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2022/11/11 23:37:13 生意人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别人展现出一点不愉快的表情,你就在心里兀自揣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

     别人找你帮忙,不帮就会有一种愧疚感,觉得好像对不起她;

     又或者,总是害怕别人生气,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不满的看法等等。

     人啊,总是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最后不仅让自己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小心翼翼维护的感情,也不尽人意。

    

     我的一位好朋友小A,前几年得了抑郁症。

     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有一张小圆脸,喜欢笑。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很诧异,但几番聊天后,我可以体会到她的痛苦。

     她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别人相处。

     和朋友相约出门,但过后回到家我就会像有强迫症一样开始反思,今天有没有哪句话说得不太好。

     一直耿耿于怀,害怕对方多想,需要和对方多次确认她真的没有不开心。

     工作也是,办公室常年低气压,同事任何一点小情绪都会影响到我,导致我的精神高度紧张,而工作效率非常低,经常晚上回家加班到很晚。

     这样的生活真的特别累。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和小A有些相似。

     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特别有责任感,觉得自己要照顾对方的情绪。

     如果对方表现出一丁点不开心,就开始归因自己,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办法让对方满意。

     就算对方做了什么事,让自己心里不舒服,也会继续忍着,不敢拒绝。

     我们以为,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对他人的善意,却故意忽视了,如果我们总是做别人情绪的拯救者,何尝不是对自己最大的恶意。

     当一个人长期被他人投射过来的负能量围绕,自己却没有发泄渠道,最后只能把攻击性转向自身。

     这样的人,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很多人常常有一种误区,以为委屈自己,就能换来别人的喜欢。

     可事实上,所有的讨好不过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软弱可欺的人,他们喜欢的不过是你被他们的情绪牵着走,从来不是你本身。

     以前工作认识一个女同事,很喜欢找我倾诉生活的不愉快,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今天心情不好,你陪我说说话。”

     刚开始的我有些受宠若惊,也格外重视这段感情。

     但后果就是不断接收她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负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可避免受到一些消极观念的影响,工作上也不断遭受各方面的挫折和打击。

     焦头烂额之下,我没有时间再像之前一样,对她事事抱予安慰。

     而她找到了新的“情绪垃圾桶”,不过不满和怨念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就是指责我不近人情。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了,她不过是想肆意倾倒自己的不愉快,而从未想过改正自己。

     想想多亏啊。

     那么多时间,我如果用来提升自己甚至是睡大觉,也总比被她的情绪带到沟里强。

     有句话说得很在理:

     “谁都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这很正常。有时候就算你做了正确的事,还是会有人恶意揣测你的心思。”

     人在年轻时,总是希望自己人见人爱,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

     于是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放到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被别人的态度牵着走。

     殊不知,我们无法让所有人喜欢,也没有义务要一直替别人着想。

     一味地委屈自己、成全他人,其实是在不断削弱自己的内心力量。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越是消磨自己,越是无法让人满意,也越中了情绪的毒。

    

     《奇葩说》里有一个词,叫做“情绪自由”。

     它的解释是这样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个讨厌鬼。

     但是,当你拥有了高智商,你看破了他人的喜怒,其实与你无关,你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运转的时候,即使被讨厌,也不会打击到你的自信。

     这就是高智商的情绪自由。

     直白点说,就是多在意自己,少关注别人。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声音随之而来。

     起初,他以为大家议论的对象是他。

     渐渐地,他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再后来,他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看到中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

     直到最后,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

     这是莫言对自己情绪历程的描述。

     莫言曾在很多场合坦言自己很傻,不够成熟,也不够老练。

     但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适当屏蔽外界的声音,忠于自己的感受。

     人总是主观地将事物复杂化,但其实,消化和承担别人的情绪并不是我们的职责。

     一个人最清醒的认知,是明白别人的情绪,与自己无关。

     首先,思考这是谁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别人的情绪,就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活在别人的意识中。

     其次,做好课题分离。

     确定与自己无关后,拒绝情绪感染。

     你不开心,但是关我什么事?

     最后,守护好自己的情绪能量。

     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去消耗别人,情绪被影响了就及时转移注意力,给自己补充能量。

     人这一生,浮浮沉沉,不要总是为别人的情绪买单,让自己疲惫不堪。

     情绪的主人,不该是你过分挑剔的领导,跟你过不去你的同事,对你莫不关心的亲戚,满腹牢骚的朋友……

     你才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你该学会为自己负责了。

     一起共勉。

    

     — THE END —

    

    作者 | 小嗲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往期精选

     有钱才安全!(绝对真理)

     宁高宁退休,弟弟宁光院士真情撰文:想牵着哥哥的手,再去一次外婆家

     那个走红网络的清纯少女,还是“堕落”了……

     很现实的两性关系(必看)

     经典:《思路决定高度》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赚钱秘密?(醍醐灌顶!)

     深度 |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故事 | 性服务合法化?泰国租妻产业更疯狂,白天当导游晚上滚床单

     干货 |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厂?

     不要追求「廉价快感」!

     深度 | 解码富人,透彻到令人无法相信

     故事 | 一女子让男友体验“生娃”,电击3小时,器官被切除:多少扭曲考验,正在毁掉婚姻

     干货 | 迷茫时的3个重要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除了性·生活就是打麻将:中国2000多个县城生活实录

     成大事者,都有这四种格局

     这样的生活是违反人性的!(引人深思 !)

     ↘记得点亮“在看”,支持生意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意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