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冬成果】自动化所脑氧检测设备“落地”转化
2019/6/20 17:00:31紫冬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CASIA解锁更多智能之美

     【紫冬成果】近日,自动化所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举行“脑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会上展出了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团队近20年科研成果转化而研发出的两款先进的脑氧检测设备,该两款设备已在北京多家医院进行应用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的2019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上,一款外形并不起眼的穿戴式医疗健康科创产品——无线脑血氧头带,吸引不少观众前来试戴试测。据悉,该无线脑血氧头带及一道参展的无创脑血氧监护仪,均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团队20年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而“开花结果”。

    

     中科搏锐工作人员展示先进脑氧检测设备

     中科院自动化所18日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举行“脑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依托该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孵化的科创企业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创立,两年来,中科搏锐以自动化所雄厚科研实力和脑网络组近20年成果为支撑,已研发推出无线脑血氧头带、无创脑血氧监护仪两款先进的脑氧检测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核心算法,实现患者脑部微弱信号的无创化采集,有望彻底杜绝有创式颈静脉和颈动脉穿刺置管容易引起并发症的现象。

     其中,无线脑血氧头带可实现脑血氧水平的无创、便携实时、精确持续监测,其采用数据无线传输方式配合手机应用,应用场景可扩展到移动中、封闭空间等特殊场景之中,再配以高灵敏度器件和独特设计,也可适用于高空、高原、深海等低氧极端环境。

    

     张鑫介绍“脑科学技术成果到临床医疗器械转化”情况

     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中科搏锐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鑫称,这两款脑氧检测设备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及朝阳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陆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多项应用试验,结果显示:监测结果有效、准确、实时、连续,且特有的无线脑氧模块可实现在空间隔离下的脑血氧可靠记录

    

     蒋田仔研究员介绍脑网络组图谱研究发展及相关应用情况

     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中科搏锐首席科学家蒋田仔研究员指出,脑图谱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脑结构、功能及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脑图谱局限性众多,脑网络组研究中心未来将整合不同时空尺度信息绘制跨尺度多模态脑网络组图谱,推动“脑科学-脑疾病-脑机融合”研究之间的深度融合。

    

    智显未来,洞见新知Discover Intelligence Future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中科院自动化所官方网站:

     http://www.ia.ac.cn

     欢迎后台留言、推荐您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或资讯,小编恭候您的意见和建议!如需转载或投稿,请后台私信。

     记者:孙自法

     来源:中新社

     编辑:鲁宁

     排版:张玳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