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散文】陈春花:我读中国哲学心得(上):得之于己
2018/6/15陈春花 春暖花开

    

     导读:古人提倡四书五经,「经」是什么?是规则、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大原则。「四书」讲什么?讲怎样把握和体认「经」。这恰恰是我们今人所忽视的东西。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郑海音朗读音频

    

     文/陈春花

    

     中国的哲学思想,要谈起来需要阅读很多的书籍。因为哲学这个名词不是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而是随着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从而流入中国的舶来品,因此,中国古代没有专门一本书是谈「哲学」的。但是,这种西方所谓的「哲学」,也即对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引起这规律的形而上的本体的研究,却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书中体现出来,就像中国古代不谈什么「逻辑学」,但逻辑已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每个人的言行之中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句,你说这其中有没有「哲学」?有没有「逻辑」?有,当然有!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呢?人世沧桑,岁月更迁,就像《周易》所表述的事物迁流不息,永远变易的思想一样。它所表达的逻辑──由前到后,由古到今,由天地到人物,由触景到生情──这正是逻辑。

     我请教哲学大家和朋友,下面这些书籍是很多专业人士给我的书单:《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以及随佛教的传入而带来的一些典籍──《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还有各个时代代表人物的著作──佛教传入之前的诸子百家,汉代的司马迁、班固、董仲舒等人的作品,佛教传入后的唐宋八大家,明代李贽、王夫之,清代顾炎武、曾国藩,道家张伯瑞、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明代四大高僧等人的作品,他们建议这些都应该好好地研究。由此说来,要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的确不易。

    

     虽然我也很花了一些时间阅读这些书籍,曾有一段时间,每一天都泡在北师大的图书馆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够了解到中国哲学的精髓。当自己研读《易经》的时候,似乎有了一些感觉,这些感觉帮助我开始理解中国哲学所关注的命题。

     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儒、道及诸子百家等,老师建议首先要学习《易经》,尤其是孔子作的《系辞》及他对《易经》的注解之文,因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正是通过孔子的泛释而发扬光大的,也正是孔子的这几篇论文,导致了以后的思想发展。可以说,《易经》包括孔子的注解,是中国土生土长哲学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主干。

     那么,《易经》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易经》所表达的是形而上的本体和形而下的运行规律,而且偏重于后者。这形而上的本体可说是「不易」,形而下的运行规律可说是「简易」。规律虽是「简易」,而现象却是「变易」,即永远在流动,在改变。

     先说这「不易」的本体。它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能引发各种功能,而它本身却是不被这些功能所转变的。打个比喻,它像一面镜子,它能随所面对的不同物体而显现不同的影子,而作为镜子本身却是不被这些影像所改变的,即它是「不易」的。

    

     就我们人来说,它能导致我们的七情六欲,我们的所有行动和思想可说是它的功能,它的「影像」。因此,我们的语言也可说是它的功能,而对这一本体却很难表达清楚,正所谓禅家所讲的「离心意识」。所以,儒、道、释都提倡静坐,在静坐中进入一种「状态」,而这个「状态」就是对本体有所「体认」,也就是所谓的「神秘体验」。那么,这个本体是不是我们身体的结构所导致的一种状态呢?这也是导致唯物主义者对唯心主义者的批判所在。

     本体是古代所说的「本性」,那么,用什么办法来「体认」它呢?只有「静坐」,反求内心的方法,这就包括儒、道、释的一些方法,因为能力所限,无法述及。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确这样,有些东西不是靠人的思维和想象所能验证的,只有亲身到了那个地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它是什么味道,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人自身的不断求证,不断反求自身,或许可以理解本性所求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形而下的运行规律称之为「简易」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人类历史的车轮不断翻滚,但当你阅读一些历史书时,是否觉得历史在重演?这种重演没有「1=1」完全吻合的意思,只是在某种相似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果也大都相似,可以说,有着某种规律。究其原因,皆因「人」是历史的主体,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是核心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其中尤其是人的性情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种「情」是指人的各种欲望,佛学将它归纳为「贪、痴」,的确,如果将人类的历史用这些来审视一番的话,都是一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欲望而已,只是所用的手段略有差异,也有甚者完全相同。这或许是「简易」的规律吧!

     「情」,也即人们的欲望,它给人们带来幸福和烦恼。幸福是追求得到以后的短暂满足,而烦恼则是追求不到的苦闷和追求得到后又怕失去的忧郁。作为追求,永无止境,作为人的欲望,不可能得到满足,因为一种被满足了,另一种欲望又出现了。孔子说:「饱暖思淫欲。」倘若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无止境地努力,则永远不会安宁,或安宁只是短暂的。那么,怎么办呢?

     儒家要求人们把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道家要求不要管欲望,「退一步海阔天空」,释家则要求认清欲望的面目,从而达到「止于所当止,发于所当发」,而它们采取的基本措施都是「清规」、「戒律」。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做人的标准,道、释两家都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的五戒。儒家从正面讲,道、释从反面讲。这五条戒律不仅能给自己带来身心的健康,还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使自己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因此,儒家提出「大同」思想以及人的最高标准──君子,他「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这都是从「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建立的。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像一张张网,人是网上的节点,网上的线是各种社会关系。因此,处理好各种关系非常重要。毕竟作为一种交往,有所施就有所报。儒家说「忠孝仁义」,只要能把握好,「忠孝仁义」是一个很好的准则。只是这「度」的把握比较难,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而「过犹不及」。

    

     在古人的认识里面,他们一再强调「不易」和「简易」,为什么?因为,社会是不断地变化的,怎样把握住它,从而能处乱不惊,并能很好地做一些事情呢?这就是古人的方法和目的。

     古人提倡四书五经,「经」是什么?是规则、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大原则。「四书」讲什么?讲怎样把握和体认「经」。这恰恰是我们今人所忽视的东西,我们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多地在注重变化和表象,但是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定力来寻求内心的「本性」,也没有人能够在纷繁复杂变化的环境里寻找到规律,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合环境的变化,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一旦离开了「本性」的追求,就会出现盲目和非理性。

     如果让我简单地概括我学习中国哲学的心得,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是首先「得之于己」,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这个「得」就是对「性」的「体认」,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与对「情」的「合理控制」,从而达到「发而皆中节」。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古人的生活能够充实、快乐,「无为而无不为」。(本文完)

     ※预告:陈春花老师读中国哲学系列文章,下一篇《我读中国哲学心得(下):用之于世》将于下周五推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春暖花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