跑着力气消耗尽了,我们就会气喘吁吁的。用饥饿效应来阐述:我们吃饱了,暂时对美食没食欲,但运动会消耗能量。我们吃饱后,做了运动就会产生饥饿感,需要吃食物补充能量。
同样的,在职场,我们“吃饱”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积累的能量也会消耗尽了。这时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充电补充体力,才能够让自己有精力走得更远。

(4)走出你的舒适区,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要想让自己保持职场新鲜感,我们必须先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那么怎样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呢?
用饥饿效应来解释:大多数人吃饱了,都懒得运动,喜欢坐着,而坐着不运动这个动作就是刚吃饱后的这类人的舒适区。如果人一直呆在这个舒适区里,就会变胖。所以我们要走出你的舒适区,挑战一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保持职场新鲜感。
首先,我们要走出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俗话说“巧妇难为为无米之炊”,我们先要知道对自最有挑战的事情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做。所以我们要尝试的是学一些新的知识、探索一些新的领域,挑战一些自制能力之外的事情,让这些事情刺激起我们对职业的激情,保持职场新鲜感。
其次,我们的学习领域不能一成不变。就像盖好的楼盘,开发商都要选择开发2期。所以我们在走出舒适区前,需要想自己熟悉的领域是哪些?有哪些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帮助的知识技能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我们只有挑战自己陌生的领域,扩张自己的“圈子”很容易扩,才能获得职业的新鲜感。
最后,我们不能在呆在一个舒适区里,要多尝试几个不同的“圈子”,涉猎广泛一些,发挥自己不同的优势,让自己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发展,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保持职业新鲜感。

走出你的舒适区,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保持职业新鲜感,我们是需要做到以下4点:第一,扔掉你的工作笔记,重新实践新的工作方法,让这些新的工作方法激发你的好奇心,让你保持对职业的新鲜感;第二,拜师学艺,增加自己的专长,真才实料、多才多艺,才能做职场的先锋;第三,随时充电,补充体力,才能走得更远;第四,走出你的舒适区,挑战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让自己对舒适区外的事情产生好奇,从而保持职业新鲜感。


读你所爱,值得一看的好书(分类索引)
往期文章精选,这里一网打尽!
往期好音频(分类索引)
往期好视频(分类索引)
跃迁,成为高手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运动改造大脑》:运动的好处之多,超乎你的想象
《天道》:聪明与智慧的区别,一个看局部,一个看大局 《遥远的救世主》
为什么跨界学习很有必要?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附视频)
《把时间当作朋友》:开启心智,与时间同行
《学习高手》拉开人生距离的,是这些学习方法
掌握这个方法,会让你成为学习的高手《费曼学习法》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这10本书认真看完一本就够了!

公号新规,只有“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每期推送哦!
大脑帮,聚焦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脑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