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解读中国工作室”:一支青年影视创业团队的成长
2022/3/2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近日,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的解读中国工作室频频传来好消息,《柴米油盐之上》等优秀纪录片斩获国内外大奖,并入选多个省部级项目、工程。在中国外文局立体多元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这样一支以纪录片和短视频为主的优秀团队是怎样异军突起的?这支平均年龄仅29岁的青年团队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人民美学”:情感共鸣的秘密
面对重大主题,解读中国工作室擅长用微观视角展现宏大叙事,把镜头转向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故事,让观众产生共情共鸣。这种风格,不仅赢得了观众认可,更被业界高度评价为彰显了“人民美学”。荣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的《柴米油盐之上》就体现了这种打动人心的风格。“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纪录片通过《开勇》《琳宝》《怀甫》《子胥》4集短片,将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精神,透过一个个普通个体为摆脱贫困、追求幸福所付出的拼搏奋斗呈现出来,讲述了3个中国普通老百姓和1个中国村庄的鲜活故事,直抵人心。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海报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先导片
以类似这样“柔性”的表达方式,解读中国工作室还策划制作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音乐短片《声声慢·致文明》和抗疫主题音乐片《星光》,引发了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情感共鸣。同样的创作理念也将延续到北京冬奥会。“我们将举办‘和平·友谊·爱’音乐会,将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夏奥会关联,讲好打动人心、引领价值、弘扬精神的奥运故事。”工作室综合部主任张向阳表示。
“第三只眼”:国际表达的秘密
善于借用“第三只眼”讲好中国故事,是解读中国工作室的另一大特点。近年来,工作室创新中外合拍和合作传播机制,先后和英国纪录片导演丽贝卡·多布斯、迈克尔·伍德、柯文思、罗飞,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藤田纯夫等国际知名导演和海内外知名影视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拍摄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柴米油盐之上》《高考2020》《走近大凉山》《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等一批中国题材纪录片,并在美国探索频道、英国天空电视台等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壮美的中国山川、生动的中国故事、迷人的中国文化,吸引了富有激情的国际创作者,也通过他们国际化的拍摄视角呈现出来,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纪录片《走近大凉山》海报
▲纪录片《走近大凉山》解读中国工作室负责人陈方介绍:“在与国际知名导演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挥好统筹保障监管的作用,也强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工作室通过创作经历、作品、价值观等遴选导演,突出知华友华的标准,确保纪录片在意识形态上不出问题。合拍过程中,工作室探索职业制片人制度,每个制片人全程参与1—2部纪录片的生产流程,既统筹协调拍摄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又把控合作拍摄的生产周期。工作室与英国导演菲尔·阿格兰德合作拍摄的《自然之源》主要在青藏高原取景。摄制组一起驻扎在零下二十度的山沟里,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捕捉最动人的镜头。“菲尔·阿格兰德导演虽然年过七十,但是他的精气神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静默蹲守,发现雪豹、岩羊踪影的兴奋,可以冲淡一天的寒冷和疲惫。”制片人陈惠敏在拍摄手记中写道。
▲纪录片《自然之源》导演菲尔·阿格兰德
灵活管理:人才创新的秘密
面对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领导充分认可和尊重解读中国工作室的专业和创新能力,采取了灵活的管理方式,鼓励工作室在队伍建设上开展创新。近年来,工作室不仅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的业务培训,还努力争取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支持,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从2019年开始,每年公费选派1名业务骨干赴海外留学进修一年,进修期间薪酬待遇不变。目前,2名业务骨干已留学深造归来。
▲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武倩文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深造。
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武倩文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国际新闻专业进修,获得该校国际新闻硕士学位。“一年的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媒体传播、政治传播等课程。我认识到,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要考虑文化系统的差异而突出信息匹配和信息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国外受众的共情和共鸣。”学有所悟的武倩文说。工作室创新体制机制,设置了国际部、综合部和专题部3个工作小组,探索符合市场标准的薪资体系,每年根据每个工作小组的经营利润增加薪酬待遇,即使亏损的工作小组也保证一定的涨幅。为减轻外地来京职工的经济压力,工作室还出资租赁自如青年公寓,最大程度解决了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
▲纪录片《高考2020》荣获2020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国际传播类)。图为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陈惠敏(中)在颁奖典礼现场。
2018年底,解读中国工作室整建制加入中国外文局。如今3年过去了,面对工作室进入作品丰产期带来的荣誉和关注,陈方表示:“与业界许多同行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取长补短,深耕内容、积累经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推出叫得响、立得住的精品力作。”精彩回顾

“中国国际传播集团”揭牌

“Z世代”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在京举办

建强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中国外文局跑出加速度


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以推进对外书刊出版发行和国际传播创新发展为宗旨,成立于1988年,2021年在中央确立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中,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组建。
觉得内容还不错?欢迎分享,请注明来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