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全球招聘公告
2023/4/11 16:22:46 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

为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来(留)院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医学卫生健康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院校”)自2022年起启动实施“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支持其潜心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奠定成就人生职业理想的坚实基础。
一、
资助名额及资助时间
★
2023年“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资助人数共100名左右;一个资助周期3年,总计资助时间不超过6年。
二、
薪酬福利待遇
★
(一)薪酬待遇
1.“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薪酬待遇40万元/年起(税前,不含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部分,含住房补贴,下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薪酬待遇50万元/年起。
2.入选“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的博士后,如入选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可享受累加支持。
3.上述支持基础上,合作导师将根据博士后的工作和科研产出情况,以补充年薪或绩效奖励等方式予以激励。
(二)其他福利待遇
1.获得资助的博士后可纳入医学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岗位支持范围,获得充足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2.优先申请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3.享受在编教师同等培训机会,包括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院校全方位多维度教师职业素养培训。可依托院校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在站满2年者,符合申报条件,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5.参加院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及科技交流活动。
6.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相关政策,办理子女入托入学、升学和出站落户等事宜。
三、
职业发展路径
★
实施“3+X”培养模式,将博士后人员作为院校医教研队伍的重要来源,除引进高层次人才外,医教研岗位原则上优先从优秀博士后人员中选聘。
出站时满足院校准聘长聘系列教职聘任条件者,可申请助理教授岗位;成绩特别突出者,可直接申请准聘副教授岗位。获聘者按引进人才给予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多方位支持(准聘长聘待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详见院校海外优青公告)。

四、
申请条件
★
(一)满足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要求。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二)应具有较突出的科研业绩、良好的学术道德、优秀的科研潜质。
(三)进站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入选后可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无学术不端行为,过去5年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六)除申请第二次进站外,申请人一般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为即将毕业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七)其他说明:
1.申请人若获得国家博士后人才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经所院推荐,可直接入选。
2.同等情况下,优先向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以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表彰和成果奖励导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倾斜。
五、
评选标准
★
评审标准包含申请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研究经历、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研究计划水平、推荐人评价、合作导师提供的科研条件、配套经费等方面。
六、
评审流程
★
申请人提交申请,所院根据评选标准开展遴选推荐,院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七、
项目申请
★
本项目申请与评选每年分为两次进行。申请人可随时向意向所院提交申请,一般应于进站前申请;站中申请的,在本站时间应不超过1年。每位申请人每站只能申请1次。2023年申请批次及时间如下:
(一)申请时间
第一次
申请者提交材料
4月20日前
所院推荐
4月30日前
名单公布
5月下旬
第二次
申请者提交材料
9月1日前
所院推荐
9月15日前
名单公布
11月下旬
(二)申请材料
1.项目申请书。包含个人信息,学术及科研情况,合作导师情况及推荐意见等内容。其中,学术及科研情况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填写代表性研究论文(不含综述和病例报告)、专著、发明专利合计不超过10项。(模板见文后原文链接)。
2.学术及科研成果附件:提供申请书中填报的代表性研究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支撑材料。其中,代表性研究论文需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须提供论文接收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
3.个人证明材料:包含身份证(正反面)或护照等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明;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须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须上传原件扫描件。
4.推荐信。提交3封同行专家推荐信,应含博士生导师或进站前一工作单位直接领导/导师的推荐信。推荐信须有推荐人签名。
以上材料1-4合并为一个PDF文件。命名为“姓名+意向所院+协和青年学者/协和海外青年学者”,发送到申报所院邮箱。
八、
联系方式
★
政策咨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李老师:+86-10-65105703
杨老师:+86-10-65105930
王老师:+86-10-65105928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可查看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官网(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招收方向覆盖医学卫生健康全领域,具体招聘内容请点击下方原文链接,查看22家二级所院详细信息。
文字|李春
监制|张勤 主编|高翠峰
编辑|胡鹏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