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可隐藏你的温度,人类离隐形斗篷更近了
2018/7/7 14:16:25 中科院物理所
据英国卫报报道,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近日研制出了一种能让物体“躲避”红外摄像机的轻量柔性薄膜。
该发明起初是受到了乌贼伪装色的启发。薄膜材料以有序排列的尼龙、金及聚乙烯为结构,然后通过浸泡在由带电分子和多层石墨烯组成的溶液中而制得。
其中,厚度只相当于单个原子的石墨烯有很好的以辐射形式散热的能力。因此,如果把薄膜材料放在手上,它从手上吸的热会以红外光线的形式散发出去。这样,当一个热感摄像仪对着这只手的时候,它就可以通过收取薄膜散发的红外光来确认手的存在。
图 | 自适应“隐形”材料拼出的字母(图源:Nano Letters)
不过研究人员随后有了新的发现。当他们把薄膜通上电后,材料里聚乙烯层中的带电分子会与石墨烯融合。同时,石墨烯散发的红外线量也会被减少。
于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当石墨烯导电性被改变的时候,它的光学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反复试验后,他们发现当给薄膜通上3V的电压时,红外摄像机上就看不见之前手的影像了。
接下来,他们通过安装监测薄膜表面温度变化的传感器来收集数据,并编制了一套能在薄膜表面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化施加的电压来改变其“被红外探测”的温度的程序。团队表示,他们能让这种材料在环境温度为25到38度的情况下,用少于5秒钟的时间完成伪装。
图 | 自适应“隐形”材料隐形效果(图源:Nano Letters)
该团队在收录于Nano Letters期刊的文章中还提到,他们发现变化的电压不仅影响了石墨烯放射红外线的能力,还改变了其反射光线的能力。比如,当被放置于比它表面温度高的环境中时,它能从环境中反射更多的红外线,因而使它的温度显得比实际高。
该团队表示,这种新型薄膜的亮点不只在于伪装本身,而是其伪装能力的自适应性。同时,它可以被用作卫星散热器的外罩——面向太阳时能大量反射热量,而面向暗侧时则能排出更多热量。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ID:mit-tr)授权转载
编辑:Aprilis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C罗的绝技电梯球是什么原理?香蕉球和落叶球有何不同?
2. 秃了就是秃了,你不会变强也别幻想能根治
3. 水不是一种液体,而是两种?!
4. “最难高考作文”的背后,蕴藏着怎样深刻的科学道理?
5. 为什么录音里自己的声音和自己听到声音差别很大?| No.110
6. 拿着冲锋枪向下开枪从五楼跳下,可以安全着地吗?| No.107
7. 不会写段子的审稿人不是好审稿人!审稿意见合集,搞笑的、毒舌的...这里都有!
8. 被王者纸飞机吓呆了,怀疑自己过了个假童年
9. 鹿晗为之“虎躯一震”的签字笔,其背后并不简单 | 正经玩
10. 我们用仨瓶子,做了个伪“永动机” | 正经玩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物理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