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散,《光阴》不朽,世间幸有罗大佑
2019/4/4 7:17:08我是侠 牛弹琴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拾遗物语

     他是一名医生,他也是一名音乐人。

     他有两把手术刀,一把用来救死扶伤,一把用来解剖成长、爱情、社会以及整个时代的迷茫。

     他是华语音乐教父——罗大佑。

    

     知乎里有个匿名用户说:

     “八几年,我上小学二三年级。

     有一天放学回家,

     我在电线杆的广播下,

     听到一首歌,

     歌里有秋千、有知了和神仙。

     它的旋律如此优美,

     就像是天上来的。

     那一刻时间停滞了,

     世界上除了这首歌再没别的。

     之后的很多天,

     每次到那个时间,

     我都会在那根电线杆下等一会,

     像条守时撒尿的狗,

     期望广播里奇迹般地再次响起它,

     然而终于没有。

     直到后来有了磁带和电视,

     我才知道,那首歌叫《童年》,

     唱歌的那人,叫罗大佑。”

    

     ▲ 罗大佑《童年》

     知乎用户的回忆,

     可以说是整个70后、80后的共同经历,

     它承载了我们这代人,

     在当时物质匮乏、信息不发达的环境下,

     太多的美好与忧伤。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童年》每次响起,

     都能把人的遐思带回遥远的从前。

     那时候,阳光温暖;

     那时候,时光很慢;

     那时候,罗大佑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叫《我的志愿》。

    

    

     罗大佑出生于医药家庭,

     爸爸、哥哥都是医生,

     妈妈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

     爸爸除了医学,

     对音乐也颇为热衷,

     并买了台钢琴放在家里。

     罗大佑小时候不懂医,

     爸妈就督促他练琴。

     “那时候,我家街边有棵榕树,

     夏天知了在上面成群地叫。

     那棵榕树,成就了后来的《童年》,

     只不过街边换成了池塘边。”

     在莫扎特、肖邦和知了声中,

     罗大佑的心思,

     离从医越来越远。

     上国小二三年级的时候,

     学校要求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志愿》,

     罗大佑写了五个字:

     我想做音乐。

     罗大佑的哥哥有一把吉他,

     罗大佑就抢过来,

     他吃饭弹、下课弹,

     睡觉也抱着。

     为了练琴,他还经常逃课。

     爸爸不乐意了:

     “我让你学音乐,

     不是让你痴迷,

     只是为了陶冶情操,

     你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

     还是得老老实实念书学医,明白吗?”

     那时候罗大佑并不懂,

     追求是什么,理想为何物,

     既然爸爸要自己学医,

     那肯定是为自己好,肯定是没错的。

     罗大佑点点头,

     放下了吉他乖乖看医书。

    

    

     高中毕业后,

     罗大佑遂了爸爸的心愿,

     进了医学院。

     在医学院,罗大佑没有忘记爸爸的忠告,

     他认真听医学课,

     每一门都能考到60到70分之间。

     但远离了爸爸的管制,

     玩音乐的心思也苏醒了。

     他进了学校乐队,

     晚上去酒吧驻唱赚外快。

     他听了大量外文歌,

     “前前后后买了1000多张外文CD。”

     他着魔般地研究旋律和作词,

     “有一次解剖课,我直接忘了去。”

     他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以及徐志摩翻译的《歌》,

     都谱成了自己的歌。

     期间,他和女友分手了,

     那时候诗歌正风靡,

     他把这段少年心事,

     化作了“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等断章诗句。

     几年后,这些诗句,

     被写成了《恋曲1980》。

     不久后,

     乐队成员王振华当上副导演,

     他很是喜欢罗大佑的作品,说:

     “你这么有才华,

     来帮我们的电影做配乐吧。”

     那首配乐,叫《闪亮的日子》。

     演唱者刘文正没注意这是谁写的歌,

     但有个人注意到了,

     那个人,是《闪亮的日子》的女主,

     她的名字,叫张艾嘉。

    

     ▲ 罗大佑与张艾嘉

    

     1976年,台北香颂屋,

     张艾嘉在《闪亮的日子》剧组,

     初识罗大佑。

     她对这个戴墨镜、穿黑衣的男人说:

     “你来当我的制作人吧。”

     当时的张艾嘉,

     年轻漂亮,气质卓然,

     罗大佑不由为之倾倒。

     他总是叫张艾嘉为“小妹”,

     “这个昵称,只属于张艾嘉一人。”

     他把“小妹”写成了《小妹》:

     “黑夜已笼罩这城市的苦恼,

     小妹让我将你轻轻地拥抱。”

     “小妹”也深深迷上罗大佑:

     “他真的是很有才华的人,我对他惊为天人。”

     一来二往中,

     两人感情急剧升温,

     罗大佑的才思如同开闸洪水般倾泻:

     他为张艾嘉写下《童年》,

     写下《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昭示了我们爱情故事的开始。”

     他把这些歌拿给张艾嘉首次演绎,

     它们成为两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印记,

     更成为流行音乐进入新时代的强大推力。

    

     但就如美好的爱情故事,

     总是以不太美好的结局收尾,

     罗大佑和张艾嘉的爱情故事,

     没多久也走到了天各一方的终点。

     从张艾嘉那里,

     罗大佑得到了失败的恋情,

     却也得到了证明自己音乐才华的契机。

     这个契机,

     正带着他超越医生这个职业,

     引领他通向开宗立派的高地。

    

    

     70年代末的流行歌曲,

     大多是歌颂故乡、赞美祖国的民歌。

     这些歌的作曲高妙婉转,填词文雅华丽,

     编曲运用大量吹拉弹奏的民族乐器。

     这些歌都挺好,但有两个问题:

     曲调复杂,不利于传唱;

     内容空泛,远离大众生活。

     罗大佑不是专业出身,

     因此不受这些教条的束缚。

     他只知道:好的音乐,

     一定是旋律抓人耳朵,

     编曲不拘一格,

     歌词朗朗上口,

     曲种更要多元化。

     因此,在作曲上,

     他力求简单,

     让人听一两遍就能哼出来,

     “创作人应该去思考,

     如何让你的听众拥有一个美好的记忆。”

     在编曲方面,

     他把电吉他、钢琴、电子鼓等西洋乐器大量运用其中,

     打造出乡村、摇滚、雷鬼等多种音乐类型,

     一扫往日流行乐的曲种单一和陈旧之气。

     填词上,罗大佑抛弃了空洞的华丽辞藻,

     极力书写“与我有关”的琐事和大事。

     罗大佑的作词有四大特征:

     一是美得像文学作品。

     比如“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二是三段式的排比和递进叠词。

     比如“初次等待的青春”,

     “初次流泪的青春”,

     “初次回忆的青春”,

     一段排比,三个递进叠词,

     却写尽了一对恋人,

     从年少相恋到别后相忆的整个光阴故事。

     三是立足于现实生活。

     比如《童年》里的“黑板”、“秋千”、“水彩笔”,

     这些字眼,真实、直白、生活化,

     它们是每个人的儿时经历,

     足够引起每个人的回忆与共鸣。

     四是“词曲咬合”。

     简单来说,词曲咬合就是词的发音跟曲的调子高度匹配,

     词平曲平,词升曲升。

     比如《童年》里的“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结尾处曲调平缓,所以用平声的“天”;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结尾处曲调上扬,所以用了去声的“面”。

     这首简单轻快的歌,

     为了实现“词曲咬合”,

     罗大佑磨歌词磨了接近三年,

     “在词曲100%和谐前,

     我是不会拿出来发表的。”

    

     十多年后,

     高晓松写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里面有句歌词:

     “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

     那些字是什么呢?

     高晓松说:“那是罗大佑的词,

     他的词是中文里非常高级的写法,

     我会唱、会弹他的每一首歌,

     从内容到形式,从‘艺’到‘术’,

     他的歌都是无与伦比的。”

    

    

     尽管写了《童年》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但罗大佑仍将职业定义为医生,

     “七八十年代,

     医生在台湾是受人尊崇的职业,

     而玩音乐是没有出息的象征。”

     他每天抽血化验、拍片开刀,

     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

     “那时候我是医院职位最低的医生,

     每个医生都可以用专业知识来修理我。

     我心中也有不服气,

     但人命关天,你敢不服?”

     他忍了下来,

     在生老病死匆匆轮回的日子里,

     音乐成为他排遣压力的唯一释剂。

     他本以为会这样过一生,

     直到1980年的某天,

     他遇到一位小女孩。

     小女孩被送进医院时已奄奄一息,

     她的胸腔插有一根尺许长的刺针。

     这个女孩是台湾“美丽岛事件”发起人的女儿,

     母女俩均遭到政治暗杀。

     主治医生小心翼翼取出那枚刺针,

     小女孩度过危险期,呼呼沉睡。

     罗大佑那夜刚好值班,

     他悄悄走进病房,将刺针放入怀中。

     那根针,刺破了80年代台湾的压抑空气,

     也刺痛了罗大佑的心:

     当医生有多大用?

     只不过是解救一小部分人的发肤之痛罢了。

     而隐藏在大众内心最深处的疾苦,

     那看不见的压抑和绝望,

     才是最需要解救的。

     他脱下一件件白袍,

     他拿起另一把手术刀;

     他不再耽于小儿女间的情情爱爱,

     他开始审视这个社会下的汹涌暗潮。

     他准备为一个大型物种进行手术——社会。

    

    

     1982年,罗大佑录完个人首张专辑《之乎者也》后,

     写了一句话:

     “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

     他跑遍了台北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

     却没有一家愿意帮他发行。

     为什么唱片公司不敢接?

     因为这张专辑太“狂”了。

     就以里面的《鹿港小镇》为例,

     创作这首歌之前,罗大佑去洗车,

     跟洗车小伙子聊了起来。

     小伙子告诉罗大佑,

     他来自台中鹿港,

     那是一个宁静而淳朴的地方。

     “然而移民政策一出台,

     老家就被政府占了,

     我们不得不北迁。

     台北看似遍地机会,

     但那些机会从来不是留给外来人的。

     外来人所得到的,

     只有无尽的破灭与心碎。”

    

     ▲ 鹿港小镇

     那段时间,

     罗大佑正在看《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笔下‘垮掉的一代’,

     何尝不是这些辗转流离的异乡人?”

     回去后,他写下了《鹿港小镇》: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这首歌时长4分43秒,

     却将梦想的破碎、恋人的苦楚、

     台湾民众的压抑和迷茫、当局者的冷漠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鹿港小镇》,

     专辑中的《之乎者也》《将进酒》等,

     同样书写了当时社会里的种种问题;

     整张专辑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完全“没有不痛不痒的歌”。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

     终于,滚石冒险接了这张专辑。

     滚石老板说:

     “我不敢预估这张专辑的命运,

     但我愿意赌一把。”

     专辑发行后,

     罗大佑也重披白袍,重拾手术刀,

     回到了医院上班,准备再也不碰音乐。

     没想到,这张专辑居然火了,

     一上市就卖了14万张。

     行走于台北大街小巷,

     随处可以听到广播里传来罗大佑那破锣般的跑调歌声。

     很多年后,

     台湾公布了1975年到1993年间的音乐新百大专辑,

     《之乎者也》,排名第一。

     它有这样的地位,

     是因为这是第一次,

     有人以社会为纲,

     以人文情怀作笔,

     以残酷现实为主题,

     将种种社会弊病和大众的迷茫绝望娓娓道来。

    

    

     《之乎者也》大获成功,

     罗大佑一夜成名,

     音乐人的身份俨然超越了医生的本分。

     次年,他用《未来的主人翁》再次解剖社会,

     再次振奋了台湾民众。

     当民众翘首等待他的第三次狂潮的时候,

     1988年,他却带来了《爱人同志》。

     那是又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个比社会更为辽远的主题——时代。

    

     《爱人同志》里有首歌,

     叫《恋曲1990》。

     多年前,罗大佑写了一首歌,

     叫《恋曲1980》。

     多年后,罗大佑再写了一首歌,

     叫《恋曲2000》。

     一部“恋曲”,横跨30年,

     它脱颖于时代,

     但里面的内容却无关于时代宏旨。

     它阐述的仅是一个单纯的“人”,

     在30年的聚散飘零中,

     对生命的探求,对生活的思考,

     对情感的心境转变。

     从“你永远爱着我”,

     到“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再到“青春终于也见了白发”,

     寥寥数语,却将大时代下,

     一个小人物对待感情态度的转变——

     从少年的炽烈,到青年的深情,再到中年的释怀,

     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种心境的转变,

     表面水波不兴,实则暗流汹涌,

     这又何尝不是具象化和情感化的时代变迁?

     “恋曲”三部曲少了几分尖锐,

     多了几分柔情,

     但其受欢迎程度,

     却超越了“社会”系列。

     这是因为“社会”系列带动的是情绪,

     而“恋曲”则将落脚点上升至人文精神。

     人们需要各种情绪,

     但那是稍纵即逝的东西;

     人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依托,

     那才是隽永深刻的东西。

    

     “时代”系列中,

     除了“恋曲”三部曲,

     罗大佑还写了“家”三部曲、

     “中国”三部曲等。

     它们跨越地域,跨越时间,

     成为一个时代独一无二又珍贵无比的音乐类型。

    

     ▲ 林夕

    

     1991年,林夕的主业还是一名语文老师。

     在此之前,他已经发表了几首歌,

     但一直不温不火。

     罗大佑看了他的作品,

     找到他说:“以你的才华教书可惜了,

     跟我出来干吧。”

     那时候,罗大佑已经拥有自己的唱片公司“音乐工厂”,

     那时候,罗大佑已经提携了周华健、辛晓琪等“新人”,

     王菲、娃娃等也是旗下艺人。

     那时候,林夕还没成为王菲的御用词人,

     那时候,林夕的词伤春悲秋,

     “太浓、太满、不够自然。”

     罗大佑让他放开写,

     不要拘泥于前人写词的束缚,

     “爱情、社会、时代,什么都可以。”

     尽管“什么都可以”,

     但有一点,罗大佑要林夕分外重视,

     那就是“词曲咬合”。

     于是,在“音乐工厂”里,

     林夕写的第一首歌,

     《滚滚红尘》粤语版,

     就有了一鸣惊人的效果:

     那是按“词曲咬合”的要求写出来的。

     “是一个错误年份”,

     结尾是升调,于是用了去声“份”,

     “认识不应结识的人”,

     结尾是降调,所以用了平声“人”。

     后来林夕离开了“音乐工厂”,

     这门技能却永远刻进了他骨子里,

     所以知乎上有人说:

     “不懂词曲咬合?多听几首林夕的歌就明白了。”

    

     多年后,

     林夕已名动天下。

     一天,罗大佑给林夕打电话:

     “听说你现在叫‘夕爷’了?”

     林夕赶紧回道:

     “哎呀,乱讲啦!

     你最近怎么样啊,罗公?”

    

     一声“罗公”,

     足见罗大佑在华语乐坛的地位。

     1994年,在填写职业一栏时,

     他写下两个字:作曲。

     他用近20年时间,

     终于完成了职业转变,

     完成了他小学时候的《我的志愿》。

     他用天赋异禀的才华,

     开启了华语音乐词曲创作的新格局。

     他用看不见的手术刀,

     剖开了动荡社会表皮下的丑与恶。

     他用纤毫入微的笔调,

     勾勒出时代巨流里的人文精神。

     他用无出其右的影响力,

     提携了一个又一个的后辈才俊。

     不仅如此,

     他还有“沧海一声笑”的豪迈性情,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的家国深情,

     “莫让红颜守空枕”的儿女长情,

     “为明天献出虔诚祈祷”的赤诚热情。

     他的笔触,无所不及;

     他的歌曲,无所不包;

     他的情感,无所不至;

     他的精神,无所不在。

     他叫罗大佑,

     他是当之无愧的“华语音乐教父”。

    

    

     1986年,25岁的崔健,

     写下处女作《一无所有》,

     自此,摇滚在中国大陆崛起。

     崔健说:“因为罗大佑,我拿起了吉他。”

     还是1986年,在滚石唱片当制作人的李宗盛,

     经常研究罗大佑的词曲。

     他按照“词曲咬合”的方式,

     写下《寂寞难耐》。

     日后,华语乐坛多了个“大哥”。

     李宗盛说:“如果我是大哥,罗大佑就是大大大哥。”

     1987年,罗大佑还没成为“大大大哥”,

     他仍是一名医生。

     一个深夜,他思索良久,

     遂提笔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

     “感谢你们把我栽培成一个医生,

     但上天给了我一把吉他,

     让我成为罗大佑。

     医生那么多,

     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

     而在音乐上,我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做医生面对的是生命,

     做音乐面对的也是生命。

     我已经决定好这辈子不做医生,

     一辈子都做音乐,

     一辈子的主业都只有音乐。”

     他真做了一辈子音乐;

     而他的音乐,也反过来影响了很多音乐人的一辈子,

     比如陶喆,比如周杰伦。

     他的音乐,激励着这些后辈,

     去赞美爱情,去反思社会,

     去书写时代,去勇敢前行……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媒体合作、品牌宣传请联系牛小财(ID:niuxcai)

    

    


     《马哈蒂尔对中国的这番最新评价,很敏感很意味深长!》

     《安倍这一次用心良苦,中国更要警醒了!》

     《这才是金特会不欢而散的原因!特朗普悄悄递了一张纸条》

     《这是一盘大棋!出兵委内瑞拉后,俄军干了这两件事》

     《最糟糕情况正出现!这个周末,发生了两件意味深长的大事》

    

     快戳"阅读原文",老牛铺子有好货!

     您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牛弹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