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如何自律、读书、塑身,实现高浓度的成长?丨实用攻略
2018/12/20 11:58:00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文:伊心,来源于公众号“伊心”(yixintongxue)

     很多读者好奇我的生活,是怎么做到又上班又写文章,还有时间看书健身的。

     虽然看似做了很多事情,但我也算是拖延症患者,所谓时间管理、提高效率都是在对抗懒惰的本能。

     并且这些事情很多都是下班之后做的。

     我一直珍惜下班后的时间,因为一个人实在是既安静又高效。我工作四年多了,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实现了高浓度的成长。

     对于大家总是倾诉的“没时间”、“做不到”等问题,今天就来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把下班后的时间变成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的。

    

     《anone》

    

     第一,放弃无用的社交和低质量的聚会。

     平时我从不参加同事聚会,也很少参加亲朋好友的聚会,竭尽所能将所有空闲时间留给自己独处。

     作为一个如此喜欢孤独的人,别问我怎么捱过孤独,孤独对我来说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之前我写过类似的文章,有读者回复说:等你恋爱/结婚就知道了……可是我恋爱了之后,并没有丧失掉很多自我时间。

     一来他也是追求孤独和自我时间的人。

     前阵子我们在计划去北海道的旅行行程,他忐忑不安地问我:去了之后,我可不可以请求一点时间自己一个人逛逛?

     天哪,我听到他这么说狂点头,因为这也是我的要求啊。

     二来,我们喜欢在约会时看电影、去图书馆、在家里自习。

     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的共同爱好,既实现了陪伴,又同时达成了成长。

     从大学到现在,我从来不在无用社交和低质量的聚会上耗费精力。(我定义的低质量的聚会是纯粹的吃喝玩闹、消磨时间,甚至聚会的参与者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人。)

     作为本来就喜欢孤独的人,我交朋友的准则亦是宁缺毋滥。

     我和大学时的好友小煜互相陪伴连上了两年自习,另一个好友我们每次打电话都会在闲谈一下之后鼓励彼此实现更好的人。

     现在看着她们都在异国他乡工作、读博、即使结婚也将个人生活过得风生水起,我都能获得无穷的力量。感谢她们一路陪伴,让我从未丧失自己。

     所以如果你老觉得自己没时间,不妨看看自己是不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漫无目的的社交和低质量的聚会上。

     当然了,很多人是喜欢热闹的,只有(注意是:只有)陪伴和热闹才能带给自己快乐。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孤独了,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逼迫自己努力上进更重要。

     但我还是希望我们都能变成“有能力独处”的人,因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实现高浓度的自我成长。

     而这种自我成长总有一天可以拯救我们常常觉得贫瘠庸常的人生。

     孤独的能力无疑也需要锻炼,所以畏惧孤独的同学可以试着慢慢练习。当你发现一个人做的事情可以如此有趣的时候,就会享受孤独啦!

     延伸阅读:韩雪拒绝何炅约饭:别被社交绑架了你的人生

    

     《龙樱》

    

     第二,很少观看电视剧、综艺等娱乐节目。

     这个习惯,是我父母帮我养成的。

     前阵子金庸去世,我发了一条豆瓣,说的是:“因为对武侠无感,所以金庸的书和电视剧一个也没看过,孤陋寡闻到连杨过和小龙女究竟咋回事也搞不清。我……羞愧……去补看了。大师的离去并非时代的结束。但记忆犹在,实人间未改。”

     好几个豆友表示不可以理解,大家都问我:那你小时候看的什么电视剧?

     实不相瞒,我毕业之前都没看过几部国产电视剧,23年间,我只看过《甄嬛传》《家有儿女》《武林外传》三部。

     毕业之后,也就只看过《人民的名义》《琅琊榜》《欢乐颂》和《北平无战事》这几部。

     因为小时候,父母坚持看电视一方面损害视力,一方面浪费时间,所以对我严加管理。

     目前来看,我埋头书海苦读20年,至今不近视,应该全然是不看电视的功劳。

     并且,确实养成了我远离电视剧的好习惯。直到现在,我也没什么耐心看电视,更何况大部分国产剧注水拖沓,纯粹是浪费时间。

     很少观看电视剧、综艺等娱乐节目,或许确实让我失去了一些乐趣,但却让我更钟爱自律的生活方式,节省了很多时间专注于自我成长。

    

     《anone》

     当然了,现在这个时代,手机才是时间黑洞,所以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固定刷手机的时间。

     很多人过于依赖微信,但其实,大部分微信都是闲聊,有急事的人早就打电话了。微博、淘宝、知乎更是没必要时时刷新。

     所以大家可以固定刷手机的时间,比如上午9点半、中午11点半、下午3点半、晚上6点半等等。

     根据自己的工作强度和生活安排,再定下每次刷时间的时间,是十分钟还是二十分钟。

     克服了手机依赖症这个恶魔,才能偷出更多的时间。

     (2)记录自己的专注时间。

     专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紧迫的能力了,很多人即便是面对着严峻的工作任务也难以注意力集中。

     所以我们可以刻意地去锻炼自己的专注能力。

     意志力强一点的朋友可以用纸笔记录专注时间,意志力差一点的,给大家推荐一个app“forest”。这是一个很好用的app,专门用来强迫自己专注。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看书考证,这时候就需要抽出时间来专注啦。

     我一直鼓励大家在下班后学习的,因为只有不停歇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总之现下的辛苦是为了未来的跃升,不要放弃自我哟。

    

     第三,刻意锻炼自己“多重任务同时处理”的技能。

     上一条说到自己“很少观看”电视剧、综艺等娱乐节目,但遇到像《奇葩说》《演员的诞生》这类热点节目,我还是会看一下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在观看这类节目时,我会刻意锻炼自己“多重任务同时处理”的技能。

     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这时候当然不能挑选深刻的专业书和情节性极强的推理小说了,可以挑选轻松有趣的散文。看完书,我还会顺手写个读书笔记。

     每次在微博上分享,读者都会问我:到底怎么做到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书的?

     我觉得这不算什么秘籍啊,和大家可以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刷微博的原理一样简单。因为这类电视剧、综艺节目都不太需要专心致志地看。它们本身就是消遣,有很多闲聊的内容。

     还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在家健身。这个更好操作。

     还比如,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节目。

     我经常听的节目有:

     (1)许知远的《单读》

     不知道是哪个自媒体带节奏,把许知远变成了油腻中年男子的代表。

     但事实上许知远是对我影响非常深远厚重的人,他自己的书我看过好多遍,他推荐的书我也几乎都会看,还专门为他写过一篇文章:我多想和你,永远有话可说。

     所以我很喜欢他,也是他,教会了我实现更深刻的思考。

     如果没时间看他推荐的书,就可以听一下许知远的《单读》了。

    

     (2)冬吴同学会

     许知远的《单读》和冬吴同学会都可以在喜马拉雅FM收听。

    

     冬吴同学会这个节目比较日常,而且两位老师说话都比较慢,闲来听听,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3)趁早app的课程

     趁早app是王潇(潇洒姐)做的app,有很多关于自我成长的课程,比较实用。

     我购买了很多课程,没事的时候就会听一下:

    

     (4)罗振宇《知识就是力量》

     这是个视频节目,在爱奇艺上可以看,每一期的主题和提供的内容也比较干货,我听完还会做笔记。

    

    

     写完这一期分享,我感觉要累死啦。

     但是还有一点没有分享,就是提高效率,比如写文章的效率、做家务的效率等等。

     所以有句老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我打字的速度极快,于是写文章的速度也很快;

     每天不是必须要做饭、做家务,有时候会请家政上门服务,这也为我节约出了繁琐的家务时间;

     所以节约时间、专注自我的自律管理之路实在是要持续一生的话题。

     希望我们都能在下班后实现高浓度的成长,不辜负仅此一次的人生。

     今天的留言里欢迎大家分享下班后都做什么,一起成长吧!!

     公众后台回复“自律

     查看跑步、列计划、早起、读书、独处……自律真的能改变人生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伊心”(yixintongxue),作者伊心,你值得拥有的暖心少女,新书《留住所有时间变美好》正在热卖中,微信公众号:“伊心”(yixintongxue),知乎@伊心同学,微博@伊心同学,豆瓣@伊心。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