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变”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2022/10/18 6:30:00 春暖花开

    

     过去企业追求高增长,现在企业追求可持续。活得久才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不可持续的增长必将带来死亡,因应环境做出改变,才能够获得可持续性。

     春暖花开

     好文2265字 | 3分钟阅读

     有人找到我说:怎么样才能把我的企业做大?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大?

     他说:做大才能赚很多钱,才能活得久。

     其实把中间的过程去掉,我们认为,一个企业最终的目标,其实是要活得久。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持续性是对所有企业最大的挑战。不是规模有多大,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能不能持续地做下去。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型?过去我们一直追求高增长,但是发展到今天,人们发现这个高增长不可持续,所以必须要转型。

     活得久比长得大更重要,可持续才是一切的根本。而“变”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转型期间如果没有利润支撑途中就会死掉

     很多人说:“转型一定有代价有牺牲。”

     这个我同意,但这个代价不能是企业的利润。转型如果没有利润做支撑,转型途中就会死掉,这是转型中非常困难的地方。

     比如一家农牧企业转型时,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把一家饲料企业转成一家食品公司。

     明确了这个意图之后,我们开始做价值重构。价值重构做好之后,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保持当期能盈利。

     这家企业在转型开启食品业务板块,选择设定新业务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盈利,以此来帮助团队成员确信,转型目标是可实现的。

     再接下来,就是整合资源,把能做转型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把落后的产能砍掉,开始发挥新业务的价值。

     这个过程实际上挑战非常大,因为相应的调整,销售额有下滑,但利润却保持增长。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转型不是为了增长而转型,更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而是为了适应顾客与环境变化的需求,获取真正能力而转型。

     转型是一个内生能力的获取。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内在的能力系统打造出来。当你内在能力系统打造出来时,你就会看到未来可增长的空间,这样一个增长空间才是你要做的事情。

    

     存量激活与增量成长

     分别要用两组人

     怎么保证可以一直在转的过程当中又能够盈利?其实是两件事情要同步做:

     第一件事,存量激活。

     传统业务,我们把它称之为存量,需要用有效的方式激活其价值。很多企业家说:“把原有的业务都卖掉,做新的东西。”这也许一种转型,确切地说,可以称为跨界,跨界跟转型是两个词。

     但是大部分传统企业的转型是无法这样去做的,大部分的转型,是需要同时驾驭原有业务与转型业务两种业务呢。

     但原有的业务不能成为包袱,甚至它要释放空间让你去做新东西,这叫做存量激活,存量激活里三件事情最重要:

     一是重构成本;

     二是组织结构;

     三是激活个体。

     第二件事,增量成长。

     增量部分一定要做增长,增量增长跟存量激活内容完全不一样,所以一定是两组人去做,增量增长这边做价值重构,整合资源,做新组织平台,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实际上是做两件事情,一件叫存量激活,一件叫增量增长,总共包含以上6个要素,这6个要素需要系统的能力来打造,一个部分是转型的构成要素,一个是转型的支持要素。

     1、转型的构成要素:

     战略意图;

     价值重构;

     短期盈利;

     整合资源;

     新业务。

     从战略上要把意图明确,比如“不只是做饲料,我们要做食品,还要做一个美好的公司”,有了明确意图之后就做价值重构。

     价值重构做好之后一定要保持短期盈利,拿出一个食品业务板块让它以最短的时间做到盈利,用来说明这件事情是可以操作的。

     再接下来是整合资源,把所有能做转型的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发展新业务。

     2、转型的支持要素:

     知识技能;

     信息系统;

     组织平台;

     沟通体系;

     统一思想。

     转型最重要的是改变所有人的行为习惯,但人的行为习惯是最难改的,而且是最不想改的。有了技术做支撑,你就告诉大家所有的动作都在这个技术上,他就不得不改。

     所以转型的核心是行为改变,而行为改变的支撑是要靠信息系统,这套系统非常重要,包括知识技能、系统信息、组织平台、沟通体系等。

    

     开会时有些鼓掌是没有意义的

     争吵和愤怒才是有效的沟通

     做转型还必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体系。这个能力体系由五点构成:

     第一,领导者要变。

     管理者要从一个管控者变成一个变化的推动者。你不能谈谁的权力大,也不能谈谁说了算,你要做的就是接受并推动变化。

     第二,对的人:团队成员价值观一致性。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要的不是能人,也不是有经验的人,能人不相信你这一套,有经验的人根本不愿意调整,因为他过去被证明是对的。这个时候,能人和有经验的人,对转型都是有伤害的。

     所以建议是,当你开始做新业务的时候,换一批新人去做,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必须有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人,给他足够的资源和授权。

     第三,有效沟通:上下同欲,信息对称。

     老板说要转型,底下的人都在心里摇头。老板讲完之后,下面热烈鼓掌,但是心里面都说不可能,然后就走了,走了就没后续了。

     所以某种意义上上,开会时,有时下面的鼓掌是没有意义的,也许员工不鼓掌,跟你争吵,跟你辩论,甚至愤怒甚至流泪,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在思考,他在评估,他在做出响应。

     这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有效的信息表达。

     第四,平台型组织:开放、协同、价值服务与幸福感。

     转型一定是一个平台的组织,一定是多元业务的组合。

     第五,发动机文化:授权与激发激活。

     中国文化不太接纳犯错,但如果去做转型,一个特点就是试错、纠正和迭代。如果不允许犯错,就不可能做转型。所以我们要变成一个发动机的文化,容忍失败,鼓励尝试。

     所以,在企业的整个能力体系打造当中,从管理者到员工,到沟通,到文化,然后到整个平台结构,如果你把这五个东西做出来,整个能力体系基本上就建造出来了,这就是我想跟各位分享的“可持续性与如何转型”。(本文完)

    

     点击关注"春暖花开"

    

    


     陈春花:职位越高的管理者,越容易犯5个错误

     陈春花: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陈春花:你是否搞混了高层、中层、基层的职责?

     陈春花:高管要有危机感,基层需要安全感

     陈春花:回归“生活”本身,才能理解什么叫“生意”

     ·转载授权、演讲资讯,请联系花小蜜 ·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春暖花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