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割昏晓——证候的简单分类
2017/11/13 陈文强中医

     前几天说到感冒不能乱吃药时,提到过一个中医的概念——“证候”。这几天有好事者陆续问起这个事情。无疑,证候和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为病历或者处方或者药品说明书上经常会有太阳经证啊,卫分证啊,风寒束表证啊之类的中医证候名词。退一步讲,即便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很有必要去打探一下其中的门道。

     中医证候的分类和命名方法还是挺复杂的,这和中医悠久的渊源有关。同样的事儿在不同派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就像二百五叫卖萌,骂大街叫吐槽一个意思。但是,如果从根本上说的话,由于阴阳平衡则人体健康,如果阴阳的一方太过或者不足,人就会出现疾病,因此证候可以从阴和阳两方面简单划分。

    

     从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看,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比如,夏天天气过于炎热,小明在室外长时间跑步,这时自然界的暑热之气就会进入人体,从而出现发热头痛等阳热证;而冬天天气严寒,小明该着倒霉,又在外面长时间工作,这时自然界的寒气会进入身体,从而出现手脚冰冷浑身哆嗦的阴寒证。这都是阴阳偏胜导致的问题,当然阴阳偏胜的原因并不仅限于感受了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变化。

     阴阳的一方如果不足的话,同样也会导致身体原有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疾病。比如,很多老年人夏季来看病时也穿着毛衣毛裤厚棉鞋,其中的原因就是老年人身体内的阳气不足。这时,虽然身体中属于阴的成分还正常,但是阳相对于阴少了,也就是说阴相对于阳多了。由于阴意味着寒冷,因此,阳气不足的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畏寒喜暖的阳虚证。至于说到阴虚,这个和阳虚类似,就是身体中的阴液不足,导致在身体中阳处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下,阴相对于阳偏少了,也就是阳相对于阴多了。阳是偏热的一类东西,因此,阴虚的人会出现五心烦热、盗汗之类的症状,这种情况在更年期的女性比较多见。经典人物林黛玉也算是阴虚证患者,当然大观园里的群众也不是凡人,黛玉刚进园的时候,大家一看她年纪虽小,但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其有不足之症,算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了。

     总体看来,若按照阴阳属性对证候分类的话,无外乎阴阳偏胜或阴阳偏虚四种基本证候。不过有眼尖的大概发现了,阳盛证和阴虚证都是有热,阴盛证和阳虚证也都是有寒,这是咋回事呢?过几天有时间咱们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文强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