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一次村BA,我被国产热血暴击了
2024/3/31 槽值

    

     hello大家好,我是小妹。

     最近领导安排了一个很难的活儿——拍村BA。

     什么是村BA?

     这个我是知道的。

     “村BA”,是近年来以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火爆全网的乡村篮球大赛。

     怎么火的?

     额……这个问题,有待研究。

     于是我从广州飞贵州,贵州坐大巴,大巴转小客,来到了这——台盘村!!!

    

     筹备:最先交到的朋友——一群小孩

     不得不说,台盘村在村BA宣传上,有点东西。

     落地贵阳后,前往台盘村的路上,随处可见通往村BA的路牌,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还等什么,加足马力往前走吧。

    

     初入台盘村,到处都是村BA相关的标语。

     一会儿是“我在村BA等你”,一会儿是“村BA进行时,等你来‘盘’!”,谐音梗算是被台盘村给玩儿明白了。

     不仅横幅,照片展、涂鸦墙也遍布台盘村。

    

     还有随处可见背着手的老大爷,以及一只意外闯入拍摄车辆的小黄猫。

     绿茵场上的篮球和日常生活里的烟火气,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这里像是一座专属于篮球爱好者的桃花源。

     并且,走在街上,我们还发现台盘村的女性很多,墙壁上的展示照片里,我们看见了台盘村女子篮球的历史资料。在台盘村,篮球不止是男性的运动,更是全村民的运动。

    

     而最最让人震惊的是,当我们在寻找球场时,关键信息竟然是一个街边卖炸物的老奶奶给的——

     “谁还不看个篮球了!你们找的球场,在那儿!”

    

     跟随老奶奶的指引,我们来到了村BA的主场地。

     刚一进去,就被这庞大又高级的涂鸦给震晕了,很难想象,外面看起来简朴的小村庄,走进来竟然如此别有洞天。

    

     白天的球场上没有什么训练的球员,我们意外“抓到”了一个小女孩,她是跟着妈妈来村BA主球场玩儿的。

     虽然她小小的身影看起来还没有台阶高,但她已经握紧了拳头,表示长大后要去篮球场上“放光芒!”

    

     也是看着她,我好像突然有了灵感——既然是全民运动,没有什么比小孩子的视角更能体现这种普及性了。

     于是,顺着她和她妈妈的指导,我们又来到了台江县台盘乡中心小学附近的山坡上。学校铃声回荡在群山间,我们在高处看见了正在学校球场练习篮球的孩子们。

    

     沟通后,我们进入了小学校园,更近距离地见到了正在练习篮球的孩子们。

     操场上的孩子们几乎是人手一球地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着,还有一位小女孩表演了一把两手运球。

     学校里,篮球无处不在。不仅孩子,甚至数学老师们的办公室里,也能看到篮球的身影。

    

     一个生在台盘村、长在台盘村的孩子,会怎样认识篮球呢?

     我想,我已经知道这个视频怎么拍了。

    

    


     剧本:

     小孩说,我爸比较好玩

     接下来,就是随机“抓小孩”行动。

     别误会,不是拐卖,是跟着小孩们去看,他们眼中的台盘村、村BA、以及热爱篮球的他们的爸爸妈妈、叔伯阿姨、姥姥姥爷......

     有的小朋友跟我们说:第一次知道篮球,是爸爸抱着个圆南瓜对他喊:接住!

     他接到之后,被老爸狠狠表扬:不错,是个做后卫的好材料!

     台盘村家家户户,都堆满了这样的南瓜果实。

    

     不仅如此,在村庄附近,篮球框无处不在,还有着很多充满岁月感的木制篮板和篮球架。

     无论是历经沧桑的篮球架,还是球场斑驳的地面,都展示着村民们平时的练习痕迹,以及他们对篮球的热爱。

    

     还有个小姑娘带我们回家,展示了一下南瓜“篮球”和“篮筐”。

     扁扁的南瓜可以是最好的投篮单品,拜托,每天都能把南瓜准时扔进篮筐,超酷的!

    

     听当地人说,与台盘村相邻的革一镇篮球氛围同样浓烈。

     9.5公里的路程山路漆黑,但我们还是决定去看看,不负所望遇到了一群本地的青年在打球,这是我们在台盘村遇到的第一群年轻人。球场边,大爷坐在一旁在看球。

    

     此次行程,我们赶上了一周一次的大集,除了本地特色的新鲜蔬果,还有很多的“盆”。

     据说当地人看村BA时,会用它们当作加油助威的工具。

    

     随着和孩子们的走近,顺着对乡亲们的观察,我们的脚本也逐渐形成。

     在这里,任何事情都和篮球有关,任何器材、场所、甚至是路面,都可以变成帮助训练的好伙伴。

     圆形的瓜果蔬菜,是随时随地投篮扣篮的趁手工具;每天都要走过的吊桥和木桥,拿来训练球场上的“凌波微步”最合适;手里的锅碗瓢盆,也可以根据需求变成拉拉队加油打气。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长大的小孩,想不热爱篮球都难吧!

     而顺着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影,我们还发现了一抹熟悉的绿色。

    

     那就是怡宝——作为村BA公益合作伙伴,怡宝一直支持和陪伴村BA参赛运动员、拉拉队人员和工作人员,见证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活动。

    

     而在看球赛时,除了铁盆,怡宝水瓶也常常是村民和孩子们“就地取材”,为比赛加油助威的工具。

    

     正是这样的大众体育精神和纯粹的热爱与相伴,让怡宝和村BA走到了一起。

     而透过孩子们的眼睛,这份纯粹的热爱,也成为了我想拍摄的对象。

    

    成型:


     村里的大人变奇怪了

     从孩子们的视角重新看村BA时,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要有几个小朋友,我和他们都聊了聊对村BA的感受。

    

     有的小朋友说,村BA一开始,爸爸在家就不好好洗衣服了。“从洗衣机里拿出来之后,被他拿着到处飞,我这几天的衣服都皱巴巴的。”她看着自己的小裙子,脸气鼓鼓的。

     有的小朋友说,村BA一开始,老师就老摔跤了。大前天脑门破了,前天手擦破皮了,问他咋了他还不好意思说。

     还是小胖子最清楚,他偷偷跟着老师走了一段路,发现老师连下班走路过独木桥都在看孙子兵法,嘴里还念叨着篮球战术要古为今用......

     他说:老师下次再说我走路不专心,我就告他!

     有的小朋友说,外婆开始了南瓜保卫战。主要体现在不把南瓜西瓜等等圆形物体交给外公和爸爸,否则下次见到它们,可能就在篮筐里了。

    

     还有的小朋友说,村BA时,村里很多好久不见的大哥哥和叔叔伯伯,突然回来了,并且每年越来越多。

     很多陌生却友善的年轻叔叔阿姨,也开始出现在村子周边,平时冷清的村子,那会儿变得像过年般热闹非凡。

     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地讲着大人们的变化,我听着他们嘴里的村BA,欢乐又暖心,一边默默记录下这些素材。

    

     再回头去看那些一本正经的大人,脑子里却都是他们拿着衣服乱飞、抱着南瓜投篮的搞笑场景了。

     小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啊。

     热爱篮球的大人们,原来可以把世界变成这样啊。

    

     想了想,我飞快地在电脑上敲下了一行标题——

     村里的大人,变奇怪了。

    

     《村里的大人变奇怪了》

     脚本成型,素材管够,视频也终于拍完了——

     拍摄的时候,我老在想那些画面呈现出来都会是什么样子,而等我忙里偷闲跑去看完了一场村BA练习赛后,我忽然全明白了。

     这个视频,讲述的不仅是大人变奇怪的故事,而是大人们变成超人,也变成“孩子”的故事。

     普普通通的村民们可以变成超人,在篮筐下“飞天入地”,一本正经的老师可以像个孩子,在赢球之后绽放出最纯粹的笑脸。

     你会发现,在村BA,没有专业球员,只有不同职业的村民自发组队:农民、电工、小卖部店主、老师......每个人都因热爱篮球而汇聚。

    

     对于村民们来说,说走就走的篮球场,随时随地的篮球赛,就是他们平淡生活里的最大浪漫。

     选手们不仅是在为自己的荣誉而战,更是在为家乡和社区而战。

     这些平凡世界里的超人,真的好像可以用篮球唤醒世界。

     无论是在现场还是看直播,人们很难不被村BA的纯粹与热爱打动。

     在这样的氛围下,比赛结束后,孩子们也在球场切磋了起来;透过屏幕看村BA比赛的人们也一样,可能会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球场,挥洒汗水与热爱。

     屏幕内外,不分年纪,无关身份。

     手握篮球,都只为那一份纯粹的——

     “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真好啊。”

    

     End

     今年,村BA已经在全国1500多个县,举行近20000场的比赛。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同样热爱体育的怡宝,作为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公益合作伙伴,始终致力于推广大众体育精神,支持全民健身,守护人们对篮球运动的纯粹热爱,也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落地乡村贡献力量。

     体育的魅力,在于自我超越、摘取胜利;也在于纯粹之心、热爱之魂,在于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满怀喜悦的奔跑跳跃。

     无论何时何地,有球必应,纯粹热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槽值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