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问了一个问题,李诞三个月答不上来
2019/1/23 11:58:00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文 / 雾满拦江,首发 / 雾满拦江(ID:lwwuwuwu)

    

     经济学家薛兆丰,问了李诞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看悲剧?

     李诞苦思三个月,翻查了好多书。

     无解。

    

     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答案本身,又如何帮助我们拉升认知,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呢?

    

     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

     悲剧,是一个人的正常努力,彻底被环境辗碎。

     恶有恶报不是悲剧。

     坏人受到惩罚,那是喜剧。受到惩罚的不是坏人,而是行善积德的好人,这才是最绝望的悲剧。

     悲剧就是负能量。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弘扬正能量——从没听说过弘扬负能量的。

     可早在古希腊时期,学者就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人们喜欢看悲剧,丝毫也不亚于看喜剧。而且——观众在看悲剧时,感觉超爽爆。

     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问出这个问题的,是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

     他问学生柏拉图:小图宝宝,为什么好人倒霉,大家却欢欣鼓舞?

     这个那啥……老师,我去趟洗手间。

     柏拉图躲了。

     后来柏拉图把这个问题,问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小德子,为什么好人倒霉,大家却欢欣鼓舞?

     ……有这事儿?亚里士多德大吃一惊:老师我去趟洗手间。

     亚里士多德也躲了。

     这个问题就撂在这儿,再也没人敢碰。

     好多年过去,来了个叔本华。

     叔本华身体瘦弱,却是个暴力型哲学家,一言不合就吵架,一吵起来就动手,一旦动手就会被人揍好惨。

     他盯上了这个怪问题。

     并得出结论——看悲剧开心快乐,那是人类发现自己好脆弱,还是老天的意志最强大,辗碎你没商量,所以大家开心。

     尼采在一边解释说:看悲剧,看到那么强大、那么善良的人被老天辗压——可老天那么厉害,大家仍然信奉善良与强大,可见还是人类厉害。所以大家喜欢看悲剧,并在观赏时产生快感。

     由尼采这个观点,引伸出强者哲学——人要强大,要无畏,要善良,要不惧失败与环境的严酷,山高人为峰,我是人来疯。这样才会玩得嗨。

     这是哲学家给出的答案。

     ——可薛兆丰是个经济学家。

     这又意味着什么?

    

     奇葩说节目,有一期大家讨论自己的容貌。

    

     蔡康永说:我是小康康,我好美。

     李诞说:我是小蛋蛋,我也美。

     高晓松说:我也……那啥,好美。

     连高晓松老师,都对自己的模样有信心。

     轮到薛兆丰,他却很悲观:如果可以,我宁愿换张脸。

     当时大家全炸了,不对呀小薛子,你是这里颜值最高的。你看高晓松,他那张狮子脸……大家都不如你,却都很自信。你咋这样悲观呢?

     薛兆丰:我觉得生命是拿来换各种快乐的,是拿来浪费和虚度的。如果我们活那么久,却不快乐,有啥意思?

     蔡康永: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是平静。人生如果希望每一秒都快乐,那最后那个快乐就会没有意义。如果有一天我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态度去看待负面情绪,就会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需要的情绪。

     说得真好。

     但不管用。

    

     薛兆丰说:我是个敏感的人儿,有一枚脆弱玻璃心。我选择解决敏感的办法,就是逃避。所以我一直在转移注意力,只为逃避自己的敏感,我舍弃文艺小说,换为推理小说,我转移注意力到更客观的外在地方去,这样我才可以感觉到快乐。

    

     这句话,让许多敏感的人落泪。

     敏感之人,对世界感受太细腻,所受到的伤害也强烈。哪怕八百里外有人放个屁,都让自己痛不欲生。

     想不到那么帅气、那么优秀的薛老稀,也是我敏感派的同道人啊,哈哈哈。

     ——薛兆丰的敏感,就是问题的答案!

    

     我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

     面对现实的处境与压力,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选择逃避。

     ——不同的逃避方式,让我们彼此拉开距离。

    

     人类社会永恒的矛盾,是物质不足与欲望无尽的矛盾。

     东西太少,不够分。

     哪怕科技再发达,物质再丰富,也无法满足人类的欲求。

     因为人类的欲求,最重要的特点是排他性。

     什么叫排他性?

     历代帝王,后宫佳丽,何止三千?皇帝大哥看都看不过来,根本记不得名字——不记得你的名字,也不放你出宫!

     帝王都患有严重的美少女囤积症。圈禁美少女,不是为了“我有”,而是要让“你没有”。

     过剩占有,人为制造市场稀缺,这叫排他性。

     权力、美女、财富,都是排他性需求。有钱人的钱会越来越多,越有钱越喜欢赚钱。到后来赚钱的快乐,不是因为赚到钱,而是因为市场上那点钱,我抢走了你没捞到——所以贪官爆出来的赃款数额,往往是个惊人的数字。

     贪官喜欢在家里,把上亿元的现金码堆。

     不是贪官看着这些钱爽,而是想到这些钱被我堆在家,不在市场流通,你再努力也赚不到,心里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财富虽充足,可两极分化,让大家拼命努力也摸不到。

     好沮丧。

     沮丧,是因为残酷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就需要减压。

    

     遭遇压力,所有人都会逃避。

     减压的方法之一,就是刷刷视频,听听段子,看看喜剧。

     放空自己。把脑壳里的压力倒出来。

     所以喜剧始终拥有庞大的市场,无论任何时代,人们都喜欢看。

     精心设计的桥段包袱,让我们捧腹大笑:哈哈嘎叽……呃?

     压力释放之后,问题才变得严重。

     快乐是让大脑神经松驰,不去想现实的残酷,不去想人生的难题。

     可松驰状态,会把我们整个人废掉。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自己是谁,失去了现实的质感。

     这又叫欲望满足之后的空虚。

     ——所以蔡康永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是平静。

    

     必须要从空虚中走出来。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看个悲剧。让大脑神经,从废驰状态,恢复敏锐。

     当我们看到悲剧中人,那么强大,那么善良,却仍然搞不过恶意满满的环境,我们立即变得警觉起来。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隐伏的危机,大脑高度警觉,进入临战状态。

     开始关注环境。看到福州街头有人在砍人,看到虎门有人在砍人。意识到生态正在恶化,困窘日甚一日。我们再也顾不上能量的正负,吵嚷着放宽经济环境,给大家一条活路,给人心一个出口。呼吁回归经济本位,别让心术不正的人,打着道德的旗号,伤害努力做事的人。

     喜剧,是对现实不足的心理补偿。

     悲剧,是对现实不足的行为补偿。

    

     所有人都在逃避。

     但逃避的方式不同,让我们和薛兆丰老师,拉开差距。

     第一个,我们往两个极端逃避,薛老师是逃往中间地带。

     从古希腊到现在,我们就是这样,压力大了,就彻底放空。太空虚了,就关注最惨烈的悲剧。在两个极端中飘来荡去的我们,被薛兆丰老师看透了,于是他不偏不倚,允执厥中,选择两个极端的中间地带。

     他立足的这个点,叫客观。

     第二个,我们向饱和方向逃逸,薛老师是逃往知不足。

     我们凡事务求彻底,彻底满足,彻底放空,这都是我们最常说的话。

     但薛兆丰老师不要彻底。保持敏感,但不要太刺激,这个境界叫知不足。

     这也是乔布斯所说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知蠢而努力,发愤见成效。这就是薛兆丰、乔布斯和我们的区别。

     第三个,我们是废弃式逃避,薛老师是建设性逃避。

     我们的逃离,是猪八戒摔靶子,不伺猴儿。是破罐子破碎。是彻底废弃现实,废弃自己。

     但于薛兆丰老师而言,逃离只是避免伤害过度,必要的清醒不能少。

     所以他保持了敏感的心,同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让他有机会,向这世界问出绝极悬疑:

     你为啥把自己活成个悲剧?

    

     也许这样的回答,并不是薛兆丰老师想要的。

     然而答案不重要。

     问题才重要。

     ——思考的本身,才重要。

     太阳神阿波罗说:人啊,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才能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谁的底色,不是悲凉如血?

     谁的人生,不是压力重重?

     为什么薛兆丰、李诞他们能问出这么无聊……呃,这么有深度的问题?

     他们把人琢磨透了。

     把自己也琢磨透了。

     他们游离于自我之外,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以悲悯之心,有条不紊的收拾自己。为善去恶,趋近良知。

     学会认识自己吧。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悲剧,成为别人松驰紧张的喜剧。学会放松自己,释放痛苦。同时保持清醒,保持敏锐。没有审视过的人生不值得过,没有思考过的道路,走不走先打个问号。不要做圈里的猪,只有低级的欲求。一生未曾抬头看天,到头还要挨上一刀。我们不是任人采割的韭菜,是有灵性的存在,有足够的智慧在短期的快感与长期的价值中,寻找一个平衡。

     所有人的心智模式都一样的,都是遇到压力伤害,就会本能退缩逃避。人不能太苦自己,也不能太放纵自己。只要我们不再极端,不再偏颇,不再废弃自我,回到人生的中界点上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就会由颓败转入事业,就会从不堪转向优秀。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就差这一点。

     延伸阅读: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雾满拦江(ID:lwwuwuwu),作者雾满拦江,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腾讯中国十大原创自媒体人,心学讲武堂创始人,腾讯云中智库成员。已出版各类著作80余种,几千万字。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微博和《奇葩说》综艺截图等,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