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退群了吗?
2018/12/11 11:59:02S叔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文章来自香港第一自媒体人Spenser,公号:Spenser。

     中午好

     现在的人一言不合就喜欢建群,于是乎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经常莫名进了很多群,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

     直到某天,手机内存不够,我开始清理手机垃圾的时候才明白很多群里无意义的聊天语音、视频、图片占了太多空间,也浪费了我太多精力,于是果断选择了清理和退一部分群。

     “你是否要退出群聊?”“是”。按下的那一刻,仿佛觉得世界清净了不少。

     ——定期清理微信的Anne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当你打开微信,第一栏微信消息里,首先占满你屏幕的,并不是微信好友的消息,而是各种群,除了需要被置顶的工作群、项目群,还有生活上的闺蜜群、家人群。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那些你都没什么印象的群。

    

    

     有些群,是哪一天被朋友带着和一群陌生人吃饭拉的群,说日后保持联系,但后面从来不会联系,也没有联系的必要;

     或者参加某个周末的活动拉了个群,大家在群里都打鸡血,讲体验,发广告,好像很热闹和上进的一群人,但你知道,这些都只是热闹一阵而已;

     或者被一个人莫名拉进的群,说里面有很多一手行业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用作日后资源,但日后再也没有用上。

     每个群都是几百上千条未读信息。

     你会感到困惑、奔溃和无力,因为你知道,你根本看不完这些群的信息,而且,你心里知道,即使都花时间爬楼看了,最后也没什么用,甚至群里大多数人,你都不认识。

     你不想你的手机震动的微信消息,全是群的消息,于是乎,你选择了“消息免打扰”功能。

     你的世界仿佛清静了,但是,每一次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你通讯录的第一个屏幕,永远都是被这些群所霸占,只不过右上角从具体的信息条数,变成了一个个红点而已。

     你更轻松了吗?不,也许,你更困惑了。

     因为这些群,更像一个个鸡肋的存在。

     你为什么不退群呢?

     啊,退群,这怎么可以?退群,和这些人的链接就消失了呀,就相当于你蒸发了一样,万一群里发了些什么有用的信息,岂不是都看不到了呀。

     但是,既然群里有有用信息,那你干嘛又设置“消息免打扰”呢?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我们明明知道大多数群是无用的,但就是不愿意退群。而这些群,就在我们通讯录里,成为了一个个,我称之为“活死群”。

     这些群的存在,正在严重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我一向认为,社交是我们的刚需和营养的来源,没错。但是,社交的品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进行有质量的对话,谈些深刻或者有趣的内容,是有助于成长的。

     泛社交、过度社交,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消耗时间,是极其不划算,甚至愚蠢的事情。

     我们以为在进行这种,所谓社交的时候,其实更多在消耗。

     我们会忘记计算,时间的成本和精力的成本。

     那些明明知道有些群没什么用,却不退群的行为,反映出我们人性的一个巨大弱点,叫“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人们天生讨厌损失。

     我太喜欢这个词,因为我发现,造成人和人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你在不在意”损失厌恶“,你是不是“损失厌恶型”的人。

     平庸的人,一定是损失厌恶型的,比如明明有一个更有未来的机会放在他面前,但是他厌恶放弃目前这份工作的损失,他不愿意走,继续待在原地。

     明明赌桌上已经亏了100万了,照理说都是沉没成本,应该止损离场,但是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直到亏掉所有。

     这些微信群也是一样。那些担心退群就失去了人脉圈,失去了所谓资源的人,就是“损失厌恶”的心理在作祟,然后,忍受这些群继续消耗你的时间、精力,直到最后忍无可忍。

     这和我们父母辈的心态一摸一样,家里的很多衣服和旧家电都用不上了,但就是不扔掉,宁可堆在家里几万一平米的房子里,堆到整个家的垃圾越来越多。

    

    

     知乎上有个帖子,说做什么事情能让你更加快乐?

     有一条高赞的回答——定期扔东西。

     这绝对是一条真理。

     同样,怎么做让你接触到更有质量的社交?

     我的回答也是,定期退一些群,定期,也可以删掉一些人。

     我因为参加的活动比较多,经常被收到很多群邀请,我的做法是,一般的群我根本不进,不去相信那套,能认识很多人,有很多资源的鬼话。

     我不需要,也不在乎,和我的时间比起来,这些资源和人脉,没那么重要。

     我装逼地认为,这就是底层自信的表现。

     至于那些我已经进的群,好些没营养价值的,我退群了,我很快乐。

     所以,在这里,我强烈呼吁大家:珍爱生命,从退群开始。

     今天,你退群了吗?

     延伸阅读:

     第一批90后,越来越相信“玄学”了

     弱者都易怒:这3种弱者思维,正在拖垮你

     职场巨婴图鉴:没带实习生吃午饭,她把我怼上热搜

     我观察了一整年那些厉害的人,他们教会了我这10件事

    

     文章来自香港第一自媒体人Spenser,公号:Spenser。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和影视剧台词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