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一亿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他们为什么要屏蔽自己的过往?
2019/2/14 11:58:00李月亮 G.P.A

     点上方蓝字G.P.A,在右上方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前几天,微信总裁张小龙在年度演讲里说了件有趣的事:

     微信设置里有个比较隐蔽的开关——朋友圈三天可见。

     通常这种隐蔽设置很少人会用,因为大部分人都很懒。

     但竟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这个开关,是微信里用的人最多的。

     超过一亿人。这个数字惊到了我。

     原来有这么多人,想屏蔽掉自己的过往。

     我妹妹也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她震惊之余,更感欣慰: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异类,原来有一亿多人,和我一样。

     我后来想,一定还有无数人不会或不知道这个操作,否则,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倍。

    

    

     你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

     其实“朋友圈三天可见”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设置。

     专家说,这样不好,会导致人自我封闭。

     还有人说,如此设置的人防备心重,不够坦诚。

     甚至有人把设置了三天可见的朋友都删了,因为“三天可见,不如不见”。

     更多人不理解:你要么就别发,发了就别藏着。今天发出来,明天又藏起来,是几个意思?

     然而,尽管被如此诟病,依然有超过一亿人,顽强地打开那个开关,隐藏掉三天前的自己。

     你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

     我问过很多人。总结起来大概五类:

     一、完美主义者:觉得之前的自己不够好。

     有人说,成长就是不断发现过去的自己是SB的过程。

     像我们现在翻看小时候的照片,总觉得太土了,太傻了,简直不堪入目啊。

     同理,今年看去年的朋友圈,也常常觉得毛病太多了:当时觉得新鲜好玩的句子,后来烂大街了。当时特别想分享的见闻,现在看特别没意思。当时觉得美上天的照片,现在怎么看都不顺眼,腿太短妆容太艳头发太凌乱……

     大部分人都有完美倾向,于是在莫名羞耻中,把过去了藏起来。

     二、有特别经历的人:想屏蔽自己的黑历史。

     可能去年暗恋了谁,或者谈了场很动荡的恋爱,情绪极不稳定,一天发十六条动态,时而怨天怨地,时而欢天喜地,时而呼天抢地,时而谢天谢地……

     当时觉得每一条都非发不可,但一切过去之后回头看,觉得特别可怕,也特别尴尬。

     但是删掉又可惜,毕竟是自己的心情和回忆。

     能藏起来,自然是最好。

     三、认真的人:三天前的我,过期了。

     人是会变的。

     今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的我,可能想法和心情都不同。

     更不用说今年的我和去年的我。

     曾经的我是真的,但现在的我和那时不同了,也是真的。

     可能去年某日我说过什么。而那一天我的哭,我的笑,我的生活,我的寂寞,都只能代表那一天甚至那一刻的我,和现在的我毫无关系。

     既然已经失效,就不要在那里展示了,免得人家误会。

     四、神经大条的人:减轻发朋友圈的压力。

     有些人就是很没心机的。

     他们不太把朋友圈当展示平台,而是大咧咧地认为它是自己的生活记录册,很随性地发些生活点滴:吃的喝的,好笑的讨厌的,偶然遇到的,忽然想到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任性发完,有时也会觉得这些东西不适合给那么多人看。

     但是删了不忍心,设置私密又没必要。

     三天可见,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了这个设置,就不用每次发动态都前思后想了,不用担心什么好不好看合不合适应不应该了,反正三天后就遁于无形了,压力会小很多。

     张小龙设置这个功能的初衷,应该也是如此:让喜欢分享的人,可以“无压力地展示”。

     五、没安全感的人:不希望被了解太多。

     随意加了个好友,并未想有任何交往。

     不料某日,ta忽然发来一句“看了你朋友圈,觉得你是个……的人”。

     心里不禁莫名一抖。好像在客厅窗外发现一双窥探的眼。

     缺乏安全感的人,尤其不喜欢被分析,被翻老底,被坦露于众。

     但是关掉朋友圈吧,又难免孤独。

     所以设为三天可见。你可以来了解我,但是一点点就好,不要太多。

    

    

     世上根本没有绝对坦荡的人

     其实人都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内心里都会有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

     很多人甚至自己都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设置三天可见。

     如果你问他,他可能告诉你,不想让那么多人看见三天前的自己。

     但他心里想的是,因为以前的我不够好,但我也并不想删除。

     而在潜意识里,促使他这样设置的原因,可能是某个点赞很少的自拍,某段他认为不够精彩的观点,某条他想给某人看但并未得到那人回应的“失败”动态……

     很多东西的答案,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

     而旁观者不由分说给人家扣上“自我封闭”“防备心重”的大帽子,显然太简单粗暴了。

     所以我很不喜欢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问:“怕什么啊”“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这么说的人,请你想想,你心里有没有一些“想让人知道又怕人知道”的事,有没有“想刷存在感又不愿被品头论足”的矛盾。

     这世上能真正做到“坦坦荡荡,无所隐藏”的人,可能一个都没有。

     人和人的差别,无非是有人藏得多点,有人藏得少点。

     一个高情商的人,应该能接受人的复杂,包容人的不同,理解人的自相矛盾,允许人有种种私心。

     因为这是基本人性。

     一亿人的“三天可见”,就证明了这人性,它很正常很普遍,一点都不小众。

    

    

     设置三天可见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非要说不同的话,我觉得设置三天可见的人,可能更敏感,内心更丰富,更缺少安全感,更在意隐私,更不喜欢玩心机,也更希望活出真实的自我。

     他们不想自己太孤立,又不愿意被所有人全盘审阅。

     他们可能看起来有点个性。

     但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呢?

     好的世界,就是应该允许每个人都做ta自己的。

     这才不是封闭。真封闭的人,是从来不发朋友圈的。

     这更不是心机。真心机的人,是要想尽办法去伪造一个完美人设的。

     而那些设置三天可见的人,只是想留更多空间给自己。

     私底下的他们,多半活得更生动,更丰盛,更精彩。

     而一个人真正的魅力,往往也正在于此。

     上一篇:废掉一个人:让他闲着、闲着、闲着

     延伸阅读:公众后台回复“朋友圈”,查看原来,我们都被朋友圈给骗了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李月亮(bymooneye),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专栏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婚恋心理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G.P.A交流微信careerdream12,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unsplash等,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