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四:杨老感悟
2022/11/25 7:59:55 医学博物馆
“养兵千日” 是处于信息收集,知识积淀的“厚积”阶段。就经验而言,一旦委托者提出要求,往往是比较紧急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没有平时的积累则很难应对。尤其是现在,人们并非一点情况不了解,只是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更为系统的资料和客观的分析,以及值得令人参考的建议和实际可行的对策。
“战术信息”是“战略信息”的基础所谓“养兵千日”即是”厚积”之时,主要收集的是“战术信息”(如X线、超声、磁共振、放射性核素、红外、电阻抗等等成像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中肯的,具有宏观战略意义的分析报告。(例如,20世纪80年代,曾先后两次参与国家科委有关MRI的论证会,议题是在我国该不该研制MRI和研制哪种类型的MRI?)
在收集信息、积累知识的“养兵千日”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对所收集到的各种具体的所谓“战术信息” 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并整理成文适时发表。藉此可进而与该专业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一方面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验证和补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也可好好地宣传自己。
在收集信息、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主动向潜在的信息需要者(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专项(如BME学科及其产业动向)信息服务。通过这些服务,既传播了信息也宣传了自己,使那些潜在的信息需要者在适当时,即成为情报调研的委托者。此即所谓“服务在先,受托在后”者也。
一个理想的情报工作者,对信息应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分辨力,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和很强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有极好的语言沟通和写作表达能力,在与人的交往中应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应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尽力向这个方向塑造自己。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要注意抓“内因”,努力促”外因”。
无论成功与失败,一定是“内因”在起决定作 用.当然,“外因”也很重要。所谓“胜不骄,败不馁”。
人才的三个基本要素:天资,勤奋和机遇。天资,勤奋属于内因,机遇是外因条件。只有天资,没有勤奋,天资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藏得不到开发一样。只有天资和勤奋,没有机遇,则开发出的宝藏也只能是从地下摆到地上,而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光和热.所以,外因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年轻人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要努力钻研学习,要尊师敬长,知道感恩;而就老师而言,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切勿贪天功俱为己有。他们的成绩是他们修行的结果。因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我曾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始末”的文章内写道:
“我能在BME情报研究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与当时在位的温坚书记、范琪教授和李思翘教授等所室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如今,虽温、范二老早已作古,李教授也已是耄耋老人,但我没齿不忘!写于此,以示纪念。”
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做人即是“内因”。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得道多助。 待人真诚才能交到朋友,有朋友才能得到帮助,才可能有较多机遇,也会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德才兼备是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劣品,无才无德是废品。”
人无完人,所以,我从未追求过“完美”。
凡事要掌握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也。不聪明没关系,因为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但要活得明白,要知道自己这一生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适合做什么。要做好人生的定位。“策划”的首要之点即是“定位”。
寄语
我常对我的学生说,人活一辈子总要留下点“脚印”。正如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结语
如今,当我年进耄耋之年时,在做事方面可以无愧地说,我这一辈子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一句话:没有白活!诚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然而,在做人方面还有一句话“丰碑固然重要,口碑价值更高”。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朋友们能说句“杨某是个好人!”吾心足矣.因为,做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警示
切记: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用于未来。所以,我的经验是在过去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的,未必适合现在,更遑论未来。
在此仅供参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