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读书论爆火:阶层固化,从你相信“读书无用”开始
2019/1/24 11:58:00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本文作者言偃,来源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最近,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几乎每天都有新话题上热搜。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搜,关于女主对女子读书无用的反驳,觉得很有道理。

     在剧情里,奶奶劝明兰:“读书,毕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内事。”

     但生于古代、长于深闺的女主明兰,却说出了令人深思的观点:

     “依我看,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

     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我觉得这句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虽说这一番言论有些时代的局限性,但其本质,即使放在现代也不过时。

     读书无用,从来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还记得之前朋友圈盛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先给两份名单: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很明显,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认识第一份的人,而熟悉第二份的人。

     最后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的落榜秀才。

     得出结论:会读书的人并不一定混得好,而读书考试不行的人,还更容易成功。

     无数拥护“读书无用论”的人,转了这个段子,借此打脸那些认为“读书有用”的人。

     的确,光看这份名单,这个结论真的很难让人反驳。

     但是落榜秀才和状元,成功后面的概率问题,不应该被忽略。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产生700多名状元,约11万名进士。除了极个别外,这些状元进士都在其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业绩。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反观历史上的落地秀才呢?数不胜数。

     其中能出现流芳千古的人,不足为奇,关键是,比例是多少呢?

     可能是0.1%,抑或0.01%。可以说这些被历史铭记的落地秀才,纯属小概率事件。

     用这样两份名单,来证明读书无用,说到底就是一种易得性偏差。

     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概率,而这往往会出现偏差。

     所以,别再拿这些幸存者作比喻了,那些没读书却获得成就的人,只会是少数。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之前网上有一张图片流传很火,中国互联网大佬们的聚会。

    

     可以说,目前中国最能赚钱的大佬们,大多都是读过大学的,甚至都是非常好的大学毕业的。

     你还相信读书无用吗?

    

     和读书无用相对,很多人也爱说阶层固化,向上流动越来越困难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阶层固化,其实是从你相信“读书无用”开始?

     成长在小县城,其实我身边相信读书无用的人不少,他们最喜欢讲的话就是:

     你看谁谁谁,没读什么书照样混得好;

     女孩子读大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嫁人生子;

     你们这些大学生,毕业出来还得给没文化的人打工......

     我的一个表哥曾经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忠实拥护者。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表哥已经在厦门打工多年,那时他每月挣3千多,妥妥的高薪。

     过年回家时,喜欢先假意问问我们的成绩,然后说读书好也没用啊,就算考上大学也没用,我们厂里也有很多大学生,有的还是我的学徒呢。

     总之,读大学除了浪费钱,啥用都没有。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喝点酒就开始指点江山,仿佛那些大学生永远都是他手下的小喽罗。

     多年过去了,当年他的大学生学徒要么升到管理岗,要么就跳槽高就了,而他还是流水线上的那个熟练工。

     听我妈说,表哥现在成为了家族里最重视教育的人,孩子考试没考好都得被他痛打一顿。

     表哥吃了没读书的亏,所以他醒悟了,但是还有更多的人深信读书无用。

     中科院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发现越贫穷的地方越认同“读书无用”:

     在村庄贫困层的认同度有62.32%;

     农村中间层的认同度有37.24%;

     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庄贫困层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正在愈演愈烈。

     无数农村孩子过早地辍学,过早地感受到赚钱的快意,然后还嘲笑起还在读书的同伴来。

     而你再看看那些高层次的人,他们可能会说读书无用,学历不重要,但是去查查他们的子女,你就知道了。

     他们从不会让子女过早开始赚钱,反而会创造一切机会让子女接受更好、更多的教育。

     对他们而已,读书当然不是为了学历,但是读书却是他们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过程,是精英复制的一种方式。

     所以,他们通过读书、接受教育,留在了上层社会。

     可悲的是,无数底层人还以为读书真的没用。

     想起去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说过的一段话:

     社会上有一股奇怪的风气,不少话语者宣称大学生太多了。或是说焊工挣得比毕业生多,以此来证实读书无用。

     而这种短视的骗局,终将破坏我们的未来。

    

    

     有人说:“北大毕业又怎样,还不是也有卖猪肉的。”

     是啊,北大也出了个卖猪肉的陆步轩,可你不知道的是,靠着卖猪肉,他身家已经过亿了。

     同样是卖猪肉,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父子之间的对话。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

     父亲说,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还有韩寒,高中辍学,但是他却这样说:

     离开学校后,各种压力和议论自然很多,我也一度迷茫。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移动还不能给联通发短信呢,退学这种事情当然是天下之大不韪。

     一度有人说这是“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回魂。

     我当然也觉得很委屈,谁说读书无用了,我在学校外学的还不比在学校里的少呢。我庆幸退学是因为我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啊。

     你看,他放弃的只是学校,而不是学习。

     梁晓声曾说: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家庭背景,没有所谓贵人相助,这种情况下你还要上升,靠什么?几乎只有读书,花钱最少,全凭自觉。”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读书,才是你改变命运的最有效方式。

     一张高校文凭,不一定能让你挣很多钱,成为人生赢家,但是它却能让你免于跌落谷底。

    

     求职节目《非你莫属》里,曾有一个老板宣扬读书无用,结果被主持人大声驳斥。

     主持人张绍刚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最讨厌有一些商人,自己的公司挑人的时候,非本科毕业不要。

     然后在这个平台上说,支持个性,支持选择,你很好,不要毕业有个性。

     他没有一个大学毕业证,以后工作都找不到。

     新读书无用论就是,你们这些商人没事就说挣钱就成功。

     没知识,挣钱有个屁用。

    

     《非你莫属》截图

     作家龙应台在给她孩子的一封信里写道: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想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更大的格局和见识。

     希望我们都能明白,世上的成功,不是只有赚钱一种。

     读书最大的好处,也从来不是赚钱。

     与君共勉。

     上一篇:为什么要努力?被这个答案虐哭了

     延伸阅读:公众后台回复“读书”,查看读书读到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命运?

    

     本文作者言偃,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G.P.A经授权转载。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综艺截图等,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