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讨好老板?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2019/1/29 11:58:00迪叔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这届年轻人真的很不一样。于小晶是其中的佼佼者。

     姑娘浑身带着一股摇滚范儿,从穿衣打扮、到做事的雷厉风行都酷酷的。每当我们组内开周会,就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因为她喜欢“怼老板”。当然不是吵,就是挑挑刺儿。

     我们所在的广告行业比较特殊,尤其是对于“创意”来说,好坏都是客观的。但只要小晶觉得老板提出的创意没有击中她,就会直接说:“我感觉这个打不动90后”。

     说得老板从表情到心里都有些崩溃。

     结束会议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都会劝小晶几句“人家毕竟是领导,讲的话该听就听听吧,讨好上司总是好的。”

     诸如此类的话却对她几乎零作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去拍领导马屁。工作不应该用能力论高低么,能力强老板自然会给足机会。”

     我遇到过不止一次抱有这个说辞的年轻人,唯能力论英雄,极其排斥《谈判官》里肖翔那样的角色,摸着领导心意办事。

     可惜多少本该成大器的人才,毁在了不会,甚至不愿讨好上司这上面。

    

    

     鼓励年轻人去迎合老板,和所谓的“拍马屁”,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假如一家公司的升职通道,需要你挖空心思对领导阿谀奉承,送烟送酒送人情,骡子都能夸成马的话,那还等什么?待上个一天就可以辞职了!

     事实上很多制度僵化的国企和私企都患了病,它们或是因为层级众多、或是因为工作内容不繁重、又或是因为绩效考核不完善,光凭业绩和能力,哪怕你是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那样的强人,晋升也比登青天还难。

     于是围城内的职场人走起“歪门邪道”,也是被逼无奈。

     但愿每一个你都别跳进这围城,都别被这病态的吹捧风气沾染全身。

     职场新生代们,不妨多利用一些职场社交类app,主动寻找意向公司的现或前员工,问问内部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踩坑的几率能降低不少。

     而迎合老板,不光是从言语层面,更多是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站在老板的立场理解他的想法和工作方式。

     比如,于小晶在忙着回怼老板时,如果先想一想,为什么他会提出这样的创意?他的创意真的没有抓住年轻人的心理洞察?那老板的脸色,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崩溃吧。

    

    

     “受良好教育”之类的标签,就像应届生们的金钟罩一样,闪闪发光,还能给予无坚不摧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老板让我发邮件整理会议纪要,我觉得微信群里沟通就行了;

     老板说做case控制一下预算,我说没钱怎么能引爆声量;

     老板要求这个项目摊出去一点成本,我反驳说哪个合作方肯付钱啊。

     可哪怕稍微想一下,也知道你们的老板几乎都是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年左右的人。你以为他的思路跟你南辕北辙,其实是你根本就追不上。

     而你眼里自以为的“能力”,就算提升到了上限,也许连他经验的下限都触摸不到。

     干脆机灵一点吧,多顺从老板的意见,学习他处理事情的方法,每句话不用奉为圭臬但也至少不左耳进右耳出,说不定你成长得比你想象的快。

     前公司有个同事菜菜,以管培生的身份进来的。平时工作除了勤勤恳恳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吸取leader的建议,朝着leader希望的办事路线走。

     她发现上司非常看重“过程”和“美感”,于是,每周都会对自己经手的项目,发个邮件给上司,附上进度图,把拆解完的每一项小工作的截止日期、完成状态、重要联系人、资源表,列的清清楚楚。做ppt的时候,也不只是把内容写好,而会花很大精力修饰、调整字体。

     一年半之后,菜菜成了同期进来的管培生里,最早开始带下属的。

     怼老板一点儿不难。如何发现老板习惯的工作方式,并调整自己来适应和讨好,才考验人。

     道理很简单,假如你到了带团队的资历,你也希望手下的员工按你希望的做事风格来,对吧。

    

    

     麦肯锡的招聘流程中,有一环线上测试。里面的题目不是我们想象的诸如战略、组织、并购这种非常“麦肯锡式”的问题,而是会给你一个指定的工作场景,问你应该如何解决。

     比如,“老板的飞机下午5点就起飞了,现在3点,他还在一个决策会上。你手上有个重要项目要汇报审批,会议结束时老板也要马上动身去机场。但同事告诉你他是不喜欢拖拉的人,该怎么办?”

     这是在考什么?战略咨询的能力?

     当然不!是在考你会不会因地制宜,既把事办妥又合老板心意的职场情商啊!

     知乎日报在一期《关于职场十大你不得不承认的职场明规则》推送中,特意高亮了职场情商的必要性。因为,比起IQ,EQ通常更能决定你职业的高度。

     懂得讨巧地迎合老板的行为喜好,难道不是一门很高级的情商学问课吗?又有多少升职加薪的小火苗,被不会讨好老板浇灭?

     可据我观察下来,年轻人们可不是那么容易、甚至那么愿意练习自己的情商。

     让我按照老板的流程来做事?好我试试吧。

     让我站在老板的角度,替他考虑和分担压力?那也行。

     让我每天夸夸老板的优秀?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的!年轻人才不玩吹捧那一套。

     不,夸奖可不等于吹捧。不尴尬且不失礼貌的夸奖,是最被忽视的情商之一。

     敢问普天之下,有谁不喜欢被表扬被夸赞。老板表面上不说,心里可都是希望下属崇拜自己的“英明神武”。可惜夸奖的艺术也分三六九等。

     小陈:“哇老板你说的可真是太对了,我像醍醐灌顶一样。”

     小黄:“哎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新的思路,之前我没想到还是不如老板有经验啊。”

     哪句话听上去更凸显情商一些?如果我是老板,心里的潜台词可能是:不错, 小黄这个新人,很圆润啊。

     发现没,从言语上,找到一个平衡的角度,不过于明显地阿谀奉承,而是在陈述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带到一些溢美之辞,这样讨好的方式更能中下怀。

     90后职场新青年们,彰显个性的方法太多了,不是只有“做自己,怼老板”这一条路。

     你们的飞扬个性,不如省下来,给公司多贡献一些业务上、流程上、营销上的创意。

     平时,不排斥讨好老板的话,就多试试吧。你完全不会掉层皮,TA也能被满足一定的“虚荣感”,互得裨益,何乐不为呢。

     延伸阅读:职场抢手货,都会越两级看问题

    

     本文由G.P.A原创,作者迪叔,一个每天盘盘发际线的市场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G.P.A欢迎更多优质投稿,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等,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征稿要求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