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2019/1/10 11:58:00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维安记(ID:weiannote),作者卷毛维安。

     前段时间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大四学弟的血泪控诉:

    

    

     我从小被散养,小时候被管得不算多,在人生重大的选择时刻基本都靠自己,父母只是会给我参考意见。

     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就和他聊了聊,采访的时候顺便发了一条朋友圈和读者们聊聊,不到一小时朋友圈里有超过了会两百多条的留言,我才知道很多经验之外的事情:

     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才20出头,人生好像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很多故事是相似的。高中被管得够了,大学拼了命也要跑出来,好不容易到外地上会儿大学,自己施展了一下策划人生的才华,临近毕业,父母开始召唤着:

     “女孩子当老师多好,有假期,还不累。”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了,公务员多好,有稳定的工资,不容易失业。”

     “你跑那么远干嘛,在家附近找个工作得了,你有个意外怎么办,我们哪照顾得到你?”

     每次要和父母谈谈理想,他们会劈头盖脸地叫你学现实一点。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父母认为教师资格证、公务员或者说家乡的稳定工作才是人生的c位?一旦不遵守,就会有“不听话”、”不懂事“、”不成熟“的标签贴上来。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我们要如何才能“孝”着活下去?

     “什么才是“孝”?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些人生方向的决定上与父母达成共识?”

     我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周围的一些朋友和同学,发现这与其说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爸妈脑海里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他们觉得不当公务员就是没工作,

     但我真的好想为自己做一次决定。”

     涛涛 大四

     学弟涛涛在我看来不太适合做公务员,因为他坐不住,爱玩。以前我给他上过课,下课后他开着小摩托带我到三里店的小巷子里吃烧烤,拉我去游戏厅玩跳舞机, 假期回去有空会约上,逛街压马路吃鸭脚煲。

     他大学就是在桂林读的,我还记得他那时候报志愿的时候想填省外,被父母硬是改成了本地大学,读的专业也是相当的“热门”。

     这会大四,学校马上要安排实习单位,可以去东莞或者深圳。他期待去“打工”,但家里不让,爸妈只给了一个选择:考公务员。

     目前的涛涛已经考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准备广西区省公务员考试,爸妈说:“考到你考上为止。因为公务员稳定,有工资,你会轻松一点。“

     但他有点难过,如果这一次再不出去,怕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什么机会出去看看了。

     涛涛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好,但从小到大也都习惯听话,可能这反而把父母“惯坏”了。当他提出想去广州试着找找工作,得到的评价是无理取闹和任性。当晚的新闻说广州刮台风,父母就以“广州很危险,台风天说不定会被东西刮到砸到”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了。

     他今年21岁,妈妈告诉他:“只要你还没有结婚,就一直是小孩。”

     但他希望可以像个成年人一样为自己做次决定。

    

    

     “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那一刻,

     我感觉自己在和父母做一笔交易。”

     lululu 大四在读

     她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不当老师。

     读者lululu半年前拿到资格证,其实她并不想去做语文老师,但教师出身的父母根本没有给她否决的权利。

     才大二那会儿,爸妈隔三差五打电话做她的工作,lululu嫌烦了就气冲冲地去报了名,但她在报名前和父母说好了:“我先去考,如果考到了,你们就得让我自己决定,如果我在外面闯了两三年都没什么起色,我就回去当老师。”

     父母说,好,你先考。

     lululu备考的时候压力很大:“题目并不难,面试也比较顺利,但我真的好害怕如果拿不下又得浪费半年,就不能去实习了。”

     好在一切顺利,她真正喜欢的工作是编剧,即将到杭州的一家影视公司实习,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但也提醒她,做编剧很累的。

     “没有什么工作是不累的。如果可以在外面多见识会儿,我能承担得了。”lululu是个反抗成功的案例,但她获得的自由只有两三年。

     “走一步看一步吧。“

     lululu很理解父母,但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暂时的自由,或许这是当下最两全的做法了。

    

    

     “我觉得父母应该学会‘不被需要’,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需要一个人的。”

     L 毕业一年

     我的朋友L前几天刚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她要去上海找工作,但父母说家附近城市的一个银行缺人,有熟人牵线,面试得好八九不离十,去吧。

     她知道这是个“坑”,回去了就出不来的那种。

     L英语一直很好,在上海读书,想着毕业后去外企一类气氛轻松、可以展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工作,哪怕累一些都没关系。但昨天和父母打电话,两口子苦口婆心地劝她还是先把研究生考了,然后回家乡当个老师,去不了大学就去个高职高专也行。

     她觉得生气又难过,不知道为什么父母不相信她可以做一些“更好的工作”,一番谈判之后双方僵持不下,和解策略是——L先申请国外的研究生,读研之后再做打算。

     L上了大学之后不太敢回家,因为父母都比较强势,小时候不太敢反对他们,以至于强势也有了惯性。

     “爸妈其实大多也是“焦虑却无知”的,其实对大环境也不算特别了解,但就爱瞎急。”

     有次L的妈妈说让她研究生读一个务实的专业,L反问比如说呢,妈妈支支吾吾半天自己也说不清楚。

     L说自己真的很爱爸妈,却也是真的不敢离他们太近,有时候父母反而像一个巨婴,不断地要求,不断得需要得到满足。

     “我觉得父母应该学会不被需要,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需要一个人的。”

    

    

     “孩子的远行抉择,

     中年父母的至暗时刻。”

     孙女士(我妈) 48岁

     很早之前我爸妈也是让我去考教师资格证的,到后来也渐渐不提了。后来我问我妈为什么,她说反正你也不乐意,何必呢?

     这不是最真实的原因。

     她说她去上学第一节课老师就问她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来这边上课,你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把她给问住了。本来她只是过来打发时间顺便学点东西,却没想到老师给了一个感觉早就不属于自己的问题。

     孙女士说,很多年轻人口中的“目标“和”梦想”在中年人身上渐渐都已经找不到了。他们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想要替孩子做出人生选择,可能就是因为孤独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当自己的文化程度、威严和自身成就已经不足以说服小孩的时候,也只能用情绪去“绑架”孩子,那是一张无理取闹却可能有效的底牌。

     很多中年人也会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慢慢地被这个世界所抛弃。而孩子是对自己而言最亲密的人,将他们留在身边,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没有那么多离开父母就活不下去的小孩。

     多的是离开小孩就丧失人生意义的父母。

    

    

     那些被戏谑为”不孝“的冲突与矛盾,或许只是缺乏沟通和安全感的结果。

     当老师很好,当公务员很好,各种体制内的工作依然很好,问题不在于工作之间的优劣之分,而在于很多年轻人在就业选择时因为与父母沟通的缺乏和对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双方都失去了自由和体面。

     我在采访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你在选择职业方向会考虑的因素有什么?”

     上文提到的三个年轻人,我的读者们,包括我自己,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提到:“会考虑父母的意见以及父母的养老问题”。

     我们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是瞎闯的一代,我们愿意对每一个决定负责,以换取自己人生中大部分选择的自由。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看某篇随笔时遇到的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在女儿16、19、22岁生日送的礼物是女士小摩托、二手小汽车和小汽车。

     女孩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收到的是车而不是花裙子,或许自己的父亲更想要一个儿子。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自责——如果自己是个男生,或许可以和喜欢机械和车的父亲会有很多共同话题吧。

     后来有次聊到这个件事,父亲告诉她:“女儿可以当儿子养,但儿子不能当姑娘养。”

     至于为什么送车,是因为父亲觉得女孩开车很帅。他说汽车的所有设计中他最欣赏的一项是:中控锁。(中控锁是一种汽车配件,使用该锁,可不用把钥匙键插入锁孔中就可以远距离开门和锁门)

     女孩一直不明白那有什么特别的。

     直到后来她做了一个专职的旅行摄影师,整日需要四处奔波,独自驾车出行,她感谢自己很早就学会了驾驶。

     有次出差回家,深夜驶出机场车库,忽然听到中控锁发出的清脆的“咔哒”声,让她在孤寂中感到安稳。

     她忽然很想哭。

     因为自己在很小的时候,拿到的不是一条花裙子,而是一把车钥匙,父亲将世界四通八达地铺开在她脚下,给了她自由去往任何方向的权利。

     至于中控锁,是父亲希望她懂得,哪怕自由,也该在自由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人生。

     或许每个父母到了一定的时刻,就得把一把钥匙交到孩子的手上,让年轻的人自己去探索。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终究是自己的。

     今日互撩话题: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说出你的故事~

     延伸阅读:

     为什么公务员工资那么低还都争着考?

     回家当公务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喜欢被操控的人生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维安记(ID:weiannote),作者卷毛维安,大三的中文系姑娘,写温而不沸的成长与生活。公众号:维安记,微博:@卷毛维安,个人电台:蓝绿调频(荔枝fm,网易云音乐)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和影视剧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