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古人考试之后——雁塔题名
2018/6/20 10:03:46 CCTV4国宝档案

     等到考试结束、放榜传胪后,这些新科及第的人,要参加谢恩、过堂、期集等一系列活动。

     首先是拜谢主考官的“谢恩”。唐代省试放榜之后,凡榜上有名的进士,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感谢座主拔擢之恩。有时新科进士要一连几天都去谢恩,直到皇帝正式批准、确认他们的考试结果。

     宋代,考试增加殿试之后,所有进士及第者均为“天子门生”。唐朝时向主考官的谢恩之礼也变为诣閤门向皇帝谢恩,由新科状元率领诸及第进士上谢恩表,称为“朝谢”。

    

     同时国子监还要进行一项活动,那就是立题名碑。

     据说这最初起源于唐代进士张莒的一时兴起:唐中宗神龙年间,初中进士的张莒在游览长安郊外的慈恩寺时,兴致突发,将自己的大名题在大雁塔下。这一举动得到了文人雅士的纷纷效仿,日后每科进士在发榜之后,都会集体来到慈恩寺,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写在大雁塔墙壁上,若有人将来做了卿相,还要用红笔将名字改过。

     “雁塔题名”一度成为学子莫大的殊荣。宋代以后,因京城迁离长安,不复有雁塔,遂改为在国子监立题名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CCTV4国宝档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