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计算机研究与发展》60华诞
2018/12/24 17:59:21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科院计算所

    

     诞生

     1958

     1958年是中国计算机人值得记忆的年份。那个时候,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远景规划”的要求,“计算技术的建立”被定为四个紧急措施之一。国内在计算技术方面工作过或者即将工作的人员集中到中科院计算所学习,很多大学也开始筹建计算机专业。事实上,当时绝大多数人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国外计算机的发展和技术几乎不知。

     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所开始组织翻译苏、美、英、日等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文献,《电子计算机动态》于1958年12月诞生,成为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刊物,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还专门题写了刊名。王正、邓明德、蒋士飞、范新弼、冯康、夏培肃、张效祥等老一辈科学家组成了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使命

     1963

     1963年,《电子计算机动态》由内部刊物转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为我国科研人员了解和学习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技术打开了第一扇窗,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初期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计算机动态》曾经有一个高大上的英文名字Computer Review,还设计了Logo,可惜只在1980和1981用了两年。

    

     更名

     1982

     1978年国家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之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主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水平也不断提高,随之大量的学术论文、成果报告涌现出来。为适应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报到我国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电子计算机动态》开始酝酿调整定位,并于1982年正式更名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成为学报类刊物。

    

     从1982年起,《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刊登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重要期刊之一。例如: 沈绪榜的“专用信号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陆汝钤的“高级语言的发展”连载、唐稚松的“适应于多种程序设计方式的程序发展环境”、金怡濂的“资源共享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董韫美的“汉字字形设计”、周巢尘的“形式主义学引论”连载、陈国良的“多处理器系统的互连网络”、“计算机网络拓扑”连载、徐家福的“软件自动化”、仲萃豪、冯玉琳的“程序设计方法学”、孙玉芳的“UNIX 文件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李德毅的“隶属云和隶属云发生器”等等,这些论文成为我国计算机理论、软件技术、系统结构、网络等方向的奠基性工作。

     到90年代,《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陆续被EI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录,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估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学位点的计算机三个重要期刊之一。

    

     特色

     “发展”

     不同于学报对基础理论研究的侧重,《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更多关注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强调重大应用需求驱动的科学问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研究”和“发展”两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在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独占鳌头。

     夏培肃的“量子计算”、方滨兴的“僵尸网络综述”、崔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苗夺谦的“知识约简的一种启发式算法”、李建中的“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孟小峰的“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施巍松的“边缘计算:万物互联时代的新型计算模型”、祝烈煌的“区块链隐私保护研究综述”等一大批论文成为当时新研究方向的引领性工作,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在应用技术发展方面,百度公司余凯的“深度学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米公司雷军的“基于开源生态系统的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浪潮公司王恩东“多核处理器目录缓存结构设计”、联想研究院侯紫峰的“Xen虚拟CPU空闲调度算法”、华为公司Hille Avni的“面向数据库的持久化事务内存”、阿里巴巴何登成的“X-DB:软硬一体的新型数据库系统”等来自企业界的高水平论文更是反映了计算机技术是如何在真实的应用中落地的,这些工作是经得起市场和用户的检验的。

    

     新举措

     2015

     近几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从稿源上、服务上、传播上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尤其是在新媒体宣传方面,在同领域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引用指标连年上升,2015年首次突破1,2018年达到1.543,连续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2017年有两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二届优秀科技论文”,全国99篇论文中《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占到2篇的成绩非常亮眼。

    

     历届编委

     1958-2018

     抚今追昔,我们应该将真诚的感谢献给当年做出创刊英明决策的老一辈科学家,献给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的各级主管主办单位,献给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付出努力的历届编委会和编辑人员,更要献给伴随《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成长的广大科研人员。以下是历届编委会名单(工作年份有交叉)。

     第一届编委会1958—1980

    

     第二届编委会1983—1995

    

     第三届编委会1996—2000

    

     第四届编委会2001—2004

    

     第五届编委会2005—2010

    

     第六届编委会2010—2014

    

     第七届编委会2014—2018

    

     第八届编委会2018—2022

    

     新征程

     2019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带动了一大批技术变革。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由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将把六十甲子作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除报道原创性研究成果论文和综述外,还将关注具有技术突破的实践文章,并鼓励提出新颖的学术观点。

     2019年第1期为纪念特刊,邀约了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学术文章13篇,从各个角度对计算机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未来的关注方向,我们以此作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下一个甲子的开篇。

    

    

     期待明天更美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计算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