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出来的孤独,不叫孤独
2018/5/10 22:21:05 央视新闻

    

     年近古稀的作家贾平凹近日现身《朗读者》节目,分享对自己影响颇深的趣事,更以原汁原味的陕西方言朗读了新作。40余年笔耕不辍,他把岁月给予的孤独研磨成醇厚文字……同样的流年,同样的寂夜,当你遇上孤独,生出了一方怎样的天地?

     朗读者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 潘涛 & 贾平凹、董卿 等

     配乐丨S.E.N.S. - Nostalgia

     《孤独地走向未来》

     作者/贾平凹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国王是这样,名人是这样,巨富们的挣钱成了一种职业,种猪们的配种更不是为了爱情。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

    

     每个行当里都有着孤独人,在文学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声名流布全国,对他的诽谤也铺天盖地,他总是默默,宠辱不惊,过着日子和进行着写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独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说,“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吗?”

     他听了我的话,没有说是或者不是,也没有停下来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间泪流满脸。

    

     “先生,先生……”我撵着他还要说。

     “我并不孤独。”他说,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为我要成为他的知己,但我失败了,那他为什么要流泪呢?“我并不孤独”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书中的某一页上我读到了“圣贤庸行,大人小心”八个字,我终于明白了,尘世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

     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

     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走向孤独的人难以接受怜悯和同情。

    

     贾平凹著作选读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自一九七三年步入文坛,40多年来已创作长篇小说16部,近年来更保持两年一部的出版节奏。主要作品有《浮躁》《废都》《怀念狼》《带灯》《极花》等,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大奖。

     他一直深深植根于那片带给他无限灵感的秦川大地,他的文字多是朴素的、通俗的,但却字字深藏着他对平凡世界里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他笔下的故事是琐碎的,但却是一个时代变迁镜头下的历史真实。谈起创作,他时刻告诫自己,“对于生活、社会,一定要有机警心,要保持敏感,对写作永远产生寂寞感。”

    

    《秦腔》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通过“疯子”张引生的讲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书中的“清风街”是中国乡村的缩影,农民的情怀与庸俗在这里一览无余。

    

     图/西安古城墙下的秦腔自乐班

     [《秦腔》选读内容]

     清风街的故事该告一个段落了吧。还说什么呢?清风街的事,要说是大事,都是大事,牵涉到生离死别,牵涉到喜怒哀乐。可要说这算什么呀,真的不算什么。太阳有升有落,人有生的当然有死的,剩下来的也就是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日子像水一样不紧不慢地流着。

    

    《浮躁》

     小说主人公“金狗”,历经务农、参军、复员回乡、州报记者、辞职跑河上运输几个人生的大起落,浮躁的城镇与乡村的芸芸具象,随着他的生活际遇而渐次展开。那是上世纪最后10多年间一幅真实的社会画卷。

    

     图/陕西城门一隅

     [《浮躁》选读内容]

     这情谊有什么错吗?它是纯洁的,真挚的,常忆常新的,似乎就是她从此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一袋干粮,永远值得咀嚼。让金狗再全心全意地来爱她已是不可能,且这种奢望在小水看来已近于荒唐甚至可耻,但是她愈来愈多的体会是,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是一种更长久无限的幸福!

    

    《自在独行》

     《自在独行》是贾平凹执笔40年来的散文精粹合集,以自然平实的笔触剖析孤独奥义。其中《月迹》这篇讲山村儿童的“追月行动”,“追月”即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以及思辨。文中奶奶的那句“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阐明哲理:人人都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个人。

    

     图/陕西汉中古镇

     [《月迹》选读内容]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山本》

     《山本》,作者的第16部长篇小说,是秦岭的民风民俗、一草一木;是乱世的军阀混战、鱼龙混珠;是落日余晖下的绝美爱情,也是尘世的纠结苦痛、人性的欲望奢求;更是意蕴深长的百年之忧。

    

     图/秦岭山脉 [横置手机观看效果最佳 ]

     [《山本》选读内容 朗读者/贾平凹]

     秦岭,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我就是秦岭里的人,生在那里,长在那里。话说:生在哪儿,就决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样便这样,我的脾性便这样。

     当这一切成为历史,灿烂早已萧瑟,躁动归于沉寂,回头看去,巨大的灾难,一场荒唐,秦岭什么也没改变,依然山高水长,苍苍莽莽。没改变的还有情感,无论在山头或河畔,即便是在石头缝里和牛粪堆上,爱的花朵仍然在开,不禁慨叹万千。

    

    《太白山魂》

     《太白山魂》囊括了贾平凹从1989年至1992年创作的散文、随笔、创作谈等,从中可窥见其人生轨迹与写作历程。如《西大三年》以看似轻巧却又充满力量的文字,讲述了一代文学巨匠在西北大学成长的关键三年。

    

     [《西大三年》选读内容 朗读者/董卿 ]

     他忘不了的是授过他知识的每一位老师,年长的,年轻的。他热爱每一个同学,男性的,女性的。他梦里还常梦到图书馆二楼阅览室的那把木椅,那树林子当中一块怪模怪样的石头,那宿舍窗外的一棵粗桩和细枝组合的杨树,以及那树叶上一只裂背的仅剩空壳了的蝉。

     整整15年后,他才敢说,他曾经撕过阅览室一张报纸上的一块文章,而且是预谋了一个上午。他掏了三倍价钱为图书馆赔偿的那本书,说丢了,那是谎言,其实现在还保藏在他的书柜里。他在学校偷偷吸烟。他远远看见一个留辫子的女学生而作了一首自己也吃惊的情诗。

     1975年的9月,他毕业了。离开校门时,他依旧提着那只破绿皮箱子,又走向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图/皆出自视觉中国

     点击「写留言」分享读后感

     猜你喜欢

     手机话费每月被多扣!谁在“搞事情”?

     如果你怕狗,那应该来了解一下这些……

     与人吵架却拿灭火器出气,整个宾馆的住客都被牵连了!

     空调还会自燃?这些隐患威胁生命 你可能也忽略了!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王若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央视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