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 觚而不觚——古代渣斗
2018/7/7 7:19:16 CCTV4国宝档案

金—元钧窑玫瑰紫渣斗
许多考古学者认为渣斗又名唾壶,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桌,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的也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中。

大英博物馆藏明早期钧窑渣斗
近代词曲声律研究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这样介绍渣斗:“觚之小者曰渣斗,明制已有之,至清逾伙,五彩或黄地碎花者均有之,渣斗之小者,则入于漱具之属,非清供品矣。”
许之衡认为小觚即可以称为渣斗,小渣斗是漱具。

清乾隆绿玻璃渣斗
考古学上青铜觚的形状多是圆形或方形敞口,细腰敦底,器型雍容,落落大气,但到了西周中期已经开始变化。

东莞博物馆藏清乾隆白玉光素渣斗
从青铜觚与渣斗的造型来看,确实有其神似之处。青铜觚在夏商周三代为酒器,至春秋战国乱世礼崩乐坏,诸侯杀伐不已,酒器中最高等的爵也沦入普通人之手,小觚在宴飨上从饮酒到用来装痰吐之物也不稀奇。
到了晋代小觚已经完全成了唾吐之物,专名为渣斗,多为瓷质,宋代许多窑场都烧制渣斗,可见渣斗已经广泛流行,明清两代渣斗也被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上,以备存微小废弃之物,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了。

(长按上面二维码图形,关注“国宝档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CCTV4国宝档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