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抵制,这垃圾怎么还没消失
2022/11/3 13:00:12 槽值

    

    

     公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

     都知道。

     为了逃离精神内耗,社畜会趁着国庆长假,去各个远离烦嚣的地方净化心灵。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每年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去旅游圣地做另一种“净化”。

     嗯,就是回归到这两字原本的意思——

     清理旅客们踏过的每一寸土地。

    

    连续6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到可可西里捡垃圾。还有很多人专门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净化行动中。

     你或许会问了,捡垃圾这件事,能起什么用呢?

     看似没啥用。

     好像捡得再快,也没有游客扔垃圾的速度快。

     就不说热门景点了,光是这几天在市内逛逛周边的小公园,浅登一下不咋著名的山,沿途也有不少垃圾。

     尤其是到了停留休息区,低头就见塑料包装和废弃口罩。

    

    

     但这些垃圾,是真的捡不完吗?

     未必。

     曾有一位环保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说:

     “如果不能唤起大家对环保这件事情的思考的话,我们是捡不完这些垃圾的。”

     什么意思?

     与其不停捡垃圾,不如让丢垃圾的人停下。

     趁着旅游周刚过,不妨跟着小妹的笔迹,重新走一遍全国各地。

     看看那些你不会在朋友圈见到的,风景另一面。

     1

     第一站,壮美的青藏高原。

    

     不好意思。

     上图只存在于PS过的宣传画面里。

     在真实的镜头下,青藏高原长这样:

    

    

    

     两侧雪山之下,堆满了旅客留下的各种垃圾;

     路边猝死的羚羊,剖开肚子,里面都是薯片、辣条等零食包装袋。

     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可可西里,我们印象中的云南洱海吗?

     小妹在一档9.4的纪录片里找到了答案。

     第一季以扶贫主题拿下各方赞誉的《无穷之路》,这次换成了环保主题的《无价之保》,口碑依旧居高不下。

    

     跟随着主持人陈贝儿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近山海河川。

     然后,走进美景背后的真相——

     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一片又一片的荒芜。

     当“旅游者视角”转变为“当地人视角”后,才发现我们平日看到的美景,承载了多大的重量。

     曾经,大量民宿在洱海旁边聚集,污水、粪便、垃圾,都直接流向洱海。

    

     这直接加剧洱海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造成大规模蓝藻爆发。

     因毒藻而死亡的鱼类和水底生物不计其数,久久不会散去的毒素还直接影响到当地的饮用水质,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跟大众印象不符的景点,不止洱海一个。

     可可西里,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神秘疆域。

     当你换成环保角度去看时,这个神秘面纱也瞬间被掀掉,这里全是你熟悉的——生活垃圾。

     零食和饮料的包装。

     仅一个小时,志愿者在公路旁捡到的瓶瓶罐罐就堆成小山。

    

     幸运的是,今天有他们及时清走了这些垃圾。

     否则,一两周之后,捡垃圾之旅就会变成捡尸之旅——

     风雨会把这些垃圾推向更深的草原,直接导致动物误食。

     吃草的藏羚羊不知不觉把包装袋也吃进去,不出半个月就会死掉。

     如果还有人不懂这些动物为何会死。

     借牧民大哥一句话打醒各位:

     你吃一个塑料你能消化吗?

    

    

     垃圾在增多,我们曾习以为常的一切也在消逝。

     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又称死亡之海。

     站在其中,仿佛置身于现实版本的《沙丘》中,一望无际,踏过了这片沙丘,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沙丘。

     当这个场景从电影换到现实里,你就很难再夸出一句“美”。

     因为这种“景色”背后,带着掠夺生命的无情。

     由死亡之海刮起的风沙,日复一日侵蚀着附近的草原、农田,就连附近的城镇都有被淹没的危机。

    

     死亡之海并不是向来就是如此光秃秃的。

     这里曾经是一片福地。

     它原是丰茂的绿洲,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垦,烧草,放牧,让荒漠化不断加剧,甚至还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

     这种生命气息的消逝,除了体现在绿地消失上,还有依附于植被存活的物种减少。

     纪录片中,陈贝儿最大的遗憾,留在了天山山脉。

     她跟随专业公益团队,在天山设置超百部红外线相机,千辛万苦攀越几千海拔,依然找寻不到雪豹的踪影。

    

    ?天山雪豹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雪山之王”。

     雪豹大概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青藏高原,由于人类为了剥雪豹的皮来做皮草,近年来人类已经很少发现他们的踪影。

    

     看不到雪豹,为什么如此遗憾,是因为它可爱吗?

     不。

     雪豹固然可爱,但当它们的数量变少,便再次敲响人类生存的警钟。

     或许你对这种紧迫性还没有太大的概念。

     说一条仅在两个月前的热搜,你就懂了——

     #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白鲟已为我们证明,消逝,并不是“过去时”,而是“正在进行时”。

    

     在此之前,长江流域已有大量的生物消失在大众面前。

     长江鲟,2000年前后就停止了自然繁殖;

     胭脂鱼,也是多年来没有发现过它的繁殖。

     它们的消亡,不过是对人类的择日宣判。

    

    

     有人在破坏,有人在杀戮。

     但幸好。

     还有人在挽救。

     2

     《无价之保》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用三代人的青春和生命浇灌的可可西里。

     在过去,这从来都是盗猎者虎视眈眈的地方。

     在八九十年代,数十万只藏羚羊被屠杀,被剥皮。

     尤其在1996年最大一次盗猎行动中,盗猎分子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射杀了540只藏羚羊。

     射杀现场,全都是雌性藏羚羊的尸体以及小藏羚羊。

     甚至有的小藏羚羊还没来得及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死在了母胎中。

    

     1992年,索南达杰成立全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用肉身去和盗猎者反抗,守护可可西里。

     最终,他牺牲于一次跟盗猎者的枪战中。

     人们在雪地上发现被冻硬的索南达杰尸体时,他仍然是握枪、推子弹上膛的姿势。

     直至死去的那一刻,他依然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平衡》

     同为这片土地牺牲的,还有扎巴多杰。

    

    这些王八蛋(盗猎者)我死也不怕

     曾带领环保志愿者在平均海拔5000米,最低温零下40℃的地方建立一个由简易材料搭建起来的保护站。

     周围全是荒漠,全是狩猎者随时而至的枪弹。

    

     就在索南达杰牺牲的第6年,扎巴多杰也死于枪杀案,至今凶手未知。

     他用尽半生来阻止盗猎,最终还是触碰到了多个利益团体的蛋糕。

     毕竟,在八九十年代,130件藏羚羊绒披肩的批发价就已经是60万港元。

    

     看《无价之保》我才知道,当年在葬礼上大哭的小男孩,扎巴多杰的儿子普措才仁长大了。

     长大后的他继承父业,也成为了无人区的保护者。

    

     他和队友每一次深入无人区,就是两三个星期,最长甚至一个月。

     要是遇到车辆突然断油,意外生病的情况,就只能靠徒步走出来,这时候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尽管现在科技发展了,资金也更多了。但在广阔无垠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面前,一点小问题也能要人命。

     普措才仁就亲眼看过两个队员,因生病来不及走出无人区而失救。

    

     他深知做这件事的风险,但他还在继续。

     二三十年来,即便沿海地区的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他仍然留在可可西里。尽管他做的事情对全人类都有重大意义,他仍说只是跟随长辈们的脚步:

     “不为什么,就是为了我的父亲。”

    

     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付出。

     现在的可可西里,已经不再是盗猎者任意宰割的天下。

     有一个场景,让陈贝儿瞬间泪目。

    

     当藏羚羊要过马路时,巡路员会立马跟上——

     设置路障,拦截路上的汽车进入。

     过往,藏羚羊每年5月从西藏大迁徙到可可西里生宝宝,都是一步一惊心。

     要担心来往的车辆,要担心盗猎者的射杀。

     而现在,它们跟随藏羚羊妈妈悠然自得地穿越马路,到达可可西里深处。

     它们终于找回本属于自己的自由。

    

    

     两位先驱者的牺牲,并没有阻碍后来者的脚步。

     保护可可西里。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3

     70岁的寒梅医生,就因索南达杰而选择改写自己的人生。

     他们曾经是一起长大的同学,当索南达杰牺牲后,寒梅毅然辞去工作,离开了条件较好的医院,走进了荒芜。

     20多年来,他不断走入无人区,解决当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看病难的问题。

     除了寒梅医生之外,无数未曾和索南达杰见过面的人,都似乎在冥冥之中因他而继承了环保之路。

     孙浩小时候因为看了故事片《索南达杰》,非常感动。

     毕业几年后,他放弃老家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青藏高原,克服高原反应,带领一群义工沿着青藏高原沿线捡车辆留下的垃圾。

     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不也是继承了索南达杰的路吗?

    

     2017年至2020年,志愿者们已经在青藏高原地区捡了40多万件垃圾。

     28岁的武相宏也是其中一位。

     辞职后,他骑上改装的三轮车,带上了自己的狗狗“毛毛”,到了青藏线捡垃圾。

     两个月捡了大概2000斤垃圾。

    

     还有人的环保之路,走得更深,更远,更难——

     到极端恶劣的险境里捡垃圾。

     纪录片《珠峰清道夫》,拍了一群“珠峰清道夫”用生命捡垃圾的经历。

     珠穆朗玛峰是象征着神圣的山峰,也是登山爱好者“待征服”的目标。在他们征服珠穆朗玛峰路途上,也制造了无数的垃圾。

    

    

     平均每年有一万多公斤的人类排泄物堆积在山上,还有9万多斤的食品包装袋、破帐篷、空氧气瓶等垃圾也被丢在这里。

     排泄物、塑料垃圾、一百多具腐烂的尸体也污染着山下超过10亿人的水源,继而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珠峰清道夫”自发了一个团队,打算把这些垃圾一点点搬运下山。

     那可是珠峰啊。

     光攀登都随时要命,还要在这些险境里干活。

     可见他们是用赴死的心在清理垃圾。

     缺氧,地形复杂,背着沉重的背囊,架着简易步梯穿越一座座山峰悬崖……

     看着就脚抖。

    

    

    

     不仅如此,还随时面临着温度上升,冰山突然崩落的危险。

     在经历雪崩后,有三名成员不幸遇难,甚至找不到尸体。

     这一趟惊险之路,他们成功带走了珠峰南坳75%的垃圾。

     真正的伟大,不是征服,而是守护。

     攀登的海拔再高。

     一件随手扔的垃圾,就足以让人坠入品格的低谷。

    

     同作为地球上的居民,分享着环境资源的人,真心想对这些清道夫说一声:

     你辛苦了。

     当寒梅医生把自己20年的无人区行医经历,轻描淡写地用“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点价值”说出时。

     陈贝儿也是抱住她说,“你辛苦了”。

    

     寒梅医生提到了两个字:

     价值。

     保护环境,在很多人眼里是没有价值的事。

     做了,不能提供快速、直观的物质收获。

     不做,也好像没有明显的、能被每个人真切感知的负面影响。

     于是长久以来,很少人主动去做,甚至意识不到该去做。

     可“价值”两字从来不只有一个功利化衡量标准。

     寒梅医生口中的人生价值,远比金钱价值来得有重量。而这种更高维度的价值,正在一次次的环保行动中得到传递——

     如文章开头所说的,近年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捡垃圾的行列。

     今天,我也想借这篇文章呼吁更多人加入进来。

     无论是去远方的云南,可可西里,香格里拉,还是在家附近登山、逛公园,以及最近火热的露营。

     请带走你的垃圾。

     留下你的笑容和回忆足矣。

     那一点小小污渍,你或许可以在朋友圈里P走。

     但你永远P不掉,人生里的这个污点。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槽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