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正确运动可降低患癌风险,那癌症患者如何运动可正向干预肿瘤?
2022/9/9 17:30:00 癌友食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统计调查的结果显示,人体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的机能下降30%,而我国发病率排名前十的癌症中,至少有8种癌症是可通过运动降低罹患风险的。那运动具体有哪些作用,如何运动才能正向干预肿瘤呢?

    

     运动对人体的作用

     1.运动能使人体吸收的氧气比平时多几倍至几十倍。美国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就会加快,进而通过体力进行气体交换,可以将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排出,降低癌症发病率。另一方面,运动可促进癌症患者的身体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2.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当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时,血液中的癌细胞就像是湍流中的小沙砾,不易站住脚,也不易转移,反而容易被免疫系统清除。实验证明,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每小时从血液中分泌的干扰素会比平常多出一倍以上,而干扰素对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3.运动可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大大减少,且运动出的汗能将体内的铅、锶、镍和铍等致癌物质一并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4.运动能改善人的情绪,消除烦恼和忧虑,在心理上可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临床资料显示,癌症患者的情绪大多是忧郁、焦虑的。对这些人来说,经常进行深呼吸运动、散步、跑步、伸展运动、游泳、汽车、瑜伽等活动,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忧虑,让他们身心愉快,减轻精神压力对免疫系统的损害。

    

     肿瘤患者如何运动比较合适?

     1.肿瘤患者的运动建议从散步开始,之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超出身体可承受范围的运动量,以免得不偿失。

     2.与普通人相比,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因此癌症患者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而散步则是较好的运动方式。通常下午5点至7点是最适宜散步的时间,此时人体的心脏跳动和血压调节处于最平衡的状态,体温较高,肌肉易被激活,安全性也高。

     3.刚开始运动的时候要控制锻炼的时间,每次15~20分钟为宜,之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体力酌情考虑延长锻炼时间,可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以稍微出汗为宜,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

     4.肿瘤患者比较适合在公园、草地等空气新鲜、环境清静的地方进行活动,每周至少3~4次,一般建议隔日进行,不过运动后不感到疲劳的体质较强者,也可坚持每天运动。不过,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下来休息,不要硬撑。

    

    

     END

    

     往期精选

     癌症患者为什么要少吃糖?原因竟然是这样!

     癌症没救,不如放弃治疗?别再让癌症误区害人了!

     预防肿瘤复发要做好这5件事,不然会变成康复路上的绊脚石

     肿瘤患者秋季如何养生?秋季食谱推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癌友食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