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化疗是否有效?
2022/8/26 17:30:00 癌友食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化疗是治疗肿瘤主要的方式之一,通过化疗,可以使不可手术的肿瘤缩小,以争取手术机会,也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和转移。不过,化疗结束后,怎么判断是否有效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患者都很想知道,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判断化疗效果的标准。

首先,为了对化疗效果进行评估,患者化疗开始前需要做基线检查,且必须在化疗前28天内完成。所以,患者在确诊肿瘤后,医生就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这就是基线检查。如果外院的检查超过1个月,就必须再次进行检查,这样检查的结果才能更接近治疗前的实际情况,以此评估的化疗效果才会更准确。
其次,医生会对患者的肿瘤病灶进行分析,通常CT上显示长径≥10mm的实体瘤病灶,或短径≥15mm的淋巴结转移灶为可测量病灶。而其他病灶,包括长径不足10mm的实体瘤病灶或短径不足15mm的淋巴结转移灶,以及完全不可测量的病灶如胸腹水、心包积液等则被定义为不可测量病灶。
对于可测量病灶,综合考虑病灶的尺寸及测量可重复性,选择数目≤5个(每个累及器官≤2个)作为患者的靶病灶。所有靶病灶的直径总和(非淋巴结病灶最长径+淋巴结转移病灶短径)作为疾病基线水平的参考数值。

一般来说,化疗期间,每6~8周,也就是化疗2次或4次后进行疗效评估,所以患者每6~8周要进行CT(MRI)检查。
临床上,疗效评价的分级为:肿瘤完全缓解(CR)、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肿瘤可能完全消失,提示药物效果很好,这意味着治疗有效,应继续进行完成整个疗程,以便杀灭“隐藏”的癌细胞。这是因为目前的检查方法仅能查出1cm以上的肿瘤,如果太快停药可能会给肿瘤复发机会。
对化疗非常敏感的患者,可出现持久缓解。另一些则是暂时性的缓解,之后会出现肿瘤复发。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肿瘤可能缩小30%以上,但不消失,这说明药物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必须进行至肿瘤完全消失或停止缩小。当肿瘤停止缩小,应调整药物方案,或采用手术或放疗等其他的治疗手段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
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肿瘤可能既不缩小也不生长,看起来是较好的治疗效果,可继续按照原方案化疗。但也可能意味着药效是暂时的,肿瘤会再生长。稳定期有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说明在治疗过程中,肿瘤仍然在生长,当前的药物方案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时,医生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往期精选
肿瘤患者合并高尿酸,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
想获得更长的生存期,肿瘤患者一定不能踩这4个坑!
肿瘤术后转移到了多个器官,转移就是晚期了吗?
合理饮食,坚持“3要4不要”原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癌友食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