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三板斧,很多有问题的地方,你们得注意了!
2016/6/23 牛弹琴

    

    


    

     作者|牛弹琴

     【1】

     最近的新华社,有点生猛。

     最近的新华社,有点不大像新华社。

     牛弹琴(微信:bullpiano)前几天的这几句戏语,不想被很多文章引用转载,当然也有转载+演绎的情况,导致很多意思都弄拧了。

     其实新华社,一直都是新华社,也没搬地方,估计也没钱造央视、党报那样的地标大楼。只是最近新华社一系列的大手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地方,甚至让很多人击节赞叹。

     我将之形容为新华社的三板斧(当然,说三部曲更雅一些,但意思是大同小异,管中窥豹,纯属个人戏言)

     三板斧,虎虎生风,让很多在国社的同事都为之一震。

     【2】

     第一板斧,国社辣评,毫不留情。

     雷洋案,一度云遮雾绕,因为事关警方,网络闹翻天,但很多媒体不敢言。关键时刻,新华社连出两篇评论《以有力信息公开取信于民》《权威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鲜明的观点,不回避问题的态度,有力地引导了舆论,也极大地推动了雷洋案的真相大白。

     北京西城区的孩子们流鼻血问题,牵连出全国很多“毒操场”事情,本来应该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场地,最后却成了损害孩子健康的“武器”。家长们怒发冲冠,下完班还得去学校门口值班,但一些教育部门则公开扯谎:操场标准合格,家长们情绪稳定。

     新华社记者马上情绪不稳定了。6月13日,新华社一发声就是五问:

     一问:场地为何“五毒俱全”?

     二问:毒跑道是如何进入学校的?

     三问:施工,还是施毒??

     四问: “毒跑道”为什么检不了,查不出?

     五问:十多年前就有预警,为何堵不住漏洞?

     至少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的操场跑道开始铲除,很多家长开始大吁了一口气。当然,昧良心将黑手伸向孩子,深层次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问题之严重更匪夷所思,但新华社的报道,还是在最初的时刻,起到了以正视听、舆论监督的关键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牛弹琴(微信:bullpiano)说,新华社打脸啪啪啪,这个脸打得真痛快!这些报道,乍看上去,都怀疑不是新华社写的。

     其实,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国社评论,不回避问题,也不吝啬批评,也不欲言又止。

     这样的报道,才真的是在重塑媒体的公信力,才真正在引导舆论,才真正在避免总书记所警告的“塔西陀”陷阱。这才是国社!

     【3】

     第二板斧,创新,创新,创新!

     很多人可能觉得,新华社还能怎么创新?

     也难免有疑问,现在微博微信是很多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很多点击量最大的报道、评论,却少有新华社的。这是新华社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当然,有朋友开玩笑说,可能很多人直接去看新华社客户端了。希望如此吧!

     但最近,除了上面几篇广为传播的重磅评论外,一部很正能量的《红色气质》的微电影,在朋友圈也刷了屏。一些朋友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不由默默地看了多遍,不由地流下了热泪……

     这部微电影,正是新华社重磅推出的创新作品。有几个特点吧:

     第一,这是纯正的正能量,献给建党95周年的作品。9分5秒的时长,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国际歌贯穿始终,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让人厌烦的宣教,科技感十足,让人看了格外感叹和振奋。

     第三,这可能是全国最高规格的新闻创新队伍了。

     因为总策划是何平,新华社总编辑,正部级干部。策划白林、秦杰、汪金福、李俊、讲述人陈小波等,应该都是局级干部了。还有导演李柯勇,那是座谈会直接向习总做汇报的新华社青年才俊。执行导演徐迪瀚、姚竣译,编辑陈子夏、张濠培、牟帆,音乐改编林璐等,或为新华社业务骨干,或为行业内年轻新秀。

     我们的宣传,以往都喜欢宏大叙述,并有时还一定得拉一下老天来帮忙,比如,晴天无风,会强调是“春光明媚”;吹点微风,会说是“春风和煦”;下了雨,用词会是“春风化雨”;下了雪,又变成了“春雪润物”;即使有沙尘,也不过是“春意盎然”;如果有雾霾,没关系,“春意正浓”也……

     但几十年的熏陶之下,很多读者都有了审美疲劳。新媒体时代,就需要另辟蹊径,新华社的这部微电影就是一个尝试,小切口,真感情,而且都是新华社员工本色出演,包括主角的瞿独伊,她既是瞿秋白唯一的孩子,也是新华社首任驻莫斯科记者。

     总编辑亲自领衔创新,也可见新华社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其实在《红色气质》微电影前,新华社刷屏的还有《四个全面》的动漫MV,你可以说是颠覆,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如果说《四个全面》是一种闹腾,《红色气质》则是一种厚重。让情感通过每个精致厚重的画面表达,让事实透过每句震撼人心的讲述呈现,反思历史,憧憬未来。

    

    

    

    

    

     确实,远方有我们和父辈的梦想。

     95年风雨仓皇,愿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党,更加纯洁,更有活力,更有成就,不让信仰他、支持他,以及为他牺牲的千千万万先烈,失望!

     【4】

     第三板斧,壮士断腕、采编经营两分开。

     如果说前面的两板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第三板斧,则是一种生态的重塑塑造,没有绝对的胆量和魄力,还真难以做到。

     为什么?因为总理都调侃过,现在的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这第三板斧,就是触动利益,新华社是在向自己的利益开刀。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中国新闻业的一个顽疾了。毋庸讳言,直到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都还存在着采编和经营的混岗问题,这其实也成为新闻界各种不正之风的源头,一个结果就是防火防盗防记者,媒体公信力下降。

     在一些地方,个别记者敲诈勒索成风;或者,记者收了钱,很多问题得不到曝光解决。

     新华社存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该也有的。所以前年底,蔡名照社长上任后,新华社主抓的一件大事,就是采编、经营分开,彻彻底底地分开,当记者的专心去当记者,不再被经营拖累;做经营的好好经营,不要靠新华社稿件来套取利益。

     这肯定会影响到新华社员工的收益,但这肯定有助于提升新华社的报道质量。这就是改革,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有时是革自己的命。

     正是有了这样的壮士断腕,新华社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发声才更加果断,更加有力,创新也更让人刮目相看。

     可以相信,三板斧后的新华社,还会有第四板斧,第五板斧,仍会有挑战,难免有遗憾,但一系列的报道和创新,将更加生猛,更加精彩。

     新华社在深刻变化,很多有问题的地方和部门,你们意识到了吗?

    

     最后,公告一下,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新书,也算是在热潮中,提供些冷静的意见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原创不容易,费心又费力,如果有价值,请点

    并转发,这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当当购书链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牛弹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