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初老症状:体检报告比年终账单吓人1000000倍
2019/1/15 11:58:00玮玮编辑部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作者:曲玮玮,首发于公众号:曲玮玮(ID: qvweiwei1111)。原文标题《90后的体检报告比年终账单吓人1000000倍》

     发现一个现象,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20岁或是40岁,都喜欢感叹这句话,“我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每每说出总会招来嗤笑,“你才多少岁,就觉得自己老了。”

     但我相当能理解,因为我也念叨它好几年了。我们口中的“老”,并不是指年纪,而是以过去的自己为参照物。

     相比过去的自己,精力开始下降,不顾一切的勇气不复存在,学会瞻前顾后,承认自己平凡……

     就像我朋友感叹,以前自己男友一夜七次,现在自己去洗澡,回来他已经睡着。

     我们常提的“老”,指代的是一种状态的衰弱,又称之为,“初老”。

     今天我总结了这届90后的20条初老症状,看看你中了几条?是真的“老了”还是焦虑过度?(写完发现这句话就很老气了……)

    

     随缘式恋爱:心动很快,心死也很快,发现对方有不如自己意的地方立刻抽离。

     对谈恋爱始终抱有期望,但却不主动追求,随缘就好。

     面对年下追求者的套路一清二楚,但相比身边的老狗逼们,还是认命地对小奶狗小狼狗动心。

    

     选自《天使爱美丽》

    

     不敢去公司安排的体检,想起是免费的还是去了。

     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脊椎肩膀腰胃哪哪都不好,体检时面对医生欲言又止眼光的时候是人生最艰难的几分钟,体检报告比十年前的成绩单还不敢打开。

     开始密切关注自己每年的保险情况,看到高级险种的推广会考虑要不要再买一个,险多不压身。

    

     点开手机里的购物软件,首页会给你推荐各类海内外著名保健品:养生五谷羹、枸杞红枣、葡萄籽胶囊,或是肩颈腰部按摩仪器。

     虽然你表面吐槽父母总看养生堂(一个北京台的保健节目),但购物软件们都知道其实你也开始养生,搜索栏明晃晃写着:泡脚桶 包邮。

    

     2018年你的微信里有3989128938句辱骂工作和领导,宣布明天就辞职的聊天记录,但你永远是公司群里回复“收到”最快的那个(并且会发一个系统自带的可爱表情包)。

    

     记忆力达到人生所经历的最低值,别人刚跟你说过的话转头就忘了,经常拿着手机找手机、戴着眼镜找眼镜,偶尔会怀疑高中时几天背一本书的那个自己真实存在过吗。

    

     选自《45周年》

    

     和亲近朋友的社交方式是上班的时候摸鱼聊天,或者下班之后躺在床上群视频,互相诉苦今天的自己有多惨,并比出谁更惨。

     只有很不常见的朋友才会见到你化着全妆带上日抛精心打扮的样子,密友心里你的形象永远是穿着睡衣满脸油光。

    

     和同样在外漂泊的朋友会有一个群,在里面发滴滴行程、每天的日常等,以确认对方的安全。因为看到“独居老人去世半月后才被邻居发现”的新闻会担心发生在自己身上。

    

     虽然仍然在淘宝买东西,但单价不可同日而语。

     身上的衣服包包护肤品越来越贵,开始注重质感剪裁,而不是只要当季流行。几乎都拥有了人生第一个奢侈品大牌包袋。

     以前属于薛定谔的护肤,连拍水都懒得,现在每晚认真卸妆,全套护肤流程仔仔细细做好。买护肤品不再注重美白保湿,而是悄悄关注抗初老/除皱这一类的功效。

    

     开始恋旧,喜欢怀念过去,主要集中在中学时代。

     因为对现状不满意,所以对年少轻狂的时候格外思念,毕竟“当年也是放肆过的人”。

     张口“我们当年”,闭口“以前我。。”,不抗拒甚至主动和老同学联系,得知对方已经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一边互相恭维,一边暗自焦虑自己无车无房还单身。

    

     不太认识市场上出现的年轻一代明星,特别是年纪比自己小两岁以上的,听到名字觉得耳熟,却对不上脸和名字。

    

     选自《他是龙》

    

     路上遇到小朋友,不会抗拒他的家长让他叫你叔叔或者阿姨,虽然这在两年前还让你觉得是值得发帖吐槽的事——“好气!今天走在路上被人叫阿姨了!”

     偶尔自称“姐姐”的时候会后知后觉地有些羞愧,因为算了一下年龄差,比自己大十多二十岁的人确实得叫叔叔阿姨了。

    

     周末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躺着,点外卖,玩手机。

     对家居产品表现出高涨的兴趣,愿意在四件套和香薰蜡烛上花费的时间比社交的还多,因为这些决定了呆在家的舒适程度。

    

     偶尔想装作自己还特别年轻,头脑发热地答应通宵唱歌轰趴这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社交活动,在时间逼近凌晨的时候睡意达到顶峰,边靠在卡座上睡眼惺忪地看手机边疑惑,在家熬夜玩手机的时候怎么就不困呢。

     通宵一次要缓三天以上。

    

     朋友聚会聊天内容从撩汉撩妹谈恋爱、凑假期去哪玩,变成工作难做、哪种理财不赔钱、相亲对象多奇葩、养家糊口不容易。

     以前聚会都约在晚上喝酒吃宵夜,不转场三次不算玩过瘾,现在都从下午开始,爬山、打羽毛球、打麻将,结束后问去哪吃饭,所有人异口同声,“别太辣了”,于是永远在汤锅和粤菜里来回切换。

     偶尔也会主动吃火锅找回“青春的感觉”,吃完后被辣到三天出不了厕所门,终于感叹,肠胃功能不复当年。

    

     打开歌曲排行榜,榜单上大多数的歌都不会唱,歌手也不认识。

     去ktv点的歌永远都是初中高中喜欢的那几个歌手,那几首熟悉的歌,有时候也会来一次台湾偶像剧主题曲大合唱。会不自觉像父辈一样感叹,“还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歌好听”、“现在的00后可能都不知道周杰伦,林俊杰是谁了吧。”

    

     选自《爱在黎明破晓前》

    

     终于可以开始坦荡地关注脱发的产品了,因为身边的人也都在购买,可以一起讨论哪款防脱效果比较好,甚至会炫耀自己发际线上新长出来的绒毛(?)。

     刷到类似“植发经历分享”的视频的时候不会划过去,会认真看完然后摸摸自己日益退后的发际线。

    

     危机意识加重,开始二次学习,考证考级,一个不落。

     对外界充满不信任,只有存款末尾数不清的零才能让自己安心。

    

     一刷朋友圈就能看到有人晒两张结婚证叠在一起的照片,甚至还有抱着宝宝的照片,例行点赞完之后会陷入莫名的惆怅之中。

     开始担心每个月的工资要给多少人包结婚红包、小孩百天红包、小辈红包等等——虽然离自己(作为晚辈)收红包的日子好像也没过去多久。

    

     越来越害怕过年。

     过年回家意味着要给8127893109个人发红包,父母亲戚、侄儿侄女,还有守着春节结婚办满月酒的朋友同学。

     不仅破财,还消不了灾,避免不了被问及工作,工资,什么时候回老家,以及相亲。对了,现在早不抗拒相亲,因为已成为常态。

    

     年度关键词:不强求。

     即使工作不顺也不辞职,反正其他地方都一样。

     恋爱很少提分手,因为和别人谈也许还没这个好。

     想要的东西,喜欢的人,看上的机会,得不到就得不到,失去就失去,再难过忍忍就过去。

     初老一大症状是,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后学会妥协。

     口头禅,顺其自然吧。

    

     选自《成长教育》

     从很多方面会察觉,这届90后已经开始“服老”。

     比如流行“丧文化”,自称“佛系青年”,生发产品成为淘宝双11销量排名前几的产品,中老年表情包和系统自带表情是90后聊天表情包的主力军。

     但我觉得这样不是“认命”,而是90后们自带的乐天精神在散发余温。

     如果这一切是命运使然,无力抵抗,那就退一步学会与大环境共处,顺势开辟出一片让自己活得舒服的天地。

     毕竟在我们的生存信条大多共有这句话,只是以不同形式文字所存在:“如果无法享受现在,那我祝你玩得愉快。”

     公众后台回复“90

     查看90年前后出生的人,都混成什么样子了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曲玮玮(ID:qvweiwei1111),作者曲玮玮,青年作家,百万粉丝自媒体人,最有故事的女同学。年度重磅图书《今天以后,人生无数可能》亲笔签名本正在当当京东等热卖中,预售当晚当当网分类榜第一名,总榜第三名。据说每个希望2017年有新开始的年轻人都买了这本书。微信公众号曲玮玮(qvweiwei1111)微博@曲玮玮。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截图等,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