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狷还是乡愿?!如何看《查理周刊》的“挑衅”漫画
2015/1/13 牛弹琴

    

    


     牛弹琴按:《查理周刊》的漫画和恐怖主义杀戮,最近各种观点见仁见智。大多数人都认为,屠杀肯定是不能接受,这是恐怖行径;也有不少人认为,《查理周刊》的挑衅也是不明智的,有傲慢之嫌。

     颇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媒体纷纷转载“惹祸”的漫画之时,美国主流媒体却对漫画保持了距离。在欧洲“我是查理”成为口号之时,也有一些人公然发声——“我不是查理”。

     看到BBC为此采访了多位中国留学生。一位叫王诗聪的女同学的观点颇有见地。转载并不代表认同,只是希望大家对这个复杂问题,能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向深入思考的王同学致敬!

    

     王诗聪,女,现居巴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生

     我认为,先入为主地从言论自由或信仰自由的角度理解枪击案则遮蔽了本案重要的社会经济原因。

     两个袭击者是移民后代,他们出生于巴黎,拿法国国籍,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在法国长大、受教育,连他们袭击的方式都正是因为拥有法国文化背景、带有法国式思维,才会去袭击报社,而不是在公共场合制造群伤。

     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找到真正值得实现的个人价值,游离于社会之外,才会为了获得尊重和归属感而加入恐怖组织,和浸染在非世俗国家的政教不分环境下成长的狂热信徒有着本质区别。

     “侮辱先知”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个貌似合理的借口而已。恐怖行为以及所谓的圣战,根本不代表一种价值诉求,也不代表穆斯林的教义,只是赤裸裸的罪行。

     太多个人甚至媒体将事件单纯简化成种族歧视,简化成不同宗教文明之间的冲突,反而是百害无一利的煽动行为。并且,在这时候提反思西方价值,就像谴责强奸案受害人穿着太暴露一样,陷入谴责受害者逻辑,回避正当冲突,用犬儒主义来虚与委蛇。

    

     其次,我信奉言论自由和世俗主义,坚决反教权。

     讽刺画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在世俗社会摧毁对“权威”的信仰,或曰,对权威感的盲目追求。讽刺画家在消除人们对皇权、神权观念方面的贡献或许并不少于启蒙思想家。遭到两个狂热分子的袭击,并不能泯灭CharlieHebdo(即《查理周刊》)的努力曾直接或间接地让无数法国穆斯林青年成了世俗社会的合格公民。

     同时,CharlieHebdo的讽刺手法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很过分”,它也可以在我看来很不明智,但这不意味着言论自由是错的;同样,袭击者得逞了,但这不代表他们的诉求是合理的。

     JesuisCharlie(即“我是查理”)不意味着我们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意味着我们誓死捍卫他们说话的权利。而更何况,他们从未丑化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有些骑墙派借机称言论自由当有边界,而在我看来,除了不可诽谤、不能说假话,言论自由之所以为自由就在于它在概念上拒绝有边界,它的真谛在于所有人都必须容忍那些冒犯的言论。

     我认为这一事件远不至于动摇言论自由本身的根基,而对言论自由这一概念的理解浅尝辄止的许多国人,并不了解拥有自由意味着要承担自由的代价。

     CharlieHebdo的编辑和漫画家正是懂得这种自由需付出的代价才坚持在生命频受威胁的状态下依然做下去。他们不仅爱自由,并且懂得如何自由,哪怕要付出代价也头脑清醒地捍卫自由。比起不愿面对野蛮的威胁而明哲保身冷眼旁观的人,他们值得尊敬得多。

     我或许没有几位罹难者直面威胁的勇气,但我知道他们是对的,是值得尊敬的。而某些井底之蛙竟然要嘲笑天鹅有被猎人打中的危险,难道不可悲吗?

    

     最后,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人在遇到任何一个事件都极易出现观点的折衷和摇摆。

     我痛恨这种折衷和摇摆。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毋为乡愿。不能明晓是非,对事件的看法甚至不能做到动用理性,只将自己对自己接触到的一部分法国人的刻板印象错误等同于在异国生活受到排挤来借机表达情绪,不客观看待问题,归根结底只是知识的不足、判断力的缺失和是非立场不坚定而已。

     我从未读过CharlieHebdo,但我在事发后买了一份CharlieHebdo以表达我无声的支持。袭击事件之后的两三天之内,CharlieHebdo这份杂志几乎在巴黎所有报刊亭销售一空。不排除不少人是因为好奇、纪念或其他目的购买它,但我相信更多人是和我一样,希望表达同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给予他们信心。

     愿正义不被暴力吓退,文明不被野蛮摧毁,真理不被无知连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往期文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牛弹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