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诊断乳腺癌的全新成像技术——T-scan
2022/3/18 12:00:00 医学博物馆
点击蓝字
引导关注乳腺x线检查又称乳腺钼靶,是诊断乳腺疾病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它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对于以少许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的T0期乳腺癌(临床扪诊阴性),也只有凭借软X线检查才能被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一种辅助诊断乳腺癌的全新成像技术——T-scan,2002年,杨国忠教授在《世界医疗器械》杂志中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乳癌筛查和诊断的全新成像技术,可以同普查和诊断用乳房X射线摄影、超声成像以及活组织检查联合使用。

2002年发表于《世界医疗器械》杂志
杨国忠教授捐赠 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馆藏

2002年发表于《世界医疗器械》杂志
杨国忠教授捐赠 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馆藏

2002年发表于《世界医疗器械》杂志
杨国忠教授捐赠 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馆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董秀珍、杨国忠2013年国际医械展(北京)

在情报资料战线上,杨国忠教授可以称之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人员指路人。他认真执着的科研精神和不逐名利的高尚情操激励着一代代医学工程工作者。其中就有曾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的原第四军医大学的董秀珍教授,她说,“是杨老师引导我们进入电阻抗扫描成像检测乳腺癌的研究”,也曾写下肺腑之言:
我半路转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时就听说杨国忠老师是位资深的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方面的专家,心存敬仰。但是真正与杨老师较深入的接触是在2002年以后。
我们从1993年开始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到2002年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这时,接到杨老师的信息,他说刚刚看到一份报告,以色列正在用电阻抗扫描成像技术研究检测早期乳腺癌,乳腺癌不仅是影响西方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威胁我国妇女生命的重大疾病,希望我们关注一下,并尽早开展研究。我当时正集中精力申请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虽然答应杨老师看一下文献,并没有真正重视。杨老师在北京的一次学术报告中,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动态,引起了生物医学工程界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找杨老师询问、要资料、表示有开展此方面研究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杨老师看我们没有积极地回应,就与生物医学工程高层学术界的专家通气,并强调在我国开展电阻抗检测乳腺癌研究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针对乳腺癌这一疾病的早期检测,而且在于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新技术新产品,指出在我国四医大小组的研究基础最好,希望四医大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这样,以俞梦孙院士为首的生物医学工程高层学术专家纷纷与我联系、送资料、给思路、分析其重要意义,使我在混沌中突然清醒了一些,开始看文献,落实一个研究生开始基础研究。当时我的认识和部署还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慢节奏,对国外研究有可能形成产品占领我国市场的形势认识不足。这时杨老师又耐心给我讲形势和意义,并利用他的资源优势将一个想开发这类技术产品的公司的研发策划负责人介绍给我们。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该负责人专程到西安与我们洽谈,并对我们表示,因为你们在国内研究电阻抗断层成像最好,虽然没有电阻抗扫描成像的研究基础,只要你们同意,我们愿意出资金合作研发电阻抗扫描成像的技术产品。可以说,杨老师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不仅给我们做好了学术铺垫,而且给我们设计好了研究与开发接轨的道路。我真的再没有理由不积极了,于是我调整了人员部署,暂停了派人出国的计划,组织队伍在申请断层成像重点课题的同时开始了与企业合作进行电阻抗扫描成像检测乳腺癌的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这才有了我国先于以色列完成了第一代电阻抗扫描成像检测乳腺癌的产品,2008年通过了SFDA注册,也才有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便携式动态扫描成像筛查乳腺癌的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
这一实例可以说是杨老师在情报资料战线上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人员指路、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研发做贡献的缩影。不难看出杨老师对科研动态的敏锐嗅觉,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大局观,执着认真的工作精神、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甘当绿叶的高尚情操。这些使我们对他充满敬意,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是对杨老师高尚境界的写照。
“果实的事业是尊重
花的事业是甜美
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
──谦逊地,专心地部着绿茵”
我们祝杨老师永保学术青春,身体健康!
2013年1月21日





扫码关注
带你解锁更多医学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