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秀头球的应该小心痴呆
2017/9/4 陈文强中医
刚上初中的时候身边有个爱踢足球的兄弟,经常会给我科普某某国际巨星的光辉战绩。我天生对外国人的名字不感冒,所以总是搞混他们的事迹。不过和其中一个钢门左夫的名字比较投缘,总算记住了,于是在和各种伪球迷瞎侃的时候,经常把道听途说的事迹安排在这个名字下面,很是得瑟了一阵,不过后来才知道钢门是个绰号,结果又露了回怯。
我这个朋友有一天剃了个类似今天板寸的超级平头,说是适合头球用的,然后每天开始苦练头球。不过在80年代,基本还是唯有读书高一统天下的形势,所以他自然因为这个发型而被各任课老师各种奚落后受了不少鸟气。等到初中毕业各奔东西,也就慢慢地没有了消息,于是story became legend,and legend became myth。慢慢在临床上看到很多老年痴呆患者的时候,重新想起了当时他踢球的背影。

痴呆和踢球有什么关系呐?简单类比一下,咱们自己的笔记本或者手机之类的东西,通常会比较爱护一些。因为如果反复跌落的话,可能会要费银子再去买新的。其实,大脑就是一个“生物”的笔记本,用脑袋去改变飞火流星这样的皮球运行轨迹,往往会导致脑震荡之类创伤性脑损伤,并继而出现脑功能的损伤。
数据首先来自职业拳击手,临床观察发现这些拳击手被天马流星拳还我漂漂拳重复击中头部后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痴呆症形式。继而从两个不同的来源观察到更多的数据。一个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退休体育运动员(特别是那些脑部经常受到高冲击的拳击、橄榄球、足球等运动员)被诊断为包括痴呆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第二是,对退伍军人(主要是美国)的一些大型研究表明,那些在服役期间因中度至重度头部受伤而入院的人,痴呆风险增加了2-4倍。
所以,如果不是职业运动员的话,建议就别去争顶头球了,这个毕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头球的危害更大。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仍处于大脑神经发育时期,脑震荡乃至轻微的头部创伤都会造成长期后果;另一方面,青少年和儿童颈部肌肉不如成人发达,骨骼的硬度也较低,头球遭受足球撞击时,头部抵御冲击的能力更弱。因此,2015年美国明确规定,13岁以下的足球比赛中,不允许球员进行头球。其中,10岁以下训练中禁止头球,而11岁到13岁年龄组,训练中也要对头球次数进行限制。
咱们传统上一般是轻伤不下火线。不过教练或者老师应该意识到头球对大脑健康的影响,而不是在头球后,摸摸小家伙晕晕乎乎的脑袋说“你真棒”、“再坚持一下”之类的话。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文强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