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独立人生,比爽文精彩多了
2024/3/31 槽值

    

     她历经千难万险,走遍名山大川,只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石头。

     她叫艾红,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艾红长期与各种岩石打交道,随着新的矿石颜料展期临近,她即将再次踏上一场艰险的旅途。

    

     微电影《藏在心中的红》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

     影片聚焦一位女性地质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在人生理想和亲情抉择的两难境地之中,她用自己的执着与热爱化解了重重阻碍,用细腻的表达和真挚的感情抚慰人心。

     上线后,《藏在心中的红》获得了许多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的情感认同。

     这样的微电影,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一块“闹闹石”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特别的石头。

     外面是灰色的岩石,里面却是火红色的,名字就叫“闹闹石”。

     《藏在心中的红》用双线叙事的方式,串联起了艾红当下的处境和闪回的记忆,最终织构起了一副完整的情感关系图谱。

     作为一名老地质工作者,父亲艾松岩在进山后,寻觅到了一块蕴藏火红质地的岩石,并取名为“闹闹石”,将其当作礼物送给了女儿艾红。

     闹闹,是艾红的小名。

     艾红对此欣喜不已,一颗“地质梦”的种子,也悄悄在心里种下。

    

     然而,地质工作是一份充满着巨大不确定性的职业。

     在雪山、森林、沙漠、高原、峻峰等进行样地调查时,地质工作者需要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如高原反应、极寒天气、迷失方位、蛇虫攻击等等。

     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因公牺牲的事迹,也常常见诸报端。

     面对职业选择时,艾红坚定选择了矿石颜料研究,这却让干了一辈子地质工作的父亲极为不满:

     “你知不知道,跟石头打交道有多艰苦,一进山就是好几天,没挣到钱不说,还落下一身毛病,风湿关节炎……”

     父亲的劝阻遭到了艾红的极力反驳:“我不怕!”

     父亲直接拍桌子:“我就是不同意你干这个事。”

     艾红回应说:“爸,我有自己的路。”

    

     就这样,沿着这条“自己的路”,艾红一直走了下去,父女之间的感情也降到了冰点。

     《藏在心中的红》从贴近现实的家庭叙事展开,女主角艾红的亲身经历让许多人感同身受。

     无论是做任何选择时,“女孩子不适合做这个,不适合做那个”的声音,总会在耳畔不时响起。

     于是,“走自己的路”,也变成了一个奢侈的梦。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送给艾红的那块“闹闹石”,在无意间丢失了,这也预示着父女之间情感维系的断裂。

     “闹闹石”,成为了父女彼此之间的“决裂石”。

    

     虽然“闹闹石”丢了,但它在艾红心中的记忆不曾抹去。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试图在山野之中,寻找那块带给她梦想萌发的“闹闹石”。

     《藏在心中的红》在文本意象的设置上,富有许多玄机,一块“闹闹石”的丢失与寻找,不仅隐喻着艾红梦想的起点,也是父女情感的象征。

     而这块“闹闹石”,不仅将为她带来事业的转机,也将修复父女之间的情感裂隙。

    

    一抹“松岩红”

     一次次驾车出发,历经千难万险。

     为了那抹“藏在心中的红”,艾红从无任何怨言。

     时间流转,艾红如今已经有了家庭,也有了可爱的女儿兜兜。

    

     在事业上,她选择了内心钟爱的矿石颜料,在家庭上,她与父亲的情感沟壑却不曾填补。

     有时候,艾红会给女儿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在女儿的身上,她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勇敢、乐观、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

     新的展期临近,艾红再次驾车进山,一辆火红色的座驾穿梭在葱郁山谷之家,犹如一团理想的火焰,在逐梦的路途上疾驰着。

    

     这一次,她还带上了自己的女儿兜兜,在翻阅过父亲的勘探日记后,她说:

     “走,我们出发去找闹闹石。”

     沿循着父亲日记里的勘探记录,艾红驾车带着女儿翻山越岭,车轮在山路上留下一道道痕迹,藏匿着艾红的汗水与努力。

     回想起闹闹石遗失的日子,艾红说:“有时候,做梦都会哭醒,我现在就是特别想把它找回来。”

    

     火红色的汽车停在山峦之间,艾红终于找到了父亲勘探记录中的山顶,她问女儿:“要一起上去吗?会很辛苦。”

     兜兜回答道:“我不怕!”

     勇敢探索的精神,在三代人的血液中流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群山之间,艾红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闹闹石”。

     这不仅是对美好童年记忆的一次追索,也让艾红的矿石颜料事业再次迎来转机。

     在中国原生色彩展览上,艾红站在聚光灯下,接受各大媒体的提问。

    

     此时的艾红,已经成为了首次发布中国原生色彩的主理人,一时间,成就斐然的她备受业界瞩目。

     那个让她声名鹊起的石头,正是父亲小时候送给她的那块“闹闹石”,不过她为这块石头的颜料赋予了新的名字:松岩红。

     松岩,是父亲的名字;红,是自己的名字。

     如果没有父亲当年送给她的那件礼物,就不会有她地质梦的启发,艾红也正是站在了父亲的肩膀上,所以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一抹“松岩红”,象征着父女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也将父女二人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父亲也来到了台下,见证女儿梦想成真的过程。

     艾红突然看到父亲的身影,放下话筒,追了出去。

     父亲当年送给女儿一颗“闹闹石”,女儿现在还给父亲一抹“松岩红”。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多年的冰川,就此彻底融化。

    

    

    


     藏在心中的红

     《藏在心中的红》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微电影。

     每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想起自己年少的人生抉择,最终升腾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那些曾经见证我们美好童年的物件,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遗失,但“藏在心中的红”却永远热烈。

     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见到女儿,父亲此时已经是白发苍苍,他说:

     “你还是活得像那块石头,‘闹闹石’,多么漂亮的颜色啊,确实不应该被岩石包裹着。”

    

     寥寥几句台词,蕴含着无尽深意。

     岩石,象征着父亲艾松岩;漂亮的颜色,就是一直在父亲的保护下的艾红。

     父亲放下了对于艾红的束缚,真正认可了女儿的努力和成就,他说:“你看现在多好,多漂亮。”

     此时,艾红眼睛里的泪水已经在打转,多年来的委屈与不解,都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父亲最后的一声“回家”,让这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藏在心中的红”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就是“藏在心中的爱”。只要爱不会消失,那抹红色就会永远绚烂。

     一次次出发,一遍遍寻找,火红的汽车穿梭险峻峡谷,也正如艾红心中滚烫的梦一直跳动。

     人生总有逆流袭来,那些不看好的声音,那些质疑的目光,最终都无法阻隔“红”的绽放。

     就像《藏在心中的红》中片尾字幕所说:“人生的色彩,就藏在坚持的热爱里。”

    

     在这部构思精巧、立意深远的微电影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了成长中的自己。

     出发时,总是心情忐忑;做自己,总是困难重重。

     唯有“藏在心里的红”能够带给我们力量,那是梦想的起源,也是勇敢的热爱。

     事实上,艾红是当下社会万千女性的缩影,她们无畏质疑,坚毅追梦,踏浪前行。

     人生不过三万天,总有那么一些时光,是要为自己而活。

     追梦路途上,艾红驾驶的红旗汽车一路疾驰,就像理想的颜色在山谷间作画,最终织构出一抹无与伦比的“松岩红”。

    

     这辆车,亦是她独立探索,从容坚韧,对热爱从一而终的最佳见证。

     艾红完成了童年的梦想,也收获了父亲的肯定,所有人从内心深处都为之激动、为之欢呼。

     就像一路上陪伴她的那辆红旗汽车,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为理想闪闪发光,陪伴每一个执着的人,去做不被定义的自己,为热爱勇敢翻越山海。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心存热爱,勇敢追梦的人。

     因为梦想,在跨越山海之后,终会顶峰相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槽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