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为什么要定期做这项检查?关系到肿瘤患者生存率!
2022/12/3 17:30:00 癌友食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肿瘤患者化疗后,医生会叮嘱定期返院复查血常规,有的患者不以为意,对频繁查血常规感到不解,还会担心多次抽血会导致贫血,因此就没有把医嘱放在心上。

     化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真的有必要吗?有!血常规看起来只是一项简单的检查,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那么为什么化疗后要定期复查血常规?重点看那些数值呢?

    

     为什么化疗后必须定期复查血常规?

     化疗后复查血常规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骨髓抑制及其抑制的程度。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杀伤增殖旺盛的细胞,除了癌细胞,骨髓造血细胞也增殖旺盛,因此容易受到牵连,造血功能被抑制,引起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这种不良反应就是“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不仅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还会引起贫血、出血等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化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制,就要采取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健康风险。

    

     为什么一周要复查两次血常规?

     肿瘤患者化疗后,通常一周要复查两次血常规,这是因为随着化疗药物的吸收、代谢,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会依次减少,其发生的时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多次检查以便及时观察。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的减少出现得最早,一般发生在化疗开始后一周,到10~14日时达到最低点,持续2~3日后缓慢回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出现得较晚,一般在两周左右达到最低点,但其回升的速度也很快。

     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减少出现得更晚,通常化疗后一周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还需要后期定期复查。

     血常规报告应关注哪些数值?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是代表人体与疾病斗争的“战士”。当病菌入侵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的下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严重的白细胞下降必须暂停化疗先给予升白治疗。研究发现,白细胞的下降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乃至死亡风险有重要关联。

     2.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止血和凝血。血小板的减少会引起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严重的可能引起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其致命性是非常高的,必须及时发现并处理。

    

     3.红细胞/血红蛋白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机体运输氧气和营养成分,同时也具有免疫功能。相对来说红细胞受化疗的影响比较小,短期内变化不明显,同时相对的恢复时间也更长,应定期观察,以便出现贫血迹象时可以及时纠正。

     第一次化疗后血常规正常,

     第二次化疗后可以不做吗?

     有些患者第一次化疗后没有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现象,就认为自己耐受化疗,之后也可以不做血常规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次、第三次化疗后,化疗药物会产生积蓄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及严重程度也会上升,因此仍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以应对不良事件的发生。

    

     往期精选

     癌症治疗中出现这些症状,恭喜你,说明病情正在好转!

     肿瘤患者服药期间需要忌口吗?需要控制饮食吗?

     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化疗、复查可以推迟吗?

     肿瘤患者迈过五年后还要做什么?想要长寿还得做好几件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癌友食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