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可查!看中医如何应对瘟疫、病毒、传染病?|健康之路
2024/4/1 CCTV健康之路

从古代的瘟疫
到现代的各种病毒、传染病
中医的认识与研究都愈发深入
关于中医的抗疫之路
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传统中医的领域当中认为,传染病、感染病属于一大类病症,叫作热病,也是急病。我国各朝各代的医家们在对抗传染病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张仲景瘟疫之下
创出《伤寒论》


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是中医内科的奠基人,他撰写的《伤寒论》是治疗热病的专著。具体体现在八纲辨证: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张仲景的清肺排毒汤是中医治热病的经典名方。

小柴胡汤:解决半表半里证,用于治疗偶感风寒。

麻杏石甘汤:解决表里俱实证,用于治疗肺炎、新冠病毒等。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肺炎,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既可以解表又可以清肺热。

射干麻黄汤:解决里寒证,新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五苓散:外可以透表,内可以化湿通阳。对于改善患者的咳嗽、发烧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
吴有性对传染病的新认识
打开了治疗的新思路


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著作《温疫论》。他认为传染病毒有潜伏期,潜伏在膜原。针对这种情况,吴有性研究出了达原饮,这个方子至今都在流传使用。

达原饮:针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感染,出现舌苔厚腻、高烧不退等症状时,它能够祛湿渗浊,有化秽浊的作用。
温病学派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创作了《温热论》。他的理论构建了脓毒症、重症感染这一类疾病的治疗体系,为治疗感染、传染病,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专家建议:三通疗法针对高热持续不退、表邪入里的情况以及一些耐药菌感染、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注意:滑石需要包煎,一般用量30-60克即可。
视频号来了!点击下方视频,一键三连(转发+点赞+评论),每天学一点健康知识,我们一起更健康。
健康之路一一节目播出时间
《中医不是慢郎中》(二)
△ 首播:9月22日 18:05
△ 重播:次日 09:36
●更多精彩内容
1厉害!心肺复苏、导尿术,竟都是中医发明的!|健康之路2拔智齿可以瘦脸吗?常用牙线会使牙缝变大吗?护牙常识大反转!|健康之路3洗牙会伤害牙齿吗?人“老掉牙”是正常的吗?这些谣言别再信了!|健康之路4?保湿、防晒,没那么简单!专业医生带来正确指导!|健康之路5你真的会洗脸吗?这三种洗脸方式,居然都是错的!|健康之路
转载请与小编联系,未经授权一律投诉
当然,欢迎大家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编辑:冰夕 责编:夏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CCTV健康之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