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分,刷爆B站!假期必看的6部电影
2022/12/30 23:04:43 插座APP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看电影及纪录片也是如此,本文推荐了3部电影和3部纪录片,总有一部符合你的胃口。这篇文章2900字,预计花8分钟读完,拯救假期片荒的你。
作者| 铁木君
编辑| 木木
来源| 铁木君(ID:tetemu)
元旦假期来了!今天来点轻松的内容,给马上进入假期的你充充电。
我整理了这段时间看过的电影以及纪录片,作为年末大合集。给你推荐一波9.5分(B站评分)神剧,刷爆B站,我熬夜看完。
来看看有没有击中你内心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吧。
不要留下遗憾。
1、《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豆瓣评分:8.6分
影片的男主角安东尼,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但同时也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通过他的第一视角,让我们同样陷入最深的恐惧中——我们的认知,也许永远回不到真实的世界了。他仿佛像刚出生的婴儿,又重新回到了起点,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陌生感。
在养老院护工的面前,蜷缩着,开始哭喊着,要找妈妈;那一刻,他是父亲,但俨然也是一个无助的孩子。
这部电影,值得深思的一个点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容忍孩子的无知和无理取闹,却对呈现同样呈现状态的老人不耐烦?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年老的父母,我们或许能更好地转变我们的心态:慢慢学着抛弃能为我们遮风挡雨,什么都能做到的父母形象;从而变成一个大人,照顾状态如同孩子般的父母。
这是更难的一步,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步。
不论现在父母的年纪有多大,请珍惜每一个当下。就像电影的主题一样:对老去的父母,多点耐心与陪伴,别让时间夺走爱。
2、《真爱至上》豆瓣评分:8.6分
看着满屏的圣诞快乐,就能猜到这部电影是圣诞必备。(虽然2022年的圣诞节已经过去了,但大家也可以为接下来的情人节做好准备。)
电影中的10个故事没有人性的博弈,只有简单勇敢地表达爱意。我们中的太多人总是习惯爱与被爱,却忘了“表达爱”。
面对父母,我们用言语表达对他们的爱意,几乎没有说过我爱你;宁可暗恋对方,选择默默关注,也没有勇气说一句我喜欢你;
朋友之间,都很难表达这份友情中的爱意;甚至是相爱的情侣,面对一些矛盾时,也不愿意传达一个消息:虽然我们吵架了,但我还是爱你的。
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更能让双方的感情迅速升温。特别是快餐式恋爱成为主流的时代,我们其实很清楚:
一个人能俘获自己的心,靠的不是什么撩汉撩妹的套路,而是真诚地表达对自己的爱。
如果有喜欢的人,记得大方真诚跟ta说:我喜欢你!不要留下遗憾。
3、《白蛇传·情》豆瓣评分:8.0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今年的6月。在B站上线之后,我又忍不住重刷了一遍。
这是首部4K的粤剧电影,完全不是单纯把戏曲的东西复制到大荧幕上,而是将传统文化用现代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仅没有失掉它本身的色彩,反而更惊艳了。除了画面的赏心悦目,粤剧唱曲的悦耳,对于人物的改编,这一版我是最喜欢的。
影片中的所有人物,他们都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许仙,不再是懦弱无能,即使有世俗条条框框的束缚,最终依旧选择了他的牵挂和责任(即妻子和孩子)。
白娘子依旧是大女主的代表,有能力选择爱的人,也为了爱的人,闯寺救夫水漫金山。
我们既可以欣赏粤剧的魅力,享受中国古典美学的洗礼,更可以透过剧中人看到自己。影片里有一句话: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
在面对世俗的种种,比如,催婚催生,工作的选择等等。我们能不能像许仙那样,最终依旧选择自己想要的呢?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行。
1、《人生一串》豆瓣评分:8.9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生一串,恰好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市井生活。
烧烤,并不高大上。记录片中,无论是食客们,还是烧烤师傅,都是一群鲜活的普通人。仿佛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想起刚出来工作的自己——
虽然挣得工资不多,每当emo(情绪化)的时候,和三两朋友撸个串,喝点冰啤酒,2个字:爽快。
工作上的烦恼,瞬间被美味的烧烤消除,留下的只有唇齿之间的美味。这个画面,好像纪录片中的片段一样:
每一帧展示着市井间的生活姿态,小人物的吃喝玩乐日常,和食物滋滋作响的诱人画面。
看似是烧烤的传记,其实是我们普通人加热着拼命活着的人生。普通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又很容易满足。
就像第一季说的: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行。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走,下班一起去撸串吧。
2、《守护解放西2》豆瓣评分:9.1分
有人说,这是最不正经的普法节目。
当有新的警情时,弹幕都会不约而同刷起——“您的抓了么订单已上线,请查收”。
每集2-3个案件,剧情总是反转又反转。就像在一件性侵案中,一个男性通过自残的行为想博得同情;并且大放厥词:“我没做过的事情为什么要认!”
甚至试图用“女生是酒后闹事”这样的话,给女孩泼脏水,来为自己开脱。但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嫌疑人最后不得不低头承认,自己“强迫”了她。
现实中,也有很多旁观者对着受害人进行“不完美鉴定”。
晚归的女生都不检点!穿成这样不是为了勾引别人吗?好女孩怎么会喝酒呢?
甚至在找不到任何可以反击的点时,说上这样一句轻飘飘的话: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但是,现在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怎么能保证下一次我们就不是受害者呢?这个纪录片,更多是在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需要谴责的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
当大家都把“她被侵害了,她这辈子毁了”,改成“他侵犯了别人,他这一辈子毁了”的时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犯罪者的0容忍。
3、《看不见的现实:数据工人》豆瓣评分:8.2分
一部短而精简的纪录片,反映了数据时代打工人,被迫相信自己的工作将消失。而在消失的时间里,大部分人被迫接受极少的工资和极低的保障。
在第一集中,Uber(美国打车出行软件)的外卖员每天不仅仅要高效完成订单,还会面临没有订单的窘迫现象。而Uber现阶段使用人力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收集有价值的外卖路线。
通过外卖员的送餐定位信息,形成数据库,为将来实现无人驾驶送餐服务优化路线。
看似是外卖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劳动价值。其实,你发现没有,当他没有接到订单时,也是在为系统提供数据——这个路线不会被纳入优化考虑。
可此时的外卖员,并没有任何收益,被利用免费为资本提供了有利的数据。
包括后面的几集中:
42岁的玛塔莉工作的内容,是一些筛选比对;但不论效率高低,都是在为谷歌的搜索引擎“做嫁衣”。
克里斯,曾是Facebook(美国社交网站)的一名内容审核员;不可避免,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不堪入目的内容,造成了心理创伤,而脸书则是做了甩手掌柜。
对打工人工作价值的否定,时间的压榨,甚至是心理上的剥削。而这个过程,是隐形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我们作为用户所生产的数据,其实就是在做“免费”的数字劳工。
而真正的问题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资本家的剥削。或许,看完这个片子,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该怎么去更好保障我们的劳动权益。
蛋糕没有做大的情况下,别盲目内卷,就像加班不加工资就是变相剥削。如果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拿起劳动法保护自己。
享受精神上的治愈。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几部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选择想看的类型。
当然,每一部作品,每个人都会用不同角度的理解,这没有标准答案。好的作品值得反复咀嚼,在一次次重温中,去发现错过的细节,挖掘更深的感悟。
比起躺在床上刷手机,在精神上的治愈会来得更实在。
欢迎点个“在看”抱走这份年末作品合集,也期待大家在评论区中,跟我分享你们喜欢的作品。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插座APP立场。
END
关于作者
/About Author/
本文作者:铁木君,95后连续创业者,两家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冰河铁马团队投资人,一个血液会沸腾的写作者。本文来源铁木君(ID:tetemu)。
最新推荐
/Recommendation/
企业培训 ▏入驻书城 ▏品牌联合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抢购《何川讲透升职加薪》!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插座APP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