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皆是养生——黄米
2016/5/9 陈文强中医

     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订阅本公号。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说明饮食物及食物的多样性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食物没有好坏,吃对才是真智慧。昂贵的食物,稀有的药材固然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五谷杂粮才是实实在在哺育我们几千年,值得我们重视的养生法宝。和大家陆续分享一些我对日常饮食的看法,今天分析黄米。

    

     黄米?又称黍、糜子、黄小米。黄米对于南方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诗经?魏风》中的经典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咱们一定十分熟悉,诗歌中的黍就是我们现在的黄米。

     黄米也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中国栽培黄米的历史大约有八千到一万年左右,也是十分悠久的。在农耕文明的早期阶段,耕作技术较低,黄米由于生育期短、耐瘠、耐旱,并具有独特的与杂草竞争能力,而受到了先民的青睐,在《齐民要术》中更把它作为新开荒地的先锋作物。

     黄米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黄米是糜子或黍子去皮后的制成品,因其颜色发黄,统称为黄米。黄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酿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黄米形状和小米类似,但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

     黄米味甘、性微寒,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肺肾阴虚、久病体虚之人。黄米可以去润肺除燥,使人呼吸畅通舒适;并可润滑肠道,刺激排便,适用于老年性便秘患者。

     黄米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钙、磷等,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小麦和大米,黄米对人体的保健功效是小麦、大米等无法比拟的。

     注意:黄米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多食可令人燥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文强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