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释:为什么很多结直肠癌到了中晚期才被发现?
2022/9/1 17:30:00 癌友食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死亡率高居第2。最近几年,我国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的恶性肿瘤。
为什么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这么高?为什么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已经确诊就已是晚期?我们平时又该如何预防呢?专家医生给出了以下回答:


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且易混淆
发展至后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胀、肠梗阻等症状,以及伴有发热、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然而,在结直肠癌早期,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 出现,也很容易与痔疮等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容易被误会是普通疾病,因此大多数肠癌患者往往到了中晚期才被发现,进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人们的筛查预防意识有待加强
不论是哪种癌症,早期筛查都是最好的预防办法,早发现、早治疗,此时的治愈率也相对较高,结直肠癌也不例外。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放化疗、靶向等系统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还是明显低于40%,而早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甚至还有治愈的可能。
然而,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很低,这与人们的早期筛查意识薄弱有关。人们通常都是等到身体出现特别不舒服的症状时,才会想到去医院做肠癌筛查,即使每年都有按时体检,但也往往会因害怕一些检查的体验感不好而放弃筛查,所以就很难在早期的时候发现肠癌。
不少研究证明,肥胖、不良饮食等习惯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通常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是,数据显示,美国及一些欧美国家虽然结直肠癌高发,但近25年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其中男性下降了47%,女性下降了44%,这样的成果有一部分得益于筛查的普及。


需及早筛查的人群
临床研究及针对结直肠癌筛查的实践都表明,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因此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筛查。在我国,专家建议将50-75岁作为目标年龄段,若有家族史,则可提前至40岁;若有肠息肉,则需每年定期复查。而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和体征的人,特别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消瘦、贫血等症状,则没有年龄限制,在症状出现时就应尽快筛查。
具体有以下这些人群需要尽早做筛查:
1.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 本人有癌症史(包括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3.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4. 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①慢性便秘(近2年来每年便秘超过2个月);
②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周);
③黏液血便;
④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有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往期精选
肿瘤患者秋季如何养生?秋季食谱推荐
专家提醒:这几类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否则患癌风险大大增加!
癌症治疗与恢复期间,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如何判断化疗是否有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癌友食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