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生物样本库在抗疫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2022/5/25 12:00:00 医学博物馆

    

    

    最近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规范生物资源安全共享”。生物样本库的应用和管理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肆虐了两三年的新冠肺炎病毒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在人们抗疫斗争中科学家们也在努力研究着,而生物样本库则是重要的研究资源之一。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以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785名参与者为调查对象,研究参与者的年龄在51岁至81岁之间,大约相隔三年接受了两次脑部扫描,以及一些基本的认知测试。在两次扫描之间,约51%的参与者(401名)新冠检测呈阳性。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此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不仅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灰质数量下降和脑组织损伤,还可能削弱其大脑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新冠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相当于提前衰老了1岁至10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可能会对此进行“自我修复”,但目前尚不清楚此类损害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愈合。在有关脑研究方面也有生物样本库的应用实例,如2022年3月4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Remi Daviet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gra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in the UK Biobank”的研究论文,即是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 36,678 名一般健康的中老年人的多模态成像数据检查酒精摄入量与大脑结构之间的关联。与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最大规模最全面的研究文献一致,该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与大脑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之间存在负相关。酒精消费是全球疾病负担以及高昂的医疗保健和经济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喝酒越多,脑子越小,衰老越早。如今,在我国也有了生物样本库的学术组织,河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就设有生物样本库分会,其主任委员即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样本库主任董稚明教授。本人曾有幸参与协助池慧教授作为指导教师的研究生贺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在2011年5月完成的硕士论文“我国Biobank规范化管理研究”的全程指导工作,特转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我国Biobank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封面和目录首页

     复制下方链接,微信腾讯文档打开,可阅读“我国Biobank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完整版https://docs.qq.com/pdf/DY25DRWJVUVVoeFJk

    

    

    

    

     扫码关注

     带你解锁更多医学知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