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家“凉了”,下一个是谁?
2022/12/8 7:58:25 C次元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当自游家官方确认“关停”之后,巨大的压力,也就顺势转移至其他“半死不活”的造车新势力。

     自游家回应关停,新车变车模,造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12月7日,自游家正式发布公告回应“关停”,表示因自身原因,短期内无法交付,并会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为表歉意,自游家给下订的用户,准备了一台NV车模,以及200元星巴克消费卡。

    

     自12月2日晚上传出自游家“解散”的消息,到12月7日的尘埃落定,李一男的造车之旅,因生产资质问题,确定暂告一段落。

     此时此刻猛回头,再次寻味5月份李一男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段话,别有一番滋味:

     “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肯定会难过,你只能回家哭,你还能怎么样?自杀吗?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公司倒闭了。但至少我们要留下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N+1,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大不了看钱不行了就不搞了,先把供应商的钱还了。”

     相信洒脱、真实的李一男,有能力处理好生产基地清退员工的后续之事。

     而且事情也并非完全没有转机,据知情人士透露,李一男正在和山东国金汽车商谈“代工”事宜,也就是说,李一男并没有彻底放弃造车。

    

     其实早在自游家NV的新车上市前夕,牛创新能源就宣布更名为“火星石科技”。

     “NIUTRON”和“自游家”,则是由大乘汽车注册的品牌名。所以,哪怕自游家“凉了”,也并不意味着火星石科技不再造车。

     以此角度来看,说李一男借自游家“练手”,试探一下汽车市场的深浅,也有几分道理。

     01

     李一男没跑

     与蔚来、小鹏、理想的初期类似,李一男造车也是选择的代工模式。

     只不过与江淮、海马、力帆相比,大乘汽车差了很多意思。又加上造车时机略晚、监管愈严,得到如今的结果,也算是求仁得仁。

     换言之,如果只是因为生产资质审核未过,导致自游家NV无法如期上市,那么这口“锅”,就得大乘汽车来背。而且各种蛛丝马迹显示,李一男并没有就此放弃,也没有留下一堆烂摊子走人。

    

     据了解,在12月7日,自游家回应公告发布之际,其内部也在开会,传递出来的信息则是:精简团队,员工赔偿和公积金缴纳各方面都还到位,争取明年上半年想办法再交车。

     用李一男的话来讲:“这段时间其实都很难,行业还很好,哪怕说这家公司可能没有如大家所愿在这个阶段发展得那么好,但行业至少还很好,希望大家也都不要放弃努力,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汽车市场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强者恒强,已成定局。不管是比亚迪连续月销突破20万辆,还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单月交付量突破10万台,都切实印证了这一点。而如今,迟来的自游家,没能顺畅地汇入“主流”,也有一部分“生不逢时”的原因。

    

     回顾自游家的“从无到有再到无”,早在2018年的时候,牛创新能源便开启了造车项目,到今天4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5亿美元(约合3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据了解,牛创新能源的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常州三地,分别负责智能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外观造型,以及制造业务,同时品牌的总部在北京。

     只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头戴“华为接班人”“小牛创始人”“天才少年”等多重光环的李一男,始终没有传递出坚定造车的理念,更多的是“似是而非”“无心应付”。而且这一情况,在自游家的新品发布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现在话又说回来,经历此番波折,且坐定火星石科技创始人之后,人们能否看到一个足够坚持的李一男呢?

    

     事实上,从李一男的出牌方式,以及如今的造车政策来看,多少还是有些华为的影子。

     此时的火星石科技,迫切地需要一家“赛力斯”,为其开启造车之路。但显而易见的是,火星石科技并没有华为的品牌力,也没有华为的能力。

     至于后续如何,时间终会给予答案。

     属于李一男的造车之旅暂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结束,甚至有可能是新的开始。

     只不过,汽车市场的严峻考验依旧存在,自游家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新势力,下一个倒下的,或许就在明天。

     02

     下一个是谁?

     “汽车消费环境恶化,零售将大幅度下滑,各大主机厂甚至表示,明年几乎没有增长的可能。”

     我们常说,新能源汽车的大潮,势不可挡;但不管是小鹏的失利,还是自游家的“分崩离析”,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寒气袭来,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不难想象,随着自游家的率先“垮台”,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下,从众者不在少数。

     夸张点儿说,明年其实已经成为了很多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而随着李一男暂避风头,以威马、恒驰为首的弱势造车新势力,开始承压。

     恒大的事情,恒驰的事情,懂的都懂。

     “跳楼记”多重反转之后,坊间消息传来: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大部分人面临裁员。部分员工从12月1日起停工留职三个月,一直到2023年2月28日。原因是“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部门项目已停工待产,亟待经营管理优化调整。”

     当初“大干三个月”有多么掷地有声,恒驰5的量产就有多么的嘲讽。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恒驰5既是恒大汽车开始,或也成为了恒大汽车的绝唱。

    

     不亚于恒大汽车,曾经能与蔚小理论长短的威马,同样处于魔幻状态。自威马创始人12亿年薪的天价薪酬风波之后,威马的四周便充斥着“裁员”“欠薪”“销量掉队”等标签。

     而且就在不久前,上海威马被曝全员降薪30%~50%,威马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M7项目停滞的消息也被曝出。其实,不难发现,此时威马的资金链,已经紧张到难以掩盖的程度。

     就此,上市IPO,成为了威马破局求生的关键。只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威马不仅在科创板上市被拒,其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也已经在12月1日失效。现在又有消息传出,威马计划借壳“Apollo出行”,上市港股。

     威马,似乎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

    

     新一轮汽车洗牌开始,“活下来,走下去”势必会成为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的信条。

     而且不管是芯片短缺、动力电池昂贵、疫情等外因的影响,还是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用人不淑等内因的存在,造车新势力,甚至是传统品牌的处境,都不美好。

     但那又怎样?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中国汽车工业六十年浮沉兴衰,质疑和嘲笑并不在少数,困难险阻也不新鲜。

     现如今,有志之士不缺,前赴后继者众,已经是时候,搏一个中国汽车的未来了。

     尽管,这条路有些苦痛。

     张之栋

     多伟大的作家,

     也不过是在书写

     自己的片面。

    

     阅读

     推荐

    

     狂吹“旅行车”,出电动了你倒是买呀

    

     马斯克叫板苹果税

    

     Semi还不是特斯拉的“王炸”

     - END -

     微信号| C次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次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C次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